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主要气象因子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联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

摘要:试验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要气象因子与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关联分析表明:出苗~花期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和地面平均温度是与大豆生长发育关联度较为密切的气象因子;出苗~花期的日照时数、活动积温和日较差是与大豆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气象因子。

关键词: 关联分析 气象因子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RT-PCR分子检测技术快速检测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植物保护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CLV)的外壳蛋白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带毒植物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优化,扩增得到长300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GCLV相应区域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8%。并对其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验证,从而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GCL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关键词: 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病毒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冷玉米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杂粮作物 2008

摘要:北方早熟春玉米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早春低温冷害是该区域所特有的生态气候条件,是限制本区域玉米产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将恒温光照培养箱设定为20、11、7℃三种温度梯度,以出苗率和出苗指数为鉴定指标,对60份稳定系逐级鉴定筛选,鉴定出7℃低温条件下耐低温种质2001-F32、FR1454、HR295、LINE KIN060、KN3,为耐冷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保障。

关键词: 玉米 耐冷 低温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亚系列亚麻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麻业科学 2008

摘要:黑亚系列亚麻品种的选育及应用,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亚麻的生产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黑亚系列亚麻品种的选育进程,优异亚麻品种的主要特点以及推广应用情况,并对如何做好未来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黑亚系列 亚麻 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同化物及内源激素代谢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育后期根系内同化物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ODM调节剂明显提高了大豆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的输出量,氯化胆碱和DTA-6调节剂表现不明显。喷药后5~30 d,氯化胆碱有效地降低了根系中ABA含量,SODM和DTA-6调节剂有效地提高了大豆根系内CTK和GA含量,而对IAA含量的促进并不明显。至喷药后20~30 d,SODM和DTA-6调节剂处理的根系ABA含量才有所降低。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根系 同化物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08

摘要:文章围绕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就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和调整优化农村布局,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纯化的重组PEDV N蛋白为抗原免疫7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7株稳定分泌抗重组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9C1、7H8、3C10、6C4、10G9、2C10和4B3。7株杂交瘤细胞诱导小鼠产生的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3 200、1∶3 200、1∶6 400、1∶12 800、1∶25 600、1∶64 00和1∶12 800。9C1、7H8、3C10、6C4、10G9和2C10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M,轻链均为κ链;4B3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G2a,轻链为κ链。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这7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天然的PEDV N蛋白发生反应。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N蛋白 单克隆抗体

龙麦20小麦品种中7+8~*亚基和17+18亚基近等基因系间的品质差异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17+18和7+8*间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生化标记和选择性回交(5次)的方法将拥有超量表达的Bx7亚基的加拿大超强筋小麦品种Glenlea的7+8*亚基转移到了小麦品种龙麦20亚基组成为1,17+18,5+10的近等基因系(NILs)中,获得了龙麦20的17+18亚基和7+8*亚基的近等基因系。2005年这对近等基因系被种植在黑龙江农业科学院育种研究所的试验地里,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取组,6次重复。【结果】品质分析结果表明,7+8*亚基类型的龙麦20与17+18亚基龙麦20类型相比,面粉蛋白质含量提高5%(P=0.012)、干面筋含量增加4%(P=0.018)、湿面筋/干面筋降低2%(P=0.043)、沉降值提高10%(P=0.013)、形成时间提高13%(P=0.258)、稳定时间提高256%(P=0.029)、断裂时间提高86%(P=0.020)、软化度降低35%(P=0.007)。【结论】7+8*亚基对面筋强度有较大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7+8*亚基 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灰斑病种质资源的SI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摘要:目前,利用分子技术对大豆灰斑病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对大豆灰斑病种质资源特异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实验利用目前比较稳定可信的SSR技术(选择已整合到大豆遗传图谱上的具有代表性的SSR引物),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有代表性的48份种质资源进行分析,根据SSR得到的结果,利用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Ge-neticAnalysis-2.0进行了遗传相似性和特异性分析,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特异性指数的重要性,为今后能更好的利用种质资源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种质资源 遗传相似性 特异性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粳稻蛋白质含量在DH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应用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PC)不同的10个亲本,采用F1花药培养技术构建了寒地水稻6个组合的DH(Doubled Haploid,DH)群体。应用Choo和Reibergs提出的模型及公式,分析了这6个DH群体PC的分布、测算了遗传力、超亲率,检测了PC的基因对数及基因互作方式。结果表明,PC的遗传变异分为两大类型:5个组合PC的遗传是属于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无主效基因互作;1个组合(松9798/龙花96-1530)PC的遗传属于多个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存在主效基因间的互作,为互补作用,为PC的另一种遗传模式,且是产生PC超亲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PC在DH群体的遗传力为0.77,PC的超低亲率较低,控制PC的基因对数为3.2 ̄6.5对,平均4.8对。

关键词: 寒地 粳稻 PC DH群体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