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牙鲆主要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10个选育家系的9个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对体质量与生长性况进行数列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每个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根据灰色关联度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定量分析各生长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度。结果显示,每个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全长(0.875 8)、体长(0.859 3)、尾柄高(0.830 7)、躯干长(0.827 7)、头长(0.803 5)、尾长(0.781 2)、体高(0.740 2)、吻长(0.665 7)和尾柄长(0.654 0)。体质量的主控因素为:全长、体长、尾柄高和躯干长4个性状,影响度分别为:28.51%、21.62%、16.41%和11.69%,四者的影响度总和达到78.23%。分析表明,与体质量关联度最大的分别是全长、体长、尾柄高和躯干长,且它们对体质量的影响度最高,可以将其作为培育高产牙鲆的重要评价指标,以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旨在为制定理想的牙鲆选育目标、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拓展灰色关联度方法在水产动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牙鲆 生长性状 灰色关联度 选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建档案管理研究与对策建议

北京档案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基建档案较一般文书档案具有更强的现实使用性等特点。当前,我国基建档案管理总体水平不高。基于此,本文围绕基建档案管理实务要求,借鉴PDCA循环法则、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等研究工具,对我国基建档案管理机制、范围管理、归档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要求、加强科学研究等3项对策建议,希冀促进我国基建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基建档案 PDCA循环法则 价值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室内环境下日本囊对虾2种形态变异类型群体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热带海洋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沿海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群体资源可依据其头胸甲形态分为两种不同形态变异类型。文章对室内养殖环境中日本囊对虾2种形态变异类型F1群体不同性别对虾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了跟踪测量,研究其生长特性及其规律。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两群体雌、雄虾的体长、头胸甲长与体重的拟合参数b值皆近似为3,呈等速生长。拟合其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如下,形态变异类型Ⅰ(♀):Lt=15.932×[1–e–0.0067(t–26.5055)],Wt=48.798×[1–e–0.0067(t–26.5055)]2.973;形态变异类型Ⅰ(♂):Lt=13.642×[1–e–0.0091(t–35.0053)],Wt=30.437×[1–e–0.0091(t–35.0053)]2.969;形态变异类型Ⅱ(♀):Lt=13.865×[1–e–0.0077(t–22.8107)],Wt=31.449×[1–e–0.0077(t-22.8107)]3.103;形态变异类型Ⅱ(♂):Lt=12.094×[1–e–0.0102(t–32.6776)],Wt=21.470×[1–e–0.0102(t–32.6776)]3.120。进一步分析其极限生长年龄和生长拐点日龄结果表明,在同池饲养条件下,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形态变异类型Ⅰ的个体大于形态变异类型Ⅱ;前者临界最大体重高于后者,但性成熟时间晚于后者。研究结果为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相关群体选育提供了基础生物学依据。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室内环境 形态变异类型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杂合克隆的鉴定及其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

