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高分泌型无赖百当烟草8306突变材料的创制与分析

烟草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306是具有晾晒烟风格的烤烟育种材料.在前期试验中创制了NtCPS2基因突变株系8306-1,抑制了晾晒烟风格代表性物质赖百当二萜的合成.为进一步提高8306-1株系中西柏烷二萜和蔗糖酯含量(质量分数),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对8306-1株系的NtCycB2基因进行敲除,获得了纯合突变株系8306-2.与8306、8306-1株系相比,8306-2株系生长发育正常,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8306-2株系中长柄分泌型腺毛密度显著高于8306和8306-1株系,且存在较多的分枝型腺毛.8306-2与8306-1株系腺毛分泌物组成成分相同,均缺少8306中的顺冷杉醇和赖百当二醇等赖百当类化合物;且8306-2株系叶面化学成分含量(质量分数)比8306和8306-1株系显著提高,其中西柏烷二萜含量分别提高95.7%和93.4%,蔗糖酯含量分别提高60.8%和62.5%.qRT-PCR检测分析发现,8306-2株系中NtCBT、NtCYP71D16、NtCPS2和NtABS 4个二萜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8306-1和8306株系,而二萜合成的上游基因NtGPPS和NtGGPPS的表达无显著变化.表明8306株系中NtCycB2基因和NtCPS2基因的共敲除,在有效抑制赖百当类物质合成的基础上显著增加了烟草腺毛密度和腺毛分泌物含量.

关键词: 烟草;8306株系;分泌型腺毛;NtCycB2;基因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表皮蜡粉遗传规律及其抗逆效应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表皮蜡粉是油菜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屏障之一,对其开展研究有益于选育抗逆稳产的油菜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本研究以我们发现的光叶突变体DL22B077-1和有蜡粉野生型DL22B077-2为材料,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等手段研究了该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突变体DL22B077-1的光叶性状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然后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片和茎秆蜡粉含量及其组成,结果发现野生型叶片和茎秆表皮蜡粉含量分别为47.40μg/cm2和76.93μg/cm2,光叶突变体叶片和茎秆蜡粉含量分别为40.40μg/cm2和61.01μg/cm2,与野生型相比,分别减少14.77%和20.79%,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且无论是光叶突变体还是野生型,叶片蜡粉含量均低于茎秆表皮含量,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蜡粉组成成分间的差异既存在于光叶与野生型间,也存在于植株的叶片与茎秆之间.光叶突变体与野生型间蜡粉成分总体上相似,但是4种成分差异显著,其中三种(正三十六烷、十六烷氧基硅烷和15-Triacontanone)在野生型的叶片和茎秆表皮蜡粉中显著高于光叶突变体表皮.另外,光叶突变体材料表皮蜡粉中也存在一种成分(1,40-Tetraconanediol)显著高于野生型.本研究还通过田间自然低温冻害比较光叶突变体与野生型的抗寒差异.结果表明,野生型比光叶突变体抗寒性强,光叶突变体出现严重冻害(受冻率100%,冻害指数达到0.80),野生型明显抗寒(受冻率15%,冻害指数只有0.25).野生型与光叶突变体的抗寒性差异还反映在低温对二者植株的农艺性状的影响上.返青前,光叶突变体的单株长势比野生型差,其中光叶突变体的单株株高、单株干重分别只有其野生型的51.83%和29.08%.说明表皮蜡粉能够显著提高油菜抗寒能力.最后,在花期通过人工接种,考察二者对菌核病的抗性差异,鉴定结果显示,光叶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菌核病抗性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表皮蜡粉 含量 成分 抗寒性 菌核病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南稻区水稻留茬高度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求豫南稻区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植田块最佳水稻留茬高度,设置6种秸秆留茬高度(10、20、30、40、50、60 cm),研究不同留茬高度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茬高度可以显著影响光照度继而改变地表温度、湿度.高留茬(50~60 cm)可以为紫玉英生长发育前期提供一个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小气候,而不利于盛花期鲜草产量以及收获期种子产量的获得.30~40 cm留茬高度可以提高紫云英生长发育中后期茎粗、分枝数、单株鲜重,进而提高盛花期鲜草产量和收获期种子产量,在豫南稻区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 留茬高度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 生长发育 种子产量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芝麻对花生铁营养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花生||芝麻改善花生铁营养的机理,本试验以花生'科大黑花001'和芝麻'豫芝8号'为试验材料,单作花生(SP)为对照,研究了花生||芝麻行比4:2(P||S 4:2)和6:3(P||S 6:3)2种间作模式对花生叶片SPAD值、根际土壤pH、各器官活性铁和全铁含量及单株铁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并分析了2种间作模式的间作产量优势.结果表明:与SP相比,P||S 4:2、P||S 6:3花生叶片SPAD值分别提高13.60%~30.10% 和22.15%~33.31%(P<0.05),根际土壤pH在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荚果膨大期均显著降低(P<0.05).与SP相比,P||S 4:2和P||S 6:3的花生茎、叶的活性铁含量分别提高31.80%~72.78% 和24.41%~72.49%(P<0.05),全铁含量分别提高16.80%~22.86% 和15.91%~27.88%(P<0.05);单株铁积累量在开花下针期、荚果膨大期和收获期分别提高7.91%~22.42% 和5.77%~15.58%,尤其在收获期,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收获期,与SP相比,P||S 4:2和P||S 6:3的花生果仁全铁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1.97% 和17.42%(P<0.05).花生||芝麻的间作产量优势表现为P||S 6:3>P||S 4:2.综上可知,花生||芝麻能显著提高花生各器官的活性铁含量,促进其对铁元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果仁铁含量及积累量,这与间作能显著降低花生根际pH密切相关.改善花生果仁铁营养最佳模式是P||S 4:2,而间作产量优势最高模式为P||S 6:3.

