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辐照降解城市污泥有机有毒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将有机有毒污染物(PAHs和PCBs)含量较高的城市污泥直接施用于农田会导致土壤和农作物的二次污染,由于这些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差,采用生物处理难以有效去除。通过~(60)Coγ射线4 kGy以上剂量辐照,可使污泥中的有机有毒污染物(PAHs和PCBs)降解65%以上,从而达到污泥农用标准或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关键词: 城市污泥 ~(60) γ辐照 有机有毒污染物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158例猪粪样中的两种冠状病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流行性腹泻(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基因序列,针对其PEDVM(膜蛋白)基因保守区及TGEV的S基因(纤突蛋白基因)5′端保守区,各设计一对引物,可特异扩增出目的条带大小分别为467bp和1062bp。用上述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PEDV和TGEV可进行鉴别检测,对猪的其它病毒和细菌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方法能检出PEDV1pg、TGEV0.1pg的模板。同时采用建立的多重RT-PCR及韩国引进的PEDV和TGEV病毒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此多重RT-PCR方法特异性强,且较快速试剂盒更加敏感。应用多重RT-PCR对158份临床猪粪样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很多猪场普遍存在TGEV和PEDV,尤其以PEDV污染更为严重,感染率达53.2%,但双重感染率较低,仅为4.4%。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 双重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塘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水产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3个月内试验鱼塘中水、藻类、底泥、鱼类(鲫鱼和鲢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Cu、Pb的迁移转化、积累特征。结果表明,重金属喷施入水后,鱼塘水体对Cu、Pb均具有明显的自净能力;相应地藻类中的Cu、Pb的变化也呈下降趋势;而底泥中Pb、Cu的含量呈逐渐升高。鲫鱼和鲢鱼相同器官组织对Cu、Pb的吸收积累存在着差异。由底泥、水体、藻类和鱼类组成的鱼塘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可通过沉积、释放、积累、排泄等复杂过程构成其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转化。

关键词: 鱼塘生态系统 重金属 迁移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4-2005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评述

中国棉花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斜纹夜蛾对抗虫棉与非抗虫棉的危害差异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在斜纹夜蛾的危害高峰期,分3个时期目测估计棉花叶面积损失百分率,作为斜纹夜蛾对棉花危害程度的指标,调查了斜纹夜蛾对30个转基因抗虫棉与非抗虫棉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越强,斜纹夜蛾对棉花的危害越轻;棉株B t抗虫毒蛋白含量越高,斜纹夜蛾的危害程度也越轻。

关键词: 棉花 抗虫棉 非抗虫棉 斜纹夜蛾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性普通小麦的选育及其淀粉品质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糯小麦 生物学特征 淀粉品质

吡虫啉两种新剂型对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经室内毒力测定,吡虫啉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两种新剂型对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毒力是可湿性粉剂的1.06倍和1.73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两种新剂型对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用药有效成分1.5 g/667m2左右,防效95%以上,持效期15 d以上。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相比,用药量减少了20%~25%,防效却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吡虫啉 悬浮剂 水分散粒剂 蔬菜 蚜虫 毒力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Rz×扬麦158群体对小麦抗赤霉病性的QTL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粒传法构建了含130个家系的AR z×扬麦158 F6∶7重组自交系群体(R IL),并采用田间病圃自然发病和喷洒悬浮孢子液两种方法对该群体进行赤霉病田间抗性鉴定;利用SSR标记对群体中控制抗赤霉病性的QTL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群体中各家系的病情指数在所有试验中都存在很大的变异,在2002年、2003年和2005年其变异幅度分别为20.0%~80.0%,10.6%~74.6%和33.2%~89.0%;不同年份间的病情指数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0 5);Xgwm114、Xgwm296、Xgwm111.2等15个SSR标记位点与群体抗赤霉病性显著相关,这些位点分别位于2DL、3BL和7DL等染色体上;经区间作图分析发现位于染色体7D上的Xwm c 94~Xwm c273.2区间存在一个抗赤霉病QTL,它在3年试验中的LOD值分别为1.5、2.6和2.0,可解释病情指数变异率的5.8%、8.7%和6.7%,Xgwm114是与该抗赤霉病QTL紧密连锁的标记位点,位于该抗性QTL的峰值区域。

关键词: 小麦 抗赤霉病性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临界CO_2萃取保健植物油的影响因素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植物油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的低剂量中子刺激生长研究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华绒螯蟹7日龄大眼幼体经55.24~73.66MGY低剂量中子刺激处理后,不同养殖时期生化参数变化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相比蛋白中巯基(-SH)含量提高23.40%~69.59%,自由基水平降低7.67%~32.86%,蛋白含量提高4.99%~22.69%,碱性磷酸酶(AKP)降低、羟脯氨酸(HYP)升高,蟹壳颜色加深,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快,抗逆能力增强,规格整齐,并有抑制性早熟的表现。

关键词: 低剂量中子 刺激效应 中华绒螯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