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苯酚降解微生物的分离及特性初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8

摘要:通过富集培养,筛选不同土壤样品中的苯酚降解菌,并比较各菌株的特性及降解苯酚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6株菌中,3株降解能力较强,分别为小球菌与假单胞菌。测定该3株菌的苯酚降解能力发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液pH下降,其中bf-6、bf-5菌株的降解能力相对较强,而bf-2菌株的降解能力弱些。

关键词: 苯酚 微生物降解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灰斑病发生趋势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对玉米灰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005~2007年调查的玉米品种中未发现对灰斑病免疫的品种;三个年度绝大多数品种的发病率都是100%,无年度差异;三年间病情指数大多数集中在10%~30%,属轻度发生,年度间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对无芒雀麦和苜蓿混播草地翌年头茬草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 2008

摘要: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对两种牧草混播后当年进行刈割处理,结果表明:随刈割频率增加,两种牧草翌年返青期的株高呈减小趋势,苜蓿头茬草总产呈逐渐降低趋势,无芒雀麦呈逐渐上升趋势。刈割频率增加能够抑制苜蓿翌年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无芒雀麦光合速率;在初花期刈割翌年苜蓿总产量达到最高,首次刈割时期推后,翌年无芒雀麦头茬产量和光合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呈增加趋势。

关键词: 刈割 混播 苜蓿 无芒雀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果树移栽成活率技术措施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摘要: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各种污染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人们食用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蔬菜。然而随着"三废"排放量的加大以及化学物质(化肥、农药、激素、农膜、除草剂等)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各种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的含量增加,尤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引进与筛选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丰富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和进一步明确从国外引进材料的各种主要性状在中国的表现,分早熟、晚熟、高淀粉3组,采用对比法对引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7份马铃薯品种(系)资源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有24份材料的熟期比早熟对照品种克新4号早,熟期与晚熟对照品种克新2号相当的材料有33份,其中田间高抗早疫病材料的有4份,淀粉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克新12号的材料有10份。对外引试验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详细的阐述,为以后针对不同用途利用这些材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资源 引进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稻作区水绵的危害及防除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大连池旅游观光农业建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

摘要:考察、分析五大连池的自然资源、社会情况及人文信息,阐述在风景名胜区建设旅游观光农业的重要性,结合国家及省、地区的相关方针政策综合开发建设五大连池的旅游观光农业。

关键词: 五大连池 旅游业 旅游观光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熟期大豆对航天诱变的反应

中国种业 2008

摘要:对大豆航天搭载后SP2分离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获得不同时期大豆对航天搭载的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搭载后大豆SP2存在着丰富的变异,说明SP2是大豆航天搭载后的重要的分离世代,航天搭载作为大豆育种的一种新的途径,在SP2进行系统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大豆 航天搭载 诱变 不同熟期 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

摘要:简要概述了黑龙江省气候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应这种变化的农业对策措施。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环境变化 作物生产 农业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