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小体鲟雌性亲鱼性腺不同发育时期消化酶分布及其活性的研究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酶学方法测定了不同性腺发育时期(Ⅱ~Ⅴ期)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雌性亲鱼胃、肠道和幽门盲囊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并分析了3种酶活性随性腺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体鲟雌性亲鱼5种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性以性腺发育Ⅱ期、Ⅲ期较高,淀粉酶活性以性腺发育Ⅴ期较高,脂肪酶活性以性腺发育Ⅴ期、Ⅱ期较高,3种酶活性均以性腺发育Ⅳ期较低;各性腺发育期,雌性亲鱼的蛋白酶活性均以幽门盲囊、后肠中较高,其次为胃、中肠,淀粉酶活性以中肠中最高,其次为胃、幽门盲囊、前肠、后肠,脂肪酶活性均以幽门盲囊中最高,其次为中肠、前肠、胃、后肠。研究表明,小体鲟雌性亲鱼在性腺发育Ⅱ期、Ⅲ期对食物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需求较高,而性腺发育周期中对脂类物质的需求Ⅴ期最高,其次是Ⅱ期,总体来说,小体鲟亲鱼在整个性腺发育时期对脂肪的需求量较高。

关键词: 小体鲟 雌性亲鱼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端嗜热厌氧菌Caldicellulosiruptor木质纤维素降解研究

生物加工过程 2014 CSCD

摘要: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木质纤维素作为生产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极端嗜热厌氧菌Caldicellulosiruptor属已发现8个种,具有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甚至可以作用于未经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Caldicellulosiruptor属的菌株生理生化性质、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及转化能力、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质组、遗传转化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笔者对嗜热厌氧菌Caldicellulosiruptor属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及展望。

关键词: 嗜热厌氧菌 Caldicellulosiruptor 木质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荔枝海绵化学成分

海洋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量结构新颖的活性代谢产物来源于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海绵类海洋生物资源。本文首次对柑桔荔枝海绵(Tethya aurantium)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及凝胶LH-20柱等多种色谱手段从柑桔荔枝海绵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环(脯氨酸-亮氨酸)(1)、环(苯丙氨酸-脯氨酸)(2)、环(脯氨酸-酪氨酸)(3)、3-吲哚乙醛酸(4)、胸苷(5)、钓樟薁(6)、反式-4-甲基肉桂酸(7)、对羟基苯甲酸(8)。所得化合物均测试对革兰氏阳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革兰氏阴性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以及真菌菌株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60193)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无明显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 柑桔荔枝海绵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生境刀鲚菌群PCR-DGGE指纹图谱构建及分析

海洋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海洋生境刀鲚(Coilia nasus)体内及生长环境菌群结构,作者采用免培养16S r DNA的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对刀鲚鳃、肠道壁、肠道内容物及水体环境中的菌群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性梯度为35%~55%、浓度为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150V 60℃下电泳10 h,DGGE带谱的分离效果较好;刀鲚鳃、肠道壁、肠道内容物及水体样品指纹图谱上分别显示出24、19、14和29条信号强度不同的条带;相同样品重复组细菌结构相似度在80%以上,差异不显著;不同样品之间,刀鲚鳃与海水聚为一支,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为52%,肠壁与肠内容物相似度为41%。样品菌群主要以未培养菌为主,主要包括变形菌、放线菌和厚壁菌。本文首次成功构建海洋生境刀鲚菌群16S r DNA的PCR-DGGE指纹图谱。

关键词: PCR-DGGE 菌群 刀鲚(Coilia nasus) PC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聚硫堇/亚甲基蓝和纳米金放大的免疫传感器检测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

分析测试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聚硫堇(PTH)修饰电极为传感界面提供一个生物修饰功能基质膜,借助纳米金(GNPs)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与高比表面积特性实现抗体的有效固定,并以亚甲基蓝(MB)为电子媒介加速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的电子传递,构建了一种高灵敏的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A)的检测。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酚基的OA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后,生成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阻碍了传感器表面电子的传递,导致峰电流下降。利用免疫反应前后峰电流的变化,可对OA进行特异性识别和准确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OA浓度的对数在0.2~100μg/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的变化值(ΔI)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ΔI=1.721 7+1.083 6lgρ,相关系数为0.992 0,检出限为0.1μg/L。该免疫传感器重现性好、特异性强,用于实际贝类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85.3%~112%。

