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细胞质COXⅡ基因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大豆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关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线粒体上,通过参考大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COXⅡ)基因序列,合成保守基因引物,从供试材料中克隆到了COXⅡ基因,对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了一个有2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推测其可能与大豆细胞质不育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配子染色体及其在创制小麦族染色体易位系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山羊草属植物中的某些染色体,当其单体附加到小麦基因组时,能使带有该染色体的配子正常存活;而使无该染色体的配子发生染色体断裂,产生易位等染色体结构畸变。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创制易位系是将小麦近缘种属野生资源的优良性状转移给小麦的一个有效途径。介绍了杀配子染色体的类型、作用时期,并重点综述了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创制小麦族染色体易位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流行动态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通过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时间(季节)流行动态和空间流行动态的系统研究,绘制出时间流行曲线和空间流行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菌株在不同玉米品种上及不同菌株在相同玉米品种上的致病性和发展速度有差异,并随着调查时间的延后,病情指数有增加趋势,流行曲线经过升高—平稳的循环过程达到高峰值,8月下旬至9月初各个品种均达到发病高峰。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以中心传播方式进行传播,随着距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大,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病情指数均有降低趋势。不同发病时期每个距离调查点的不同方向病情指数存在差异,距菌源中心较远处,东向比西向发病重,而发病前期和发病中期南向比北向发病重,发病后期距菌源中心近处各个方向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野生浆果资源利用及建议
《农业科技通讯 》 2008
摘要:对黑龙江省野生浆果种类、分布、蕴藏量以及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前景及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