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草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中国现代中药 》 2012
摘要:目的:探讨甘草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在对全国栽培甘草主产区1年生种苗的调查与测定基础上,以根长、D芦头和D20为分级指标,采用标准差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甘草种苗进行分级,进一步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划分的等级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初步制定甘草种苗的3个等级,一等种苗:根长≥45cm,D芦头≥8.0mm,D20≥4.5mm;二等种苗:35cm≤根长<45cm,6.0mm≤D芦头<8.0mm,3.0mm≤D20<4.5mm;三等种苗:25cm≤根长<35cm,4.0mm≤D芦头<6.0mm,1.5mm≤D20<3.0m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槟榔保鲜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槟榔保鲜的适宜温度,为槟榔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槟榔鲜果为材料,采用不同温度处理,通过测定低温条件下果实含水量、表皮叶绿素含量及其内含物的变化,筛选出槟榔保鲜的最适温度处理。[结果]槟榔鲜果贮藏期间果实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果皮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经低温处理使果实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槟榔果皮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平缓,粗纤维含量上升减慢。其中以常温处理槟榔黄化与老化速度最快,以11℃低温处理保鲜效果最明显。[结论]低温处理对对槟榔鲜果贮藏具有一定效果,可延长槟榔鲜果供应期,且以11℃低温效果相对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种皮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测定椰子种皮油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对羟基自由基、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咪唑-6-磺酸)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等抗氧化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椰子种皮油提取物中含有较高的总酚含量(68 mg/g),提取物浓度为0.1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6.89%,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1.0%,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6.4%,表明椰子种皮油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油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棕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具有结果期长、产量和含油量高等特点。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生物柴油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而棕榈油由于生产成本低廉,成为生产生物柴油最具竞争力的原料。本文分别综述了油棕的基本特性、全球及我国棕榈油生产贸易和消费状况、我国发展油棕产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油棕产业的可行性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橡胶粒子蛋白质的16-BAC/SDS-PAGE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üll.Arg.)橡胶粒子的蛋白质构成,探索未知的橡胶粒子蛋白质。【方法】采用16-BAC/SDS PAGE双向电泳分离橡胶粒子蛋白质,采用MALDI/TOF-TOF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鉴定;此外,利用磺基异硫氰酸苯酯(SPITC)化学辅助质谱测序法进行肽段的从头测序,获得未知蛋白质肽段的氨基酸序列。通过搜索橡胶树胶乳转录组测序获得的EST数据库,获取已知部分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全序列,或通过部分肽段获取为未知蛋白质编码的EST序列。【结果】获得了橡胶粒子蛋白质的16-BAC/SDS-PAGE双向电泳图谱,鉴定了17个橡胶粒子蛋白质;获得1个小橡胶粒子蛋白(small rubber particle protein,SRPP)亚家族成员SRPP(gi|37622210)的完整氨基酸序列以及1个橡胶延伸因子(rubber elongation factor,REF)亚家族新成员(hbREF2)的C端87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此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REF(gi|38122474)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结论】采用16-BAC/SDS-PAGE双向电泳有效地分离了橡胶粒子蛋白质,展现了橡胶粒子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构成橡胶粒子的主要蛋白质组分是REF和SRPP亚家族蛋白质。橡胶粒子的蛋白质组分的全面鉴定,将有助于揭示橡胶粒子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橡胶粒子 蛋白质 16-BAC/SDS-PAGE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主要地下害虫蛴螬、蔗根锯天牛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为了有效防控木薯地下害虫,笔者就木薯主要地下害虫蛴螬、蔗根锯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蛴螬发生一代至少1年,成虫在6~8月雨后羽化出土,高温干旱下,坡地、沙质地及木薯连作地、甘蔗轮作地及花生间套作地受害较重;蔗根锯天牛2~3年发生一代,成虫在4~6月雨后羽化出土,高温干旱下,坡地、沙质地及木薯连作地、甘蔗轮作地受害较重;在种植前选用环保型杀虫剂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混合液浸泡种茎5~10 min后种植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出苗率、降低虫害率和提高产量;土坑对金龟子和蔗根锯天牛也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扫虫光"不仅对蔗根锯天牛、蛴螬等木薯主要地下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木薯生长,显著提高鲜薯产量;以种茎药剂处理、土壤药剂处理、土坑诱杀和合理轮作为核心的木薯地下害虫环境友好综合防控效果十分显著,综合防控区平均虫害率由对照的45.6%显著下降到4.2%,产量由对照的16 920 kg/hm2显著提高到49 960 kg/hm2。上述结果为可持续防控木薯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橡胶籽综合利用情况的研究报告
《中国热带农业 》 2012
摘要:橡胶树是典型的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南纬10°至北纬24°之间的赤道附近,其主产品天然橡胶具有弹性大、耐磨损、耐疲劳等特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橡胶籽是橡胶树的种子,是橡胶种植业的副产物。全球橡胶园每年产出大量橡胶籽,但长期以来,除少量用于育种和籽油初加工外,90%以上因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而腐烂在地里。近年,我国在橡胶籽综合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