关键词: 花生||芝麻 花生 铁营养 根际p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整枝留果对甜瓜植株衰老的调控效应及生理机制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阐明不同整枝留果方式对甜瓜植株衰老的调控效应及生理机制.以厚皮甜瓜雪彤8号为材料,探讨6种整枝留果方式的库源建成对植株衰老的影响及植株衰老过程中生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双蔓四瓜、单蔓三瓜处理增加了植株叶面积的荷载量,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加速了叶片衰老;双蔓双瓜、单蔓单瓜的处理方式使植株功能叶保持适宜的荷载量,间接延长了功能叶的光合能力与寿命.与其他整枝留果方式相比,双蔓四瓜、单蔓三瓜处理方式库源比例过大,造成果实发育后期CAT、SOD和POD等3种保护酶活性降低较快,MDA含量和ETH释放量增加,其根系的伤流量和有效根体积均较小,导致植株早衰.因此,整枝留果可通过改变植株的库源关系调控植株的衰老进程,过分增库会使体内固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被打破,丧失保护性酶清除活性氧及降低活性氧伤害的功能,质膜过氧化程度增高,乙烯释放量加剧;通过减少根系的伤流量和有效根体积,使根系得不到必需有机物的供应,削弱了地上部植株的生长.只有合理运用整枝留果方式,才能有效调控甜瓜生长发育,实现正常成熟,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甜瓜 整枝留果 库源建成 衰老 生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混用对麦田节节麦和多花黑麦草的防治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节节麦的高效防治药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价了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混用的联合效应.室内盆栽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按照1∶1、1∶2、1∶3、1∶4、1∶6比例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37.37、189.10、287.08、259.37、101.80,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比例为1∶2~1∶4混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甲基二磺隆与1、2、4、8倍的唑啉草酯混用对节节麦活性分别是甲基二磺隆单用的1.50、1.76、3.66、5.65倍.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1 ∶4混用,使用剂量为(30+120)、(60+240)、(120+480)g/hm2时对小麦鲜质量抑制率为10.28%~34.43%,添加安全剂吡唑解草酯能够将小麦药害缓解至与对照(喷施清水)相当.田间小区试验表明,3%甲基二磺隆OD 18 g/hm2+5%唑啉草酯EC 45~67.5 g/hm2混用对节节麦的防效为89.28%~91.83%,高于3%甲基二磺隆OD 18 g/hm2对节节麦的防效(83.28%).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3%甲基二磺隆OD 13.5 g/hm2+5%唑啉草酯EC 54 g/hm2处理对多花黑麦草鲜质量防效为99.79%,小麦增产17.43%.以上结果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混用防治节节麦、多花黑麦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甲基二磺隆 唑啉草酯 协同作用 节节麦 多花黑麦草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宛艾种质综合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综合评价宛艾种质并筛选优异性状材料,为宛艾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亲本材料及技术支撑.以30个来源于南阳市的宛艾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隶属函数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宛艾种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3~1.58,变异系数为16.95%~160.71%.相关分析表明,多数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部分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相关性较差.主成分分析将15个性状转换成5个综合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5.12%,第1、2、4主成分主要反映农艺性状信息,第5个主成分主要反映品质性状信息,第3个主成分主要反映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信息.基于离差平方和法将30个宛艾种质在欧式距离14.0处聚为三类,第一类为优质型,包含8个种质;第二类为丰产型,包含8个种质;第三类种质性状介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基于隶属函数法对宛艾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产量和品质综合表现优异的5个种质,可为宛艾新品种选育提供亲本材料支撑.

