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畦式免耕抛秧栽培的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1 999年早、晚造对大、中、小畦免耕抛秧栽培进行了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 ,畦式免耕抛秧每 667m2 产量 40 8~ 5 49kg ,小畦处理产量较高 ,中畦处理次之 ,大畦处理再次 ,早造产量差异不显著 ,晚造产量差异极显著。小畦处理获得高产的原因主要是 :分蘖出现早、够苗早、有效穗数多 ,够苗至幼穗分化期的长粗时间长、茎秆粗壮、叶面积指数占优势、干物质积累多 ,后期穗大粒多、生物产量和谷物产量均较高

关键词: 畦式 免耕 抛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黄素在岭南黄羽肉鸡中的应用

中国家禽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猪场繁殖成绩的消毒和疫苗注射计划

养猪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约化饲养瘦肉型商品猪饲养标准验证试验——Ⅰ生产性能

饲料博览 2002

摘要:为检验广东省农科院畜牧所于2000年提出的集约化饲养瘦肉型商品猪饲养标准的实用性和应用该标准配制饲粮能够达到的生产性能,选广东省4家典型集约化养猪场进行生产验证试验,试验共用400头犤杜×(长×大)犦三元杂交早期断奶仔猪,饲粮分3~8、8~20、20~50及50~90kg4个体重阶段,测定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结果表明,在以上4个体重阶段,采食量分别为196.5、723.3、1465.5和2329.0g/d;日增重分别为152.3、432.8、628.5、749.5g/d;料重比分别为1.28、1.68、2.33、3.12。试验全期采食量及日增重分别为1474.0和575.0g/d,料重比2.57,全期饲养天数145.3天,达上市体重约160日龄;除3~8kg体重阶段采食量及日增重偏低外,其它阶段生产性能良好。

关键词: 验证试验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及其抗衰老作用初探

食品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豆粉为原料,探讨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效果,并探讨了纯度10%的大豆异黄酮原粉对小鼠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0%乙醇、物料比1:5,60℃水浴提取大豆粉4h,可得纯度1.61%的大豆异黄酮粗提物,粗提物经水解与大孔树脂层析分离可获得纯度约为10%的大豆异黄酮原粉;大豆异黄酮原粉可显著降低衰老小鼠全血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显著提高皮肤羟脯氨酸含量。显示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提取 纯化 抗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对高血脂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试验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通过对黄血蚕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表明 ,黄血蚕制剂Ⅰ具有极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脂含量的效果 (P <0 .0 1 ) ,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且灌喂低剂量(3 8.75mg/mL)即可达到降血脂的效果 ,黄血蚕制剂Ⅰ可以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关键词: 家蚕 黄血蚕 血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广薯95-145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广薯 95 -1 45是以广薯 1 2 8为母本、广薯 88-70为父本杂交后 ,通过系谱鉴定、广东省甘薯区试和国家甘薯品种区试 (南方区 )鉴定而育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表现生势强、短蔓多分枝 ,并具有食用品质优、高抗薯瘟病和高抗蔓割病等特点 ,目前已在广东省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薯 广薯95-145 优质 抗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丰瘦肉型种猪选育与推广”通过技术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02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活性氧及膜质过氧化与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关系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感花生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种子受黄曲霉侵染前后活性氧和膜质过氧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曲霉侵染可诱导花生种子发生膜质过氧化反应,抗感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抗性品种·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等比感病品种提高的速度快,发生量较大。但活性氧清除酶的脂氧合酶活性、O2CAT和SOD活性变化不明显,使抗病品种膜质过氧发生较早且程度较高,表皮细胞发生及时性的过敏性反应坏死,抵御黄曲霉的穿透,达到抗黄曲霉侵染的目的。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 活性氧 脂氧合酶 膜质过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掌叶片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通过对红掌叶片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过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的外植体为 1cm2 左右的带主脉幼嫩叶切片 ;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 1 / 2MS +2 ,4-D 1mg/L +BA 4mg/L ,大量元素和B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大 ,2 ,4-D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子 ;最佳的分化培养基为MS +BA 8mg/L ,中间繁殖体增殖和成苗培养基分别为MS +BA 3mg/L和 1 / 2MS +NAA 0 .2mg/L +BA 2mg/L ,不必另行壮苗生根便能形成根叶俱全的小苗 ,移栽成活率达 96%以上。

关键词: 红掌 叶片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