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甘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应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研究了转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甘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AWCD)在整个培养过程都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甘蔗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转基因甘蔗和非转基因甘蔗根际土壤样品的Simpson指数(1/D,优势度)、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Mclntosh指数(U,物种均一性)均存在差异,其中转基因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Mcl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甘蔗土壤微生物;主成分分析也表明转基因甘蔗与非转基因甘蔗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的碳源有特异利用,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是糖类,其次是脂肪酸和脂类。表明转基因甘蔗根系在生长期可能诱导了具有某些特定生理特征的微生物群落的发展,因此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总体表现较高的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iO_2含量和共混方法对NR/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两种共混方法制备天然橡胶(NR)/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热塑性弹性体,采用透射电镜(TEM)、动态热机械(DMA)分析、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共混方法和SiO2的填充量对NR/PP/SiO2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的填充量较低(<3phr),共混方法对SiO2的分散影响较大,当SiO2主要分散在PP基体相中时,其对热塑性弹性体的补强作用明显;随着纳米SiO2的填充量的增加(≥3phr)时,SiO2趋向于分散在NR相中,共混方法对SiO2的分散影响不大。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聚丙烯 热塑性弹性体 纳米二氧化硅 共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咪鲜胺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采用丙酮震荡提取样品,在水解衍生的步骤中创造性地使用试管加入吡啶盐酸盐,于220℃的烘箱里水解1.5 h,经过处理后使用气相色谱EC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500 ng,相关系数为0.999 9;对香蕉、绿橙、花牛苹果、青苹果、猕猴桃、砀山梨6种空白基质分别进行了0.01、0.10、1.00mg/kg 3个水平加标,其回收率为81.0%~106.4%,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3%~5.7%;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并且烘箱水解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效率。说明该方法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清洁、成本低的特点,可满足大批量水果样品中咪鲜胺残留量的分析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降香黄檀区系组成与群落特征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降香黄檀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海南特有种,是制造高档家具和精美工艺品的上好材料及名贵药材。通过对海南降香黄檀自然分布区实地调查,发现降香黄檀群落包括维管束植物43科68属71种;优势科不明显,单种科和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热带成分为主;野生群落分布于石灰岩生境和花岗岩生境两种生境类型;对土壤肥力和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幅度;其野生资源过度采伐,生境遭到严重破坏。按IUCN濒危等级标准评估,处于"极危濒危"状态。针对降香黄檀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科学的保育策略。研究结果为该物种的引种驯化提供基础依据,也为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降香黄檀 海南特有种 植物区系特征 极度濒危 生境丧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掌佛焰苞中花色素与颜色形成的关系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切片观察法、显色法和比色法对佛焰苞中花色素的分布情况、组分及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红掌佛焰苞中主要含有类黄酮(包括花青素苷、黄酮和黄酮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3类色素。大部分品种中类黄酮主要分布于上下表皮细胞中,‘萨维尔’等少数品种的栅栏组织中也有类黄酮分布;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则分布在栅栏组织中。各色系均含有类黄酮,红色系比其它色系含有更多的花青素苷,绿色系则含有叶绿素;参试品种中只有棕红色品种‘热带之夜’含有少量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苷和叶绿素是佛焰苞显色的主要因素,总体上总花青素苷和叶绿素含量与颜色明度L*呈负相关,而与彩度C*呈正相关,即随着总花青素苷含量的增加,红色和粉红色佛焰苞的红色色调加强,叶绿素含量增加可使绿色和白色佛焰苞的绿色和黄色色调加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OC4的2个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及其引起的香蕉苗活性氧迸发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香蕉枯萎病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分别利用硫酸钛法和羟胺氧化法测定了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侵染香蕉苗根部后H2O2及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变化;同时,借助GenBank中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5176菌株基因组信息,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了FOC4的2个过氧化氢酶基因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外源H2O2和普通巴西蕉苗诱导下的不同阶段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FOC4的侵染能引起香蕉苗根部H2O2及超氧阴离子的含量增加,香蕉苗根部存在活性氧迸发;2个过氧化氢酶中,一个为孢子特异的过氧化氢酶,另一个为细胞质特异的过氧化氢酶;在香蕉苗及外源H2O2诱导下,2个过氧化氢酶表达均有上调,其中Foc4CatalaseA可能是消除强氧化胁迫环境起主要作用的过氧化氢酶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对低温胁迫下木薯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以华南8号木薯为试验材料,将生长一致的木薯幼苗用0、10、20、30、40、50 mmol/L等6个梯度的Ca2+进行处理后,对其进行4℃低温胁迫,测定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20 mmol/L外源Ca2+的作用下,木薯的各项抗寒生理指标较优,膜伤害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丙二醛)含量降低,而保护酶SOD(超氧化物酶)和POD(过氧化物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幼苗抗寒性提升效果较明显。Ca2+浓度过高反而产生"毒害"作用,不利于其抗寒性增强。
关键词: 木薯 低温胁迫 钙 抗性生理指标 MDA 电导率 可溶性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Linamar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亚麻仁苷酶(Linamarase)是存在于木薯、巴豆等作物中的降解生氰葡萄糖苷Linamarin(亚麻仁苷)的酶,在结构上与芥子酶有很大的相似性,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揭示生氰葡萄糖苷酶和芥子酶之间的关系以及芥子酶的起源问题。通过真核表达的方法,克隆了木薯Linamarase基因,构建酵母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诱导表达和亲和纯化,获得纯化的Linamarase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集中在71 kD左右。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在37℃左右,最适pH约为5。以pNPG为底物时,Km为1.70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8.36μmol/(min.mg)。
关键词: 木薯 亚麻仁苷酶 生氰葡萄糖苷 重组蛋白 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橡胶树不同割制的割面规划
《热带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结合海南橡胶龙江分公司割胶生产实践,从常规割胶、新制度割胶、阴阳刀割胶和气刺割胶等几方面来阐述不同割胶制度的割面规划及其要点与注意事项,以期对目前天然橡胶生产,尤其是民营胶园割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