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中国农村科技 》 2003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果生产大国,但我国的水果出口量却很低,约占总产的1.1%,比世界平均水平(7.6%)要低得多,而且我国目前水果市场疲软,价格下跌,果农收入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果园总体管理水平低,另一方面是水果的商品化处理落后。我国加入WTO后,水果产业将面临国际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娄烦县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娄烦县自然资源、特色农产品的评估,分析了贫困山区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潜力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是贫困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模式和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户选购使用饲料的几点误区
《山西农业 》 2003
摘要:近年来,一些饲料经销商、养猪户因得不到正确引导而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而少数饲料厂家只顾自身利益,盲目顺从一些非正常要求,致使一些错误观念得以蔓延。现将我省农村养猪户在饲料选购和使用上存在的几点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大豆分子连锁图定位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QTL
《分子植物育种 》 2003 CSCD
摘要:大豆孢囊线虫 (SCN ,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是一种土传的定居性内寄生线虫 ,是引起大豆黄萎病的病原 ,是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SCN的生理小种多达十几种 ,在我国大豆孢囊线虫病原主要为 4号生理小种 ,它是现有生理小种中致病力最强的小种。经典遗传学研究已经确定大豆孢囊线虫抗性基因由 1- 4对核基因控制 ,估计有 10个以上的抗性座位。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及QTL定位方法的发展为深入研究该病害的抗性遗传规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这对加速我国抗大豆抗孢囊线虫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晋豆 2 3×ZDD2 315组合F2 群体 (2 5 3个单株 )为试验材料 ,其中灰布支黑豆 (ZDD2 315 )是我国山西省农家品种 ,对大豆孢囊线虫 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利用塑料钵柱法进行SCN抗性鉴定 ,构建大豆孢囊线虫抗性主座位所在区域的分子图谱 ,并进行SCN的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根据已发表的大豆A和G连锁群的分子遗传图谱 ,应用BSA法 ,获得了 8个与SCN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相关的SSR标记 ,它们是Satt0 38(176bp/ 182bp) ,Satt30 9(130bp/ 135bp) ,Satt6 10 (2 4 0bp/ 2 2 2bp) ,Sat_14 1(189bp/ 184bp) ,Satt187(30 0bp/ 2 5 0bp) ,Satt315 (2 5 3bp/ 2 4 8bp) ,Satt6 32 (2 86bp/ 2 90bp)和Sat_16 2(2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数量性状座位 微卫星 简单重复序列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蔬菜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中国蔬菜行业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育种以及人为创造雄性不育和延迟成熟、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