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育种排种盘型孔参数仿真优化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小区育种技术对品种适应性的要求,从黑龙江地区大豆种子的物理参数统计出发,分析大豆种子充种过程,确定排种盘型孔直径、型孔深度、型孔倒角长度与大豆种子均径的比值关系.为了得到排种盘型孔的最佳尺寸参数,利用EDEM软件,仿真不同型孔尺寸的排种盘的排种情况,以排种盘的型孔直径比、型孔深度比、型孔倒角比为试验因素,以单粒率、多粒率、空粒率为试验指标,设计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对单粒率,型孔直径比影响为极显著(P<0.01),型孔深度比和型孔倒角比影响为显著(P<0.05);对多粒率,型孔直径比和型孔深度比影响为极显著(P<0.01);对空粒率,型孔直径比和型孔深度比影响为极显著(P<0.01),型孔倒角比对多粒率、空粒率均无影响(P>0.05).当型孔倒角比为0.14时,型孔直径比在1.73~1.91范围内,型孔深度比在0.76~1.25范围内时,可获得合格指数大于90%,重播指数小于5%,漏播指数小于5%.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制作行星齿轮式转位型孔排种盘,与非优化参数下制作的排种盘进行对比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星齿轮式转位型孔排种盘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试验的准确性,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其具有最佳的作业性能,满足了品种适应性的要求.该研究可为小区育种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试验 大豆小区育种 窝眼轮型孔 EDEM仿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纤维对不同妊娠阶段松辽母猪养分消化率影响研究
《中国饲料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松辽黑猪为研究对象,以妊娠前中后三个时期为研究重点,以苜蓿草粉为纤维来源,通过饲喂高纤维含量的日粮,研究日粮纤维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采食高纤维日粮母猪的常规繁殖生产成绩、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养分消化率以及血清繁殖激素分泌水平,为日粮纤维在松辽母猪生产上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试验基础日粮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胎次、配种时间、体重、背膘厚度基本一致的松辽母猪10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组日粮纤维水平7.2%,对照组日粮纤维水平3.8%,其他成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基本一致。试验期为150 d。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前期采食日粮纤维的母猪,粗蛋白质、粗脂肪、干物质以及粗纤维的消化率均降低,而对照组母猪与试验组母猪在各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较试验组分别高3.12%、2.36%、4.90%、1.36%。妊娠中期母猪在采食大量日粮纤维后,对照组的消化率与试验组消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干物质较试验组相比,分别高5.29%、2.49%、5.35%。妊娠后期采食高纤维日粮后,其粗蛋白质、粗脂肪、干物质、粗纤维的消化率明显低于妊娠前期和中期,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各个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别高出5.81%、1.91%、1.32%、3.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APS标记的甜瓜单果重相关性状QTL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甜瓜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挖掘SNP位点并开发CAPS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初步为甜瓜单果重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为甜瓜单果重相关基因挖掘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栽培甜瓜品系M4-130为母本,野生甜瓜品系X207为父本,构建F2:3群体材料。对甜瓜果实单果重、果实长宽、果肉厚度、果形指数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亲本材料进行20×深度重测序,利用BWA、SAMTools、VCFTools等软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挖掘双亲SNP位点,利用SNP2CAPS软件结合甜瓜基因组上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开发CAPS标记,建立遗传连锁图谱。最后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甜瓜果实单果重、果实长宽、果肉厚度、果形指数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QTL分析。【结果】单果重与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及果肉厚度呈显著相关。开发得到可利用CAPS标记185个,构建一张包含12个连锁群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总长度为1 600.45 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8.65 cM。定位发现与单果重相关QTL位点7个(FW3.1、FW4.1、FW5.1、FW6.1、FW8.1、FW8.2、FW11.1),与果实长度相关QTL位点7个(FL2.1、FL3.1、FL4.1、FL5.1、FL6.1、FL8.1、FL11.1),与果实宽度相关QTL位点5个(FWID3.1、FWID4.1、FWID8.1、FWID10.1、FWID11.1),与果肉厚度相关QTL位点2个(FT6.1、FT11.1),与果形指数相关QTL位点1个(FS2.1),与可溶性固形含量相关QTL位点2个(SS6.1、SS12.1)。【结论】获得了24个QTL位点。确定了一个主效QTL位点FW8.1,贡献率高达25.8774%,LOD值为16.8746。发现单果重与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及果肉厚度密切相关,定位区间相同或相邻,紧密集中在3、4、5、6、8、11染色体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仁多糖奶片的研制
