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去盲肠鸡和正常鸡测定的饲料氨基酸消化率可加性比较
《畜牧兽医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去盲肠鸡和正常鸡按Sibbald的“TME”方法分别测定了皮大麦、蒸煮血粉、发酵血粉、水解复合蛋白、热喷胶原蛋白、国产鱼粉及其配合饲料J1和J2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和真消化率(TAAD)。并对两种试鸡所测上述饲料原料氨基酸的消化率及其可加性作比较。结果表明:(1)6种饲料原料的某些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去盲肠鸡和正常鸡测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去盲肠鸡内源氨基酸排出量显著高于正常鸡(P<0.05)。(3)在以非常规蛋白质为主要补充蛋白质源时,以去盲肠鸡测得的真可消化氨基酸具有最好的可加性。说明测定鸡饲料氨基酸消化率以去盲肠鸡为试验动物较好
关键词: 氨基酸消化率,可加性,去盲肠鸡,正常鸡,内源氨基酸


离子注入甜菊种子生物效应的研究 Ⅱ.甜菊糖甙成分及其产量分析
《中国糖料 》 1998
摘要:用氮离子、碳离子不同能量、剂量组合注入4个甜菊品种的干种子,经田间栽培、收获时测定产量及糖甙含量变化,结果如下:1)同一品种(济宁种)不同处理,糖甙产量差异均达显著平准。其中以75keV、5×1014/cm2氮离子注入组合最佳,公顷产干叶、总甙、St甙、RA甙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5%、5%、3%及14%。2)能量、剂量及离子作用比较,能量作用以60keV可促进干叶产量提高;75keV可促进糖甙产量的提高。剂量作用没有一定规律。初步看出5×1014对干叶产量及糖甙产量有促进作用。离子作用看出,氮离子可促进干叶产量提高,碳离子可促进糖甙产量的提高。3)4个参试品种比,以纯品种表现趋势较一致,杂交种变异大,如日原×丰2品种75keV×1014碳离子注入组,干叶产量、总甙、St甙、RA甙及RC甙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3%、42%、39%、28%及43%,是个很有希望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甜菊,离子注入,产量


遗传同质性在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中的作用初探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遗传同质性在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中的作用初探*孙国昌杜新法柴荣耀孙漱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APreliminaryStudyontheEfectofGeneticHomogeneityonRiceVarietyResis...
关键词: 水稻;遗传同质性;抗瘟性;抗性丧失


砧木对猕猴桃生长结果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1998
摘要:砧木对猕猴桃生长结果的影响蒋桂华谢鸣陈学选赵安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RootstockefectsongrowthandfruitinginkiwifruitJiangGuihua,XieMing,ChenXuexuan,Z...
关键词: 猕猴桃;砧木;生长结果;碳水化合物


红麻新品种浙红3号的特征特性与主要栽培技术
《种子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浙红3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红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优,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麻纺、造纸兼优的红麻新品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推广与高中等农业教育改革
《农业技术经济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分析了80年代以来的农村改革与农村推广面临的新需求和现行农村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院校改革的方向。文章指出:农业院校应压缩或取消象植保、土肥一类的专业,而将其内容并入农学类专业的各个作物性学科中去。同时,应加强园艺、畜牧、经营管理、农业执法、动植物检疫、农产品销售、加工等方面的专业


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对猪的营养价值评定
《养猪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用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对猪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试验所用高赖氨酸玉米的粗蛋白质、赖氨酸、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8.7%、0.35%、7.21%,普通玉米分别为9.4%、0.27%、9.03%。以高赖氨酸玉米代替饲粮中普通玉米,全期饲养137天,喂高赖氨酸玉米饲粮的猪比喂普通玉米饲粮的猪体重高4.55千克,日增重提高6.9%。其中育肥后期阶段饲养46天,喂高赖氨酸玉米组平均净增重和日增重为29.6千克和644克,而喂普通玉米组为26.0千克和566克,高赖氨酸玉米组比普通玉米组提高13.8%,差异显著(P<0.05)。经屠宰测定,高赖氨酸玉米组瘦肉率为55.4%,比普通玉米组提高2.6个百分点;背膘厚度,高赖氨酸玉米组比普通玉米组降低1.06厘米,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高赖氨酸玉米,普通玉米,营养价值评定,猪


实现浙江省粮食和食物安全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农业技术经济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食物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经过食物消费目标的多方案比较,提出了21世纪初期浙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特别是动物性食物“三三制”结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思路、途径和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