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施药与采样技术对代森锰锌在苹果和土壤中残留量的影响

环境化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施药技术和采样方法对土壤和苹果中代森锰锌残留原始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剂型、相同有效成分用药量下,代森锰锌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不同,30%代森锰锌悬浮剂喷雾后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1.37—1.57 mg·kg-1)高于70%可湿性粉剂(1.03—1.26 mg·kg-1