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冰菜盐胁迫下的转录组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叶片抗盐相关基因组学,利用Illumina Hi-seq TM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冰菜叶片在400 mmol L-1 NaCl胁迫下转录组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从400 mmol L-1 NaCl胁迫和对照的冰菜叶片中共获得13.01 Gb Clean data,Q30碱基均大于90.08%.共获得12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73个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其中功能注释的基因有96个.根据Unigene库序列进行GO、COG和KEGG注释,筛选出8个与抗盐性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植物激素代谢相关基因,脱落酸8?-羟基化酶、吲哚-3-乙酰酸酰胺合成酶和茉莉酮酸酯ZIM结构域蛋白基因均下调表达,生长素响应蛋白、细胞分裂素合酶基因则上调表达,糖代谢相关基因棉子糖合成酶基因上调表达,质膜H+-ATPase基因上调表达,脱水蛋白基因下调表达.这为冰菜耐盐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幼龄胶林下不同材质套袋对菠萝高温日灼抗逆性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幼龄橡胶林下不同材质套袋对菠萝抗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金菠萝’为材料,采用白色无纺布袋、黑色塑料袋、珍珠棉网袋以及牛皮纸纸袋4种材质的果袋对菠萝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CK),比较了用不同材质果袋套袋处理对菠萝果肉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果肉细胞膜透性以及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珍珠岩网袋处理能够显著降低‘金菠萝’果肉中的丙二醛含量,并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金菠萝’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本研究结果说明高温逆境下菠萝对套袋的生理响应,为菠萝抗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菠萝(Ananas comosus) 套袋 抗逆性


杂交水稻骨干亲本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多态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而编码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etase,GBSS)的蜡质基因(Wx)是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本研究拟分析120份杂交水稻亲本的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的多态性,以期研究其对内含子的剪接效率及Wx的表达的影响,为亲本育种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20份水稻亲本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版PCR扩增Wx基因片段;采用限制性内切酶Acc 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根据琼脂糖电泳结果分析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类型;同时测定其中19份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所有材料中均可扩增出清晰且单一的目的条带;PCR产物的Acc I酶切分析结果显示,其中81份亲本的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是T,即为T型,占总数的67.5%,38份亲本为G型,占总数的31.67%,而仅有1份亲本为杂合型,即GT型,占总数的0.83%。19份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7份G型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比12份T型亲本的高,且其中6个G型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均超过20%。另外,测定结果表明T型亲本和G型亲本的胶稠度和碱消值差别不明显。【结论】120份杂交水稻骨干亲本的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类型测定结果表明,与T型亲本相比,G型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较高,而胶稠度和碱消值没有明显差别。


不同成熟度“新白8号”枇杷果实品质特性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成熟度"新白8号"枇杷果实品质特点,对七成至十成熟果实的色泽、糖酸含量、果肉质地等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新白8号"成熟度由七成熟提高至十成熟,果皮L~*值、H°值逐渐降低,a~*值迅速增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均迅速上升,苹果酸、乳酸含量迅速下降,奎尼酸、富马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从七成熟至八成熟,总酸含量迅速下降,总糖含量迅速上升,糖酸比从5.56上升到11.93;七成熟果肉质地与八成至十成熟果肉质地均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色差参数L~*值、a~*值、H°值等变化与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含量的变化关系密切。


杜兰落花生球蛋白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球蛋白基因家族在杜兰落花生(Arachis duranensis)种子中的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杜兰落花生球蛋白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杜兰落花生含有9个球蛋白基因,家族成员间理化特性总体差异不大,亲缘关系相近的蛋白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组成.根据物种间的球蛋白系统进化树,球蛋白进化关系符合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杜兰落花生球蛋白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受纯化选择主导,但在部分进化枝上存在正选择位点.栽培种花生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15个花生球蛋白基因在花生种子中检测到表达,其中4个表达量远超其它成员,在花生荚果成熟后期表达量仍较高.
关键词: 杜兰落花生 球蛋白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 系统发育 选择压力 表达模式


甘薯卷叶病毒LAMP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卷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 SPLCV)是甘薯(Ipomoea batatas)生产上重要的病毒病之一,建立SPLCV快速检测方法,对该病的诊断及技术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甘薯卷叶病毒基因组的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cp)为靶序列,设计了一组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特异性引物,以SYBR GreenⅠ作检测指示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甘薯卷叶病毒的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65℃的恒温条件下反应1 h完成检测.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只有感染SPLCV的样品在指示剂的作用下呈现绿色,且扩增产物用2.0%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梯形条带,而与感染其他甘薯DNA病毒、番茄黄花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mosaic leaf curl virus, TYLCV)、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virus, TLCV) 3种DNA病毒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 pg/μL基因组DNA,是普通PCR的10倍,说明该方法灵敏度较高.因此本研究建立的甘薯卷叶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具有扩增快速、特异性高、简便、不需要特殊仪器,肉眼可视化观察结果,适合田间甘薯卷叶病毒样品及基层部门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甘薯 甘薯卷叶病毒(SPLCV)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SYBR GreenⅠ