关键词: 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大田软海绵酸 硫堇 亚甲基蓝 纳米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惠金融体系下的村镇银行覆盖面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惠金融体系框架下,为发展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更好地为"三农",为贫困和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村镇银行应运而生。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壮大、覆盖面越来越广,但村镇银行在数量密度覆盖、业务覆盖、目标客户覆盖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G-P-S模型是结合村镇银行的自身特色、经营环境,剖析金融服务保障者、金融服务提供者和金融服务实体,从服务长度、服务宽度、服务深度3个立体化角度来寻求合理化覆盖面,使之满足贫困人口金融需求。

关键词: 村镇银行 普惠金融 覆盖面 G-P-S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乌鳢与斑鳢线粒体PCR-RFLP鉴定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高效的鉴别乌鳢与斑鳢,采用PCR-RFLP技术,对乌鳢与斑鳢开展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通过比对乌鳢和斑鳢线粒体全序列,发现1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可以明确区分两个物种。利用1对引物对乌鳢与斑鳢线粒体基因组该区域进行PCR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分别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并用1.5%的琼脂糖凝胶检测酶切结果。PCR-RFLP检测结果显示,斑鳢的PCR扩增产物被EcoR I酶切后生成两个不同大小的片段,分别为315 bp和875 bp,乌鳢则保持不变。由此可将乌鳢与斑鳢在酶切图谱上鉴别出来。

关键词: 乌鳢 斑鳢 线粒体基因组 PCR-RFLP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浮机对高位池养虾水质的调控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气浮机在对虾高位池系统中的调控效果,该文利用2口高位池对射流式气浮机对养虾水质和养殖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气浮机在对虾养殖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调控效果,试验组虾池40 d平均氨氮浓度(0.052±0.012)g/m3比对照组虾池(0.14±0.025)g/m3显著降低了0.088 g/m3、40 d平均亚硝氮浓度(0.0004±0.0001)g/m3比对照组虾池(0.004±0.001)g/m3显著下降了0.0036 g/m3、40 d平均溶解氧质量浓度(7.5465±0.3222)g/m3比对照组虾池(6.5398±0.2843)g/m3显著升高了1.007 g/m3,试验组虾池40 d平均弧菌总数(3553±1873)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4907±1858)cfu/mL,试验组虾池40 d平均荧光菌(3±1.86)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9±2.14)cfu/mL,试验组虾池在60 d时凡纳滨对虾体质量(5.97±0.67)g大于对照组(5.53±0.61)g,差异显著。

关键词: 水质 水产养殖 微生物 射流式气浮机 凡纳滨对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生境修复初步评价

河北渔业 2014

摘要: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5月、9月份对渤海湾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分析了6个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投礁前后受污染扰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表现出从最初的受到中等程度干扰→趋向于受到干扰→群落状况趋向正常,保护区生态状况已经大有好转,人工生态修复效果初显。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丰度/生物量曲线 扰动 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卵裂雌核发育纯系的建立及鉴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牙鲆家系选择育种中,为了快速的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纯系,本研究利用冷冻保存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精子和2007年构建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优良家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牙鲆卵裂雌核纯系的诱导建立、遗传倍性分析及遗传标记检测等相关研究。卵裂雌核发育诱导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7℃条件下,利用灭活鲈鱼精子受精后58 min,以静水压力为590 kg/cm2处理6 min,获得了(32.30±3.34)%的诱导成功率(P<0.05)。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正常胚胎、雌核发育胚胎和单倍体胚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单倍体的相对DNA含量为17.07,卵裂雌核发育二倍体相对DNA含量为27.75,正常二倍体相对DNA含量为25.63。雌核家系和近交家系的生长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5),生长至6个月,近交家系平均体重可达(48.89±17.01)g,而雌核发育纯系体重为(22.09±6.94)g。利用30对微卫星引物对近交家系和卵裂雌核发育纯系进行鉴定与分析,30个微卫星位点在近交系中均表现为杂合多态基因,24个位点在雌核群体中具有多态性,并对这些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进行了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均符合等位基因的1∶1的遗传分离定律。最后计算得到这两个群体的遗传相似性为0.813 9,遗传距离为0.205 9。研究结果提示,利用冷冻保存的异源精子可成功诱导和建立牙鲆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系,为构建牙鲆优良纯系提供了理论技术依据。

关键词: 牙鲆 卵裂雌核发育 静水压法 倍性分析 微卫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