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531条记录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征的比较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XY22)和小偃6号(XY6)产量和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关键生育期的硝酸还原酶、叶水势、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测定,探讨了其对氮素利用的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不施氮处理,子粒产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水势、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而施氮后明显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叶水势、叶绿素含量在施N150 kg/hm2时保持在较高水平。两个基因型中,小偃22比小偃6号的生理代谢更加旺盛,施氮加强了这种作用,这可为进一步选育氮高效利用型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基因型 氮效率 产量 生理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宁地区红花岩黄芪育苗技术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红花岩黄芪为豆科、岩黄芪属。有较强的耐旱、耐盐碱及抗寒能力。花紫红色,花期较长,花色艳丽,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护坡和寒、旱地区的观赏植物材料。现就其育苗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 红花岩黄芪 育苗技术 西宁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沟播春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免耕沟播油菜田杂草发生、演变规律及其控制技术。【方法】以传统耕作和免耕平播为对照,采用拔除法和五级目测调查免耕沟播油菜田杂草出苗动态、发生规律及危害,用田间试验探讨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控制效果。【结果】免耕沟播油菜田共发现杂草37种,分属18科,一年生杂草20种,多年生及越年生杂草17种,3级以上危害的杂草有苣荬菜、大刺儿菜、自生油菜、猪殃殃、密花香薷、苦苣菜、泽漆、扁蓄、节裂角茴香、田旋花、藜、野燕麦。杂草通常于4月中旬开始出苗,5月上旬和下旬有2个出苗高峰,6月下旬出苗基本结束。免耕沟播油菜田杂草萌发出苗的速率和数量较免耕平播小,但高于传统耕作,且越年生、多年杂草数量呈明显增加,其中猪殃殃、苦苣菜等出苗量是传统耕作的2~4倍。免耕沟播油菜田采用油草枯1 275 mL/hm2,于油菜2~5叶期加水至300 kg喷雾,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为90%左右,对多年生杂草鲜质量防效达80%以上。施用龙拳225 g/hm2、毕克草600 mL/hm2可防除沟播油菜田大刺儿菜、苣荬菜等多年生恶性菊科杂草,效果达85%左右。播前土壤除草剂防效不理想。【结论】在沟播油菜田宜采用茎叶除草剂油草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在以苣荬菜、大刺儿菜为优势种群的田块,可选用龙拳、毕克草茎叶喷雾除草。

关键词: 免耕沟播 多年生杂草 春油菜 杂草控制 除草剂 保护性耕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春油菜对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油菜主产区甘蓝型春油菜对磷素吸收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互助县台子乡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对春油菜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结果]油菜从苗期到成熟期其根系和茎秆全磷含量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叶片中全磷含量变幅较小。对籽粒、茎秆、角壳和根系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进行测定,籽粒中含量均高于茎秆、角壳和根系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且含量全钾>全氮>全磷。苗期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中最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土壤中的速效磷均呈下降趋势。OPT+1/2P处理和推荐施肥OPT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均高于OPT-P、OPT-1/2P和OPT-1/4P。[结论]为青海省油菜主产区合理使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磷素 吸收 动态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12号蚕豆栽培技术优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良种良法综合配套对于农作物新品种在生产中发挥增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青海12号蚕豆是2005年审定的超大粒蚕豆新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以肥料(x1)、密度(x2)与打顶期(x3)等3项蚕豆主要农艺措施为试验变量,建立青海12号蚕豆产量与主要变量的数学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分析各因素对青海12号蚕豆产量的影响效应,并决策优化栽培方案,为丰产栽培技术规范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蚕豆 青海12号 栽培 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世界农业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色列农业从理念、管理模式、科学技术等方面均体现出了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特点,这对于中国当前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TiO_2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松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50~2000mg/L)的纳米TiO2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以探讨纳米材料对林木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各浓度纳米TiO2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功能的改善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且促进效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000mg/L纳米TiO2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鲜重的提高以及霉变率的抑制作用效果最佳,它们依次分别比对照极显著提高28.00%、18.00%、12.36%、126.95%、19.57%、36.89%和下降15.33%(P<0.01);500mg/L纳米TiO2能最有效增加油松幼苗根长、根系活力及其叶片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降低其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它们分别比相应对照极显著增加111.91%、53.85%、16.32%、170.93%、141.94%和降低45.18%、51.27%。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纳米TiO2处理不仅能显著促进油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而且能改善幼苗的生理功能,增强其抗逆能力。

关键词: 纳米TiO2 油松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叶小檗的容器育苗技术

林业实用技术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对唐古特莸扦插容器育苗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基质对唐古特莸进行扦插容器育苗试验,研究其对唐古特莸插穗生长的影响,从中筛选适合其快速繁殖的最佳扦插基质。结果表明:A2基质(70%耕作土+20%沙+10%羊板粪)在6月份对唐古特莸进行温室扦插容器育苗,其生长指标综合表现较好,初生根时间为6 d,成活率85.5%,根系长度23.5 cm,侧根数5.6条,株高43.4 cm。

关键词: 唐古特莸 扦插 基质 容器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酸和蔗糖对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9个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硼酸和蔗糖的培养基对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花粉在含15%蔗糖+9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4~6 h时为最好的观察时期;在试验条件下,青薯2号萌发率最高,萌发率达到83.25%,最低为02-1-1,萌发率为70.20%。

关键词: 马铃薯 花粉 萌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