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辅以拮抗菌的有机肥对辣椒疫病生防效果的研究
《土壤肥料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辅以拮抗菌的有机肥对辣椒疫病生防效果的作用 ,并研究了有机肥施用对拮抗微生物在辣椒根际定殖以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 ,与对照相比 ,可降低发病率 35 % ,辅以拮抗微生物的有机肥与直接使用拮抗菌相比 ,前期效果不如后者 ,但后期发病率明显降低 ,同时使拮抗微生物在辣椒根际定殖数量提高了 14 3倍


鸡蛋中7种磺胺药物的多残留检测方法
《江苏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7种磺胺药物(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氧哒嗪、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间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喹恶啉)残留的方法,确定了从鸡蛋中提取、净化微量磺胺药物的条件。鸡蛋经二氯甲烷提取,用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后上机检测。结果显示,7种磺胺药物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为0.999 5~0.999 9,在0.05~0.20 mg/kg浓度范围内,回收率达73.2%~102.6%,变异系数为1.8%~8.7%,检测限为0.01~0.03 mg/kg。本方法准确度高,效果稳定,耗时少,为监控鸡蛋品质和评定无公害鸡蛋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F_(41)黏附素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技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F41 单因子血清 IgG 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F41黏附素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经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能被F41单因子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且不与 ETEC K88、ETEC K99、ETEC 987P、致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 O138、鼠伤寒沙门菌和猪链球菌2型菌液出现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甘露糖抵抗血凝反应(MRHA)至少高 25 倍。结果表明,该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生物制品中黏附素含量的定量。
关键词: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F41黏附素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


通过杂交亲和性评估外源抗除草剂基因在十字花科植物间的流动
《科学通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十字花科许多植物表现为异花授粉和较高的种间杂交亲和性,这些生殖特征喻示着外源基因在该科植物间存在潜在的流动风险.通过苯胺蓝荧光法观察、人工杂交、混合花粉蒙导授粉结合杂交后代的分子鉴定,研究了甘蓝型抗草甘膦油菜Q3与5种十字花科植物(共6个材料)的杂交亲和性,以评估外源抗除草剂基因在上述植物间的流动.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2个品种、雪里蕻、小白菜与Q3杂交的亲和指数分别为16.15,12.77,2.345和0.85,F1代植株PCR检测为阳性;诸葛菜、播娘蒿×Q3表现出高度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管生长受阻,分别停滞在诸葛菜花柱上部1/3处与播娘蒿柱头表面,蒙导后代植株PCR检测均表现阴性.在大田邻近间隔种植和自然授粉条件下,Q3与甘蓝型油菜2个品种、雪里蕻、小白菜间的基因流频率分别为2.3278%,2.1487%,1.0157%和0.9236%,与诸葛菜、播娘蒿2种杂草的频率为0.基因流频率与杂交亲和性高度相关.本研究结果同时说明十字花科植物间的外源基因流动不容忽视.
关键词: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 十字花科植物 苯胺蓝荧光法 蒙导方法 杂交亲和性 基因流


中华绒螯蟹数量和规格的计算机识别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知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中华绒螯蟹的图像进行分析,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提取了重要特征,对其表面水珠等进行了去噪处理,并对其数量和规格进行统计和分析。所得结论为其数量和发育状况的识别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对进一步研究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以及性早熟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天然化合物蛇床子素防治草莓白粉病
《农药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60μg/ml蛇床子素在处理草莓白粉菌24h后完全抑制其分生孢子的萌发。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表明,1%蛇床子素水乳剂80 ̄125μg/ml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达68.7% ̄79.5%,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μg/ml防效达72.9%,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87.5μg/ml防效仅为45.6%。DMRT分析结果表明,1%蛇床子素水乳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防效相当,极显著高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防效。


江苏小麦条纹病毒病和中国小麦花叶病的初步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中国的南北交界处,小麦上病毒病种类较多。先后发现的有小麦丛矮病(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小麦梭条花叶病(病原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kllow mosaic virus, WYMV)、小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小麦“绿矮”病 (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其中小麦梭条花叶病曾大面积流行。2005年春天以来,江苏小麦上又发生了多种病毒病,除了以上4种,还出现了2种新的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快速PCR诊断
《中国兽医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 enB ank中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 ctinobacillus p leurop eum on iae,A pp)外膜蛋白(om 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对A pp 1、2、3、4、5a、5b、6、7、9型参考株均扩增出大小为1 010 bp左右的片段,而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多杀性巴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等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PCR扩增产物,均得到与预期一致的结果;PCR检测的敏感度达10 CFU。将建立的PCR方法初步应用于6头人工发病猪的鼻拭子和病死猪的肺组织,均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