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薰衣草CBF途径相关耐寒基因挖掘与调控网络分析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的耐冷机制,使用转录组学方法对薰衣草响应冷处理的分子调控网络进行挖掘分析。CBF转录因子和其靶基因COR形成的CBF-COR调控网络在增强植物耐冷胁迫中作用显著。本研究中共发现7个CBF基因(LaCBF)和11个COR基因(LaCOR)在冷处理下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同时在CBF信号调控通路中发现4个上游基因LaICE1、LaCAMTA3、LaEBF1、LaCCA1对冷胁迫有响应,认为这些基因共同形成的冷信号调控网络在薰衣草抵御低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薰衣草 低温胁迫 转录组学分析 CBF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瘤黑粉病抗性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引进和利用玉米瘤黑粉病抗性资源,2018—2020年连续3年对35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瘤黑粉病抗性鉴定与评价,并利用F2群体对9份高抗材料进行了玉米瘤黑粉病抗性遗传分析、测验证明了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分离比例及适合性。结果表明,筛选到抗病材料18份,其中:高抗玉米瘤黑粉病材料9份,占鉴定材料的25.7%;抗病材料5份,占鉴定材料的14.3%;中抗材料4份,占鉴定材料的11.4%。筛选到感病材料17份,占鉴定材料的48.6%。自交系Z16HEB-397、Z16HEB-401、Z16HEB-407、Z17HEB-5和Z17HEB-8对玉蜀黍黑粉菌的抗性可能受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玉米瘤黑粉病 抗性评价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株繁殖种植密度对柳蒿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柳蒿饲用分株繁殖的最佳种植密度,提高其产量,试验将2019年5月24日采集的野生柳蒿分株种植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试验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置8.3万株/hm~2(行株距为30 cm×40 cm)、11.1万株/hm~2(行株距为30 cm×30 cm)、16.7万株/hm~2(行株距为20 cm×30 cm)、25.0万株/hm~2(行株距为20 cm×20 cm)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穴播,每穴2株,小区面积为15 m~2(3 m×5 m)。移栽后浇透水,后期根据降雨干旱情况浇水,保证生长良好,不施肥。于2021年6月25日测定株高、每平方米株数、单株叶片数、茎粗、叶长、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各项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平方米株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株高、茎粗、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平方米株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草产量、叶宽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鲜草产量、茎粗与种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干草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5 898.55-232.95X7+5.12X■(Y表示干草产量,X7表示种植密度)。说明种植密度对柳蒿分株繁殖产量影响明显,当种植密度为8.3万株/hm~2时干草产量最高,为4 353.33 kg/hm~2。建议柳蒿饲用分株繁殖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3万株/hm~2。

关键词: 柳蒿 分株繁殖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果番茄新品种"珍贵"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珍贵"是以品质性状优良的自交系FS-90-51为母本,以产量高、长势旺盛的自交系FS-89-5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保护地鲜食番茄新品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果实高圆或扁圆形,成熟果色粉红,有青肩,单果质量130 g左右,番茄味道浓郁,被称为"嘎啦番茄""水果番茄".适宜黑龙江地区早春抢早、秋延后茬口塑料大棚种植.2019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番茄 新品种 珍贵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穗醋栗品种奥依宾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生长发育表现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了研究黑穗醋栗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试验以黑穗醋栗品种奥依宾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在4个试验地点的植株生长情况、果实品质、抗逆性和物候期。结果表明:4个试验地点的奥依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山市镇的株高和3年生单丛产量最高,分别为94.3 cm和1.25 kg;石头河子镇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5%。4个试验地点中最适宜种植黑穗醋栗的是山市镇,海林镇、石头河子镇和温春镇次之。

关键词: 黑穗醋栗 植株生长 果实品质 黑龙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业的人工智能发展分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全球粮食短缺呈现持续加重的趋势.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农业"应运而生.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数字技术的典型应用,在激活农业高效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数字农业的发展历程,聚焦于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和应用,进而系统地描绘基于农业相关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并对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业 人工智能 发展现状 问题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犬口腔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1例

中国工作犬业 2023

摘要:犬口腔肿瘤主要包括恶性黑色素瘤、纤维肉瘤、鳞状细胞癌、齿龈瘤,而纤维肉瘤在临床上发病少,主要发生在大型犬中,一般发病年龄在8岁左右,有一定的性别趋向多发于雄性犬。纤维肉瘤源于口腔颌面部成纤维细胞的肿瘤,多发生于犬齿和裂齿之间的硬腭、上颌弓,肿瘤生长速度慢,但是最终会侵害黏膜导致黏膜溃疡引起继发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微生物资源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技术 2023

摘要: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资源,富含丰富的养分和水分,还蕴含庞大的微生物群体,分解土壤中的多种营养物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辅助生态系统.该文介绍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与观察利用概况,分析了其在提高化肥利用率、保障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中发挥的作用,介绍了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态保护剂等土壤微生物资源的应用途径,以期在确保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资源 农业生产 作用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应用与建议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

摘要:在黑龙江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继续扩大农业发展优势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分析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和黑龙江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从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规模化经营、推行农业标准化3个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机械化 作用 发展 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微气候模拟与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现代的温室是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其中土壤、作物和微气候三个子系统间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现象时常发生.农业数学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和预测温室内微气候和植物生长的变化,从而推荐最优化的生产管理策略.本文对国内外温室气候模型和温室作物生长模型进行了综述,温室气候动态模型可以预测关键气候因子,分为机械模型和黑箱模型.机械模型基于物理方程构建,它描述了基于过程的知识模拟的系统;黑箱模型属于经验模型,更多地用于温室系统控制、优化和设计的应用.作物生长模型是基于科学原理和数学关系的一种定量化工具,可以评估温室内土壤、微气候、水分和管理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预测作物生长状况.作物生长模型主要包括两类:描述性模型和解释性模型.温室作物模型是基于露地作物建立的最早的作物生长模型,并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对原来各功能模块进行修正、扩展和升级而来.功能-结构植物模型(functional–structural plant modeling,FSPM)是基于植物建筑学并结合气候和作物模块而形成,可以模拟单个植物的生长、形态以及它们与其生长环境的相互作用.最后指出未来趋势是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结合FSP模型,利用云数据储存计算分析.

关键词: 微气候模型 温室作物模型 预测 植物生长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