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培肥措施对水毁耕地修复作用
《大豆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年松嫩流域洪涝灾害致使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受到洪水冲刷、淤积和长期侵蚀,原本为中低产田的风沙土产量进一步降低。在遭受不同程度洪水侵蚀的风沙土上进行定点定位研究,以探明风沙土水毁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库容的动态变化规律。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遭受洪涝灾害的耕地按照淹水后土体平均含水量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在淹水地块进行了3年大豆培肥定位试验。探明了有机肥料的施入可以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可溶性盐含量,同时培肥地力能够改善大豆产量和品质。提出了风沙土水毁耕地以秸秆有机和鸡粪有机肥为主的培肥措施,建立了风沙土水毁耕地良性施肥体系。


大豆内源基因调控与籽粒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
《大豆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亚油酸主要的合成途径是在大豆内源基因fad2调控下由油酸生成亚油酸。与此同时,在内源基因fad3作用下,亚油酸又部分转化成为亚麻酸。采用7个国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栽培品种,对大豆籽粒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样本进行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过程是一个连锁反应,单独一个基因的表达不但影响与其相关的代谢途径,而且连带影响其他脂肪酸成分的积累。fad3的高量表达,促进不饱和脂肪酸积累总量的增加。籽粒发育后期,油酸含量下降,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稳步上升。当fad2表达受抑制时,亚油酸含量也较低。


果树常用的嫁接技术与高接栽培在生产上的应用
《农业科技通讯 》 2008
摘要:果树嫁接是保持果树品种的优越性,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果树品质、增加效益。我国北方冬季严寒,极端温度低,且持续时间长,栽培品种越冬后常出现不同程度冻害,轻者减产,重者整株死亡。因此,高接栽培是提高某些果树品种抗寒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寒地发展果树生产的重要途径。


哈尔滨地区黑线姬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测定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2008 CSTPCD
摘要:目的测定黑线姬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敏感性,为检验该鼠的抗药性提供参数。方法实验室做单个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7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5%的溴敌隆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黑线姬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线y=3.54+2.90x,LFP50和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3.18(2.44~4.14)d和20.12(8.42~48.06)d。结论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哈尔滨地区黑线姬鼠摄食浓度为0.0005%溴敌隆毒饵21 d存活即为抗性鼠。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为基本素材,主要介绍了农业科研的特点、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学术委员会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内容,进而浅谈了进一步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石子水培法生产技术
《中国马铃薯 》 2008
摘要: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早期采用纸筒育苗法,成苗后移栽田间,后来应用基质法,基质用沙、土、草炭土、炉渣或蛭石等按比例混合,现在在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又兴起气雾栽培法,营养液以气雾形式定时供给,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黑龙江省芸豆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
《中国种业 》 2008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芸豆的主要产区之一,黑龙江省芸豆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生态优势、品种资源优势。近年来,黑龙江省芸豆种植面积和出口量逐渐增加,芸豆出口创汇已成为黑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芸豆生产方面缺乏科学引导,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栽培技术滞后,这些问题急需解决。因此,建立芸豆产业化发展体系,走产业化道路势在必行,这对黑龙江省芸豆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