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排前有腔卵泡数对青年和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和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优化供体牛筛选标准,本实验选取68头青年黑毛和牛为供体,超排处理前使用B超检查两侧卵巢上直径为3~5 mm的有腔卵泡数,以卵泡总数10和20为临界值将其分为3组,Ⅰ、Ⅱ、Ⅲ组有腔卵泡数分别为<10、10~19、≥20个,以CIDR+FSH+PG法进行超排处理后人工授精,比较不同组间胚胎生产效率。结果表明:Ⅲ组黄体数(15.44)、回收胚胎数(13.13)及可用胚胎数(9.56)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Ⅱ组黄体数、回收胚胎数及可用胚胎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即随着供体牛超排前有腔卵泡数增多,回收胚胎数及可用胚胎数随之增多;Ⅲ组胚胎可用率显著低于Ⅰ组,退化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综上,有腔卵泡数对和牛胚胎生产效率有影响,可以作为供体牛筛选标准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采后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麻江蓝莓采后贮藏病果为试材,采用形态学、rDNA-ITS序列对比的方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进行鉴定,并通过离体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蓝莓主要致病菌的室内毒力,以期为麻江蓝莓采后病害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菌菌株种类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青霉(Penicillium)、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occuli)、香灰菌(Xylaria sp.)、木霉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粪壳菌纲藻(Sordariomycetes sp.),其中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青霉(Penicillium)、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occuli)为主要致病菌。通过对青霉(Penicillium)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余种杀菌剂中以咪鲜胺对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菌主要致病菌蓝莓采后腐烂病原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EC_(50)值分别为0.007 9μg·mL~(-1),推荐作为蓝莓田间防控的有效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铁肥和施肥方式对蓝莓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19
摘要:为解决生产中蓝莓的缺铁黄化问题,通过叶面施用硫酸亚铁、柠檬酸与硫酸亚铁混合液、螯合铁(EDTA-Fe)和土壤施用硫酸亚铁处理对两个蓝莓品种(‘蓝丰’‘蓝金’)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进行施肥前后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中,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增长量均表现为叶面施用EDTA-Fe或叶面施用柠檬酸与硫酸亚铁混合液>叶面施用硫酸亚铁>土壤施用硫酸亚铁>CK。叶绿素a无明显规律。施用铁肥对提高蓝莓叶片叶绿素b含量效果最好。叶面施肥效果比土壤施肥效果好,且叶面施用EDTA-Fe使蓝莓叶片内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最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果园桃新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19
摘要:为了比较桃新品种在天津盐碱土壤上的果实品质差异,试验以3个晚熟桃新品种(‘国庆桃王’‘巨红冠’‘巨黄金’)为试材,测定了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单果重、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等指标,并进行了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巨红冠’的单果重(414.50 g)、可溶性固形物(14.56%)、可溶性糖含量(8.12%),糖酸比(47.76),维生素C含量(8.12 mg/100 g)均最高,而‘巨黄金’均最低,但其果形指数(1.00)、含水量(87.21%)、果实硬度(1463.33 g/cm2)和可滴定酸含量(0.19%)均最高。