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经紫外线灭活的真鲷精子激活牙鲆卵子,利用静水压处理抑制卵子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制备牙鲆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培育二倍体至性成熟,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雄性个体9尾和雌性个体9尾进行交配,制备杂合克隆9个(HC1~HC9)。同时,诱导2尾雌性个体进行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制备纯合克隆2个(C1~C2)。由牙鲆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筛选22个高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鉴定牙鲆杂合克隆的遗传背景,分析等位基因杂合位点数量与其生长性状表型值之间的关联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杂合克隆子代基因型完全一致,为亲本等位基因的组合,证实杂合克隆制备成功。2个纯合克隆生长性状表型值最低,其杂合位点数为0;9个杂合克隆中,随着杂合位点数的逐渐增加,杂合克隆的生长性状表型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HC5的生长性状表型值最高,其杂合位点数为5;HC9杂合位点数最多,但其生长性状表现值并不是最优,此现象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微卫星 牙鲆 杂合克隆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安全风险排序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摘要:对食品安全风险排序的目的、概念、步骤、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介绍,提出了风险排序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措施建议。风险排序是一种可以用来进行确认、分级并得出最重要风险的技术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配风险管理资源。风险排序的步骤包括危害列表、评价指标确立和计算排序3步。风险排序的指标是在风险排序中用于衡量风险等级的不同维度,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需要设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在食品安全领域,风险排序主要有基于多种判据排序法和风险期望值排序法两种主要类型,多种判据排序法更适合农产品风险排序,风险期望值排序法更适合食品风险排序。风险排序面临大量不同性质风险同时并存及主观判断干扰等方面的挑战,正确的方式是在排序之前对风险及其性质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排序方法。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农产品 风险排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NA-Seq技术的鲮转录组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标记辅助育种的要求,通过454测序平台首次开展了鲮Cirrhina molitorella全鱼转录组深度测序,并用Newbler等软件进行数据精细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了1 297 479条reads,总碱基数为486 586 191 bp,组装后得到19 962条contigs,平均长度为1269 bp,N50为1509 bp。基因功能注释研究共获取了10 577个特异蛋白,根据特异蛋白注释结果进行GO分析,有7314条contigs有GO注释,包含5381个特异蛋白;采用GO功能分类工具可将已注释转录物序列划分为分子功能、生物途径和细胞成分3类,为下一步开展生长等性状相关基因功能验证研究提供丰富的序列资源;共鉴定出5931个具有完整的ORF的全长c DNA序列,并且鉴定出2438个微卫星和5014个SNP位点。本研究中,还建立了鲮转录组数据库和网站,方便同行随时调取数据,这为深入开展鲮分子标记辅助的遗传育种、种群遗传学和资源评估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标记资源。

关键词: 转录组 高通量RNA测序 从头组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问卷调查的我国渔船现代化水平评价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渔船现代化水平衡量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目前渔船现代化水平的评价大多是定性的描述,缺乏定量表达。该研究科学筛选出一组重要性大、相关性小、代表性强的分析指标对现有渔船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建造能力、配套设备技术水平以及整体技术水平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17.0和Excel 201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调查数据进行论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渔船总体技术水平状况还是比较低,我国的渔船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

关键词: 渔船 问卷调查 现代化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许氏平鲇的食物组成及其食物选择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8月和10月对渤海进行了底拖网调查,对增殖放流种类之一的许氏平鲇(Sebatesschlegeli)进行了胃含物分析和食物选择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许氏平鱼由共摄食7类20余种饵料,主要摄食虾类和鱼类,属虾/鱼食性鱼类.8月摄食的主要饵料为日本鼓虾和虾虎鱼类,10月摄食的主要饵料为疣背宽额虾和小黄鱼.与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结果相比,许氏平鲇的摄食发生了显著的年间变化,摄食的虾类饵料增多,鱼类饵料减少;主要饵料种类发生改变,鲲不再是其主要的饵料种类.食物选择性指数的计算表明许氏平啬由摄食的主要饵料种类与喜食的饵料种类有一定差别;许氏平鱼由的食物选择性并不完全是由环境中的饵料丰度决定的,说明其对食物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主动性.结论认为,许氏平鲇的摄食和食物选择性的季节变化不仅受环境中饵料丰度的影响,也受鱼类自身营养需求和主动选择性摄食的影响.

关键词: 渤海 许氏平鲇 食物组成 食物选择性 增殖放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渔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特点与策略

农业科技管理 2014

摘要:学科建设是现代渔业科研院所建设的基础工作。文章分析了渔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特点,阐述了加强渔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策略,提出了研究制订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学术带头人与团队建设、加强科研平台与条件建设、创新管理运行机制、深入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加强渔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措施,以期为渔业科研院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渔业 科研院所 学科建设 特点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鱿鱼酶解鲜味汁Cd~(2+)脱除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鱿鱼酶解鲜味汁为研究对象,利用碳羟基磷灰石(CHAP)脱除其中的重金属Cd2+,以脱镉率作为衡量该工艺的指标。分别研究了CHAP的用量、pH、温度3个单因素对脱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RSM),研究各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脱除率的影响,同时模拟构建了三元二次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1∶0.5(w/v)的条件下,脱除重金属Cd2+的最佳工艺参数为:CHAP用量32.5g/L、pH取5.4、温度为50.0℃。在该工艺参数下,鲜味汁中的重金属Cd2+脱除率达93.1%,使产品重金属Cd2+含量符合食品安全的限量标准。

关键词: 鱿鱼鲜味汁 碳羟基磷灰石 脱除率 响应面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