铁线莲属植物ISSR-P CR反应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铁线莲属(Clematis Linn.)植物基因组DNA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32个铁线莲属植物(包括8个野生种、1个变种和23个品种)及2个近缘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铁线莲属植物基因组DNA 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的总体积为25.0μL,包括40 ng·μL-1模板DNA 1.0μL、0.4μmol·L-1引物1.0μL、0.15 mmol·L-1 dNTPs 2.0μL、10×Ex Taq Buffer(Mg2+Plus)2.0μL、TaKaRa Ex Taq酶0.2μL和ddH2 O 18.8μL.对32个铁线莲属植物及2个近缘属植物基因组DNA的ISSR-PCR分析结果显示:共扩增出172个条带(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3.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8个,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2.9个多态性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8.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2个铁线莲属植物及2个近缘属植物的遗传距离在0.22~1.21之间.在遗传距离1.02处,将32个铁线莲属植物分为3个大组,'杰出'('Superba')单独聚为1个大组,'斯托尔韦克'('Stolwijk Gold')和'柠檬之梦'('Lemon Dream')聚为1个大组,其余植物聚为第3大组;在遗传距离0.92处,将第3大组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组,第1亚组包括'阿迪森'('Addisonii')、'帕斯卡'('Pascal')和'樱桃唇'('Cherry Lip'),第2亚组包括短柱铁线莲(C.cadmia Buch.-Ham.ex Wall.)、灰叶铁线莲〔C.canescens(Turcz.)W.T.Wang et M.C.Chang〕、毛蕊铁线莲(C.lasiandra Maxim.)、曲柄铁线莲(C.repens Finet et Gagnep.)、'铃儿响叮当'('Jingle Bells')和'雀斑'('Freckles'),第3亚组包括吴兴铁线莲(C.huchouensis Tamura)等20个铁线莲属植物;在遗传距离0.77处,将第3亚组划分为7个小组.研究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能够应用于铁线莲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 铁线莲属 ISSR-PCR 反应体系优化 遗传多样性


改革开放40年农户宅基地管理制度变迁及思考
《经济问题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经历了由农户拥有所有权向集体拥有所有权、农户拥有使用权转变,宅基地权能实现由大到小再逐渐增大过程,宅基地管理则经历了由松到严、由宽泛到具体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相关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等条文的梳理,对我国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宅基地制度变迁原因,提出宅基地制度未来变革思路与建议。


糖厂滤泥堆肥发酵过程中可培养芽孢杆菌种群动态变化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糖厂滤泥堆肥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过程中芽孢杆菌种群变化动态,本研究以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加工不同阶段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各样品中的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研究糖厂滤泥堆肥发酵过程中芽孢杆菌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动态,并分析其与本土芽孢杆菌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加工过程中芽孢杆菌种类比较丰富,从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加工6个阶段样品中分离到64株芽孢杆菌,分属于7个属27种,其中芽孢杆菌属占绝对优势,有16种;研究发现有6种芽孢杆菌为我国新纪录种,它们是:大豆发酵芽孢杆菌(Bacillus glycinifermentans FJAT-47935、FJAT-47944、FJAT-47907)、外村尚芽孢杆菌(Bacillus hisashii FJAT-47926)、科研中心哈格瓦氏菌(Bhargavaea cecembensis FJAT-47948)、苯乙酮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acetophenoni FJAT-47912、FJAT-47934、FJAT-47919)、巴伐利亚鸟氨酸芽孢杆菌(Ornithinibacillus bavariensis FJAT-47915)和拾蛤鸟氨酸芽孢杆菌(Ornithinibacillus scapharcae FJAT-47951)。在糖厂滤泥不同发酵加工阶段,芽孢杆菌种类结构不同,堆肥发酵初期(1 d)以大豆发酵芽孢杆菌(Bacillus glycinifermentans FJAT-47935)为优势种,总含量为114万cfu·g-1,发酵中期(30 d)以蓼蓝大洋芽孢杆菌(Oceanobacillus polygoni FJAT-47932)为优势种,总含量为237万cfu·g-1,发酵后期(60 d)以淤泥大洋芽孢杆菌(Oceanobacillus caeni FJAT-47952)为优势种,总含量为37.6万cfu·g-1,加工成产品后以耐温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tolerans FJAT-47921)为优势种,总量为43万cfu·g-1;可培养芽孢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显著,数量变化范围在-80%~+100%;种类的变更率在62%~84%。本土芽孢杆菌对糖厂滤泥堆肥发酵的影响较小,其发酵过程中出现的芽孢杆菌主要来源于自带种类,因此,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全过程不外加芽孢杆菌接种剂,自带的芽孢杆菌就能发挥作用。综上所述,糖厂滤泥堆肥发酵加工过程中不仅有种类丰富的芽孢杆菌,而且其种群数量和结构差异显著。


生物炭添加对猪粪菌渣堆肥过程中Cu、Zn的钝化作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生物炭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钝化效果的影响,利用强制通风静态堆肥技术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猪粪菌渣好氧堆肥发酵效果及重金属Cu、Zn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生物炭堆肥处理相比,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堆肥pH值0.2~0.3个单位,至堆肥结束时提高堆肥含水率15.6%~20.0%.添加生物炭改善了通气条件、pH、含水率等堆肥性质,加速了堆肥进程,其中6%和9%生物炭添加处理高温持续期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堆肥处理后,猪粪、菌渣等混合物料中交换态Cu、Zn含量分别下降了4.25%~12.06%和2.83%~20.87%;堆肥处理能促进堆肥中Zn、Cu的形态向活性低的方向转化,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堆肥物料中适量添加花生壳生物炭可提高对重金属Cu、Zn的钝化作用,其中6%生物炭添加处理对重金属Cu、Zn的钝化效果最好,分别为18.84%和11.55%.适量添加生物炭可加速猪粪菌渣堆肥进程和降低堆肥中Cu、Zn有效性,其中以6%生物炭添加量的钝化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