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基于组件技术的猪肉安全生产全程数字化监控系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WindowsNTServer操作系统平台、SQLServer 2 0 0 0数据库管理系统和VB .NET系统作为开发工具 ,采用了n层体系结构和可重用组件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养殖生产过程、屠宰加工和市场销售等 3个应用模块 ,根据猪肉生产不同阶段的要求 ,在各应用模块中建立了档案管理、安全监控、标准法规和警级监控等子系统。系统中的畜体标识保留了原塑料耳标中的数字编码 ,同时增加了与数字编码一致的二维条形码 (datamatrix) ,提高了自动识别水平。系统的警级预报子系统 ,可自动判断生产操作是否违反法规和标准 ,并及时报警。系统为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的运用提供了一种组件化的基础框架。

关键词: 组件技术 猪肉安全 全程监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新品种霞脆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霞脆是1992年以雨花2号为母本、77-1-6[(白花×桔早生)×朝霞]为父本杂交育成。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65g,最大单果重300g,果面80%以上着玫瑰红霞,外观美丽;果肉细,不溶质,风味甜,品质优,耐贮运,结果早,丰产;在南京地区果实于7月初成熟。2003年11月通过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持的品种鉴定。

关键词: 品种 霞脆 耐贮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酶及其在天然产物开发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应用 天然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前景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总结了我国近50年来核农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重点发展领域。

关键词: 核技术 农业 应用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成分复方的佐剂作用及其与中药复方的功效比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淫羊藿多糖(EPS)加蜂胶黄酮(PF)、黄芪多糖(APS)加人参皂甙(GS)制成2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 I1,cCHM I2),同时用相应的淫羊藿、蜂胶、黄芪和人参的提取物制成相应成分含量相同的2个中药复方(cCHM1,cCHM2)。试验1用2个中药成分复方(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分别配合兔瘟灭活苗免疫家兔,于免疫后第0、3、7、10、14、17、21、28、35、42天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试验2将4个复方分别与灭活的新城疫强毒混合制成疫苗免疫雏鸡,以油佐剂苗、无佐剂苗和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用MTT法和血凝抑制试验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中药成分复方能显著提高家兔血清的兔瘟抗体效价,cCHM I1的效果优于cCHM I2;4个复方均能显著促进雏鸡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血清抗体效价,效果与油佐剂苗相当,中药成分复方稍优于中药复方。

关键词: 中药成分复方 中药复方 淋巴细胞增殖 抗体效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架式对丰水梨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梨树整形方法不同,对梨树生长影响很大。梨树早期产量受栽植密度和整枝方式的双重因素影响,在同一整枝方式下,密度越大,早期产量越高;不同树形相对光照强度差异很大,棚架形>Y架形>篱架形,且树冠内的光照分布总的趋势是由上向下递减,对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分布与光照在树冠中的分布成正比关系。梨树Y架形整形树体结构简单,修剪量轻,容易整形,操作方便,节约用工,比棚架形和篱架形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棚架形 篱架形 Y架形 相对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漂移

生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Q3为花粉供体材料,油菜远缘杂草为花粉受体材料,在自然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十字花科杂草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以转基因油菜为父本,十字花科杂草荠菜、碎米荠、播娘蒿、诸葛菜、风花菜、遏蓝菜和菜为母本,杂交高度不亲和,基因漂移率为0 % ,无生态风险,但对野芥菜的基因漂移率高达0 .885 %。野芥菜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常见杂草,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野生芥菜的基因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 十字花科杂草 基因漂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在2002年从江苏省各地分离的棉花黄萎病菌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菌丝型菌株占45.5%。江苏省早期分离鉴定出的落叶型菌株V151和VD8属于菌丝型,用于棉花品种抗病性病圃鉴定的菌株BP2属于中间型菌株。液体培养时,菌丝型菌株培养液的颜色呈淡黄色或黄绿色。苗期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型菌株与中间型菌株BP2相比,表现出发病早的特点。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菌 培养特性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李种间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果树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荧光显微镜和石蜡切片研究桃、李种间远缘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以桃为母本,李为父本进行杂交,其受精率和结实率均为3%左右。授粉后李的花粉粒在桃的柱头上萌发基本正常,花粉管在进入花柱中部以前生长正常,之后生长缓慢发育受阻,大多数花粉管不能进入子房,致使无法受精,这是桃、李杂交不亲和、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远缘杂交 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设计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加剧人们对食品安全担忧。为适应中国出口贸易的需求,增强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维护消费者对所消费产品的知情权,提高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作者借鉴发达国家溯源系统应用的经验,设计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肉鸡生产可追溯系统,以提高畜禽产品安全监控水平,并对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肉鸡生产 质量监控 可追溯系统 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