关键词: 宛艾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综合评价 优异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0-2021年市售马立克病疫苗的效价测定及质量评估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和评估现有鸡马立克病(MD)疫苗的质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2020-2021年市场销售的9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1个批次MD疫苗产品进行病毒效价测定和对比分析,同时用ELISA试剂盒、胶体金试纸条或RT-PCR方法分别对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污染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MD液氮苗中,3批进口或国产的CVI988单价液氮苗之间病毒效价无显著差异,2批不同品牌814单价液氮苗效价差异显著(P<0.05),2批不同品牌双价液氮苗(CVI988+HVT或814+HVT)病毒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但上述全部类型液氮苗产品的病毒效价均大于5 500 PFU/羽份,达到国标规定值2倍以上.然而,4批不同品牌HVT冻干苗的病毒效价均远低于产品说明书标注的2 000 PFU/羽份,仅为83.90~109.50 PFU/羽份.全部MD疫苗产品的ALV和RE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这些产品洁净无污染.

关键词: 马立克病 疫苗 效价测定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禽白血病病毒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粪秸秆堆肥替代20%全量化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22

摘要:连续2季(2018—2019、2019—2020年)研究了牛粪秸秆堆肥在6000(M1-20%F)、9000 kg/hm2(M2-20%F)施用量时替代20%全量化肥后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单施化肥(CK-F)为对照,同时设不施肥对照(CK-F0)处理.结果表明,小麦季牛粪秸秆堆肥替代20%全量化肥第1季增产,第2季略有减产;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当季略有提高,第2季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大小依次为CK-F(14.97 g/100 g)>M1-20%F(13.40 g/100 g)>M2-20%F(12.85 g/100 g)>CK-F0(11.25 g/100 g),湿面筋含量大小依次为CK-F(30.80%)>M1-20%F(29.45%)>M2-20%F(27.90%)>CK-F0(24.50%).牛粪秸秆堆肥替代20%全量化肥后小麦籽粒含水量、容重、面粉吸水量、形成时间增加,其中形成时间第2季显著增加,依次为M1-20%F(5.35 min)>M2-20%F(5.10 min)>CK-F0(4.10 min)>CK-F(3.90 min);出粉率、面粉能量值下降,出粉率第2季显著下降;恒定变形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当季减小,第2季增加,其中第2季稳定时间显著增加,弱化度、延伸性当季增加,第2季下降.总之,小麦当季牛粪秸秆堆肥替代20%全量化肥是可行的,能够保证产量和品质;第2季替代会造成其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关键词: 牛粪秸秆堆肥 替代20 化肥 小麦季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施氮肥对芝麻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减施氮肥对芝麻农艺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影响,以郑太芝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设置不施氮肥(N0)、减施氮肥(75 kg·hm-2,N1)、常规氮肥(150 kg·hm-2,N2)和高施氮肥(225 kg·hm-2,N3)共4个处理,系统研究不同处理下芝麻在苗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收获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等.结果表明,与N2处理相比,N1处理的主茎果轴长度、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变化;株高显著下降;单株产量略微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经济系数增加6.10%.N0处理的株高、主茎果轴长度、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经济系数较N2分别显著降低15.89%、12.70%、25.67%、6.38%、10.00%、40.15%和16.43%.从干物质积累来看,N1处理的根干重、叶干重、茎干重、蒴果皮干重、总干物质重和粒蒴比与N2处理差异不显著;N0处理的根干重、茎干重、蒴果皮干重、总干物质和粒黄比重较N2分别显著降低19.40%、25.40%、28.40%、27.57%和9.83%.从光合特性来看,N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和胞间 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与 N2处理差异不显著;N0处理的Pn和WUE分别较N2处理降低8.15%和8.52%.综上所述,氮肥减施50%对芝麻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光合特性无显著影响,为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 芝麻 减施氮肥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