《食品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全脂奶粉、薏苡仁多糖和复合甜味剂(赤藓糖醇、木糖醇)为原料,并以感官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试验对薏苡仁多糖奶片配方设计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 V 8.0.6.1软件确定薏苡仁多糖奶片的最佳配方:全脂奶粉为85%,薏苡仁多糖为10.8%,复合甜味剂(赤藓糖醇和木糖醇等量混匀)为9.6%.制备的薏苡仁多糖奶片具有较高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该产品的研制可丰富食品市场,满足人们对奶片制品多样化和营养保健作用的需求,进而为国家推行全民健康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验材料,鸡粪和稻草为发酵原料,采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技术研究CO_2加富对生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行CO_2施肥可维持温室内CO_2浓度725 mg·L~(-1)左右,提高冬季温室白天温度0.80℃,夜间温度0.38℃,显著提高生菜的株高、叶片数和SPAD,总产提高92.23%,并可提早7 d上市;与对照温室相比,显著增加了生菜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降低硝酸盐含量。因此,该项技术在寒地设施蔬菜生产中应用既可解决大量农业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又可解决温室CO_2亏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可产生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日光温室 生菜 CO_2施肥 产量和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白浆土是主要种稻土壤,在白浆土上开展秸秆还田试验研究,明确白浆土秸秆还田效果,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调控氮素为秸秆还田提出因地制宜的土壤、施肥等管理技术提供参考。该文以白浆土为供试土壤,比较研究不同肥力白浆土上连续秸秆还田及调控氮素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得出:高肥力土壤连续秸秆还田适合减氮,减氮10%连续3年水稻不减产,增产幅度为0.1%~6.94%,减氮20%以上产量降低,秸秆连续还田增加氮素水稻产量第1年与正常施肥比增产4.47%,第2年水稻产量比对照减产4.02%~31.86%,调氮降低幅度大;中、低肥力土壤秸秆还田水稻产量第1年比对照分别增加1.48%,4.52%,第2年调氮增产幅度会下降;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提高,在高肥力土壤上氮素过高使水稻前期分蘖量增多,水稻有效穗数降低,产量降低,减氮后可以避免土壤氮素过剩,水稻产量提高;中、低肥力土壤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水平,适当增加氮素可使水稻产量提高。
关键词: 土壤 氮素 水稻 秸秆还田 产量 氮肥调控 白浆土 不同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东部大豆疫霉生理小种及毒性结构时空动态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大豆疫霉生理小种和致病型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规律,连续4 a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发病较严重的4个代表性地块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叶碟诱捕法分离出其中的大豆疫霉,将确认为大豆疫霉的菌株利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鉴定其生理小种和致病型,对于科学使用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497株大豆疫霉属于135种致病型,包含29个生理小种,1株IRT和105个新致病型,其中16,18,22,28,35号生理小种为中国首次报道,而4,33,38,39,43,48,49号生理小种未分离到.13号小种分离频率最高,为3.2%,1号小种分离频率仅为2.4%.结果显示,黑龙江东部大豆疫霉群体致病力偏弱,对8个Rps基因致病频率为27.8%~53.1%,其中对Rps1k、Rps3a、Rps1c和Rps6基因的致病频率低于35%,对Rps7基因的致病频率为53.1%,说明在黑龙江东部种植含有Rps1k、Rps3a、Rps1c和Rps6基因的大豆品种较安全,种植含Rps7基因的大豆品种较危险.随时间推移黑龙江东部大豆疫霉生理小种和致病型分化迅速,致病型变得复杂多样,对绝大多数Rps基因致病频率增加,单株毒性和群体致病力均增强;生理小种和新致病型在试验田与生产田间数量差异不大,但种类差别较大,试验田单株毒性和群体致病力更强.
关键词: 大豆疫霉 生理小种 毒性结构 时空动态 黑龙江东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种植区不同玉米品种胚乳淀粉粒发育对比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先玉335和郑单958为试材,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淀粉粒发育与灌浆过程和籽粒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授粉后30 d内,二者淀粉含量无较大差异,淀粉粒的发育从数量、形状和排布上均有差异;但在40、50 d时,先玉335淀粉粒大小较均匀,排列紧密,淀粉含量高于郑单958,而郑单958淀粉粒则大小不一,排列较疏松;到60 d时,先玉335淀粉含量增幅很小,但郑单958增幅较大;淀粉粒发育动态与灌浆速率和籽粒中淀粉含量发生趋势大体一致.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玉米 胚乳细胞 淀粉粒 发育 品种 对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