综合分析显示,果实品质为‘巨红冠’>‘国庆桃王’>‘巨黄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冷链运输月柿冷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恭城月柿采后全程冷链保鲜体系下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采后恭城月柿进行1-MCP处理,并对照未处理的果实,随后转入全程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研究不同流通环节期间柿果的色差(L和C)、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抗坏血酸(VC)、可溶性单宁、总酚含量、果肉硬度、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活性保鲜品质的变化,并将处理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在全程冷链物流保鲜体系下,A和B两处理组的贮藏期分别为49,63 d;与常温物流相比,贮藏期分别延长了27 d和41 d;A处理组柿果品质改变节点为贮藏期21~42 d;呼吸强度、抗氧化物质和软化酶活性变化拐点分别为34,21,21 d,并于49d时丧失基本流通性能;1-MCP处理组柿果的品质改变节点发生在贮藏期49~56 d内;对总酚和PE影响呈极显著(P<0.01);与A处理组相比,B处理组的L值、C值、TA含量、呼吸强度、Vc含量、单宁含量、总酚含量、穿刺和PE酶活性分别高出1.19,1.60,40.93,0.90,1.33,2.05,3.12,4.3,0.55倍,但对TSS含量和呼吸强度峰值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全程冷链保鲜体系可维持柿果的感官价值,减缓营养物质的流失,推迟呼吸高峰期,降低抗氧化物质的转化及软化相关酶活性,其中以1-MCP处理最佳,是恭城月柿的最佳采后贮运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涩方法对三种成熟度磨盘柿货架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真空包装脱涩和干冰脱涩方法对不同成熟度磨盘柿的脱涩效果和货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北京房山3种成熟度(7成、8成、9成)磨盘柿为实验材料,在常温下采用真空脱涩和干冰脱涩等2种方法进行柿果脱涩,研究不同脱涩方法对3种磨盘柿可溶性单宁的影响和脱涩后货架期间果实营养品质、呼吸强度、硬度、色泽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真空包装脱涩处理7成、8成、9成熟柿果的脱涩时间分别为144,72,60h,而干冰处理7成、8成、9成熟柿果的脱涩时间分别为48,24,24h。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硬度、脱涩时间逐渐降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7成熟柿果的挥发性成分变化速率较8成、9成熟柿果变化快。另外,3种柿果脱涩前Vc含量均高于脱涩后,干冰脱涩时间较真空脱涩时间快,且有效延缓了脱涩后果实硬度的降低。8成熟柿果果实色泽鲜艳,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货架期变化较小。结论干冰脱涩8成熟柿果常温货架品质较优。
关键词: 磨盘柿 脱涩 成熟度 货架期 果实品质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地区日光温室耐低温黄瓜品种筛选
《天津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京津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耐低温黄瓜品种,根据温室特性选择4个黄瓜品种,分别为津优35、津冬育和、博耐30、东美405,并在秋冬茬日光温室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博耐30始收期较其他3个品种提前5~8 d,且秋冬总产量显著高于东美405和津冬育和;津优35与其他3个品种的秋冬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在低温寒冷的1月份采收量显著高于博耐30和津冬育和,说明其低温抗性较强。因此,4个品种中博耐30和津优35可作为京津地区日光温室秋冬季节适宜种植的黄瓜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照结合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60)Co-γ辐照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蓝莓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0±0.5℃条件下6种处理(1.5 kGy辐照处理记为A、2.5 kGy辐照处理记为B、1.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C、2.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D、1μL·L-11-MCP处理记为E,不进行任何处理记为F)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F)比较,4种处理(A、C、D、E)均能够抑制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和风味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的生理代谢,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和酶活性,而2.5 k Gy辐照处理(B)降低了果实的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加快了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上升。其中,在贮藏80 d时,A、B、C、D、E、F组蓝莓的腐烂率分别为24.94%、38.36%、13.87%、30.78%、22.96%和48.38%。因此,1.5 k Gy~(60)Co-γ辐照结合1μL·L-11-MCP处理蓝莓对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e_3O_4-COOH纳米材料的表征及富集能力检测
《天津科技 》 2019
摘要:通过合成Fe_3O_4-COOH纳米材料提高MALDI-TOFMS对大肠杆菌菌株水平的鉴别,并利用Fe_3O_4-COOH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K-12和大肠杆菌DSM 30083T裂解液中的菌体蛋白进行富集,不仅可提升MALDI-TOF MS检测的分辨率和灵敏性,而且可以增加大肠杆菌菌株水平的指纹峰,大肠杆菌K-12有4个匹配的指纹峰,而大肠杆菌DSM 30083T获得8个指纹峰,从而提高了MALDI-TOF MS对大肠杆菌菌株水平鉴别效果。
关键词: 富集 细菌 MALDI-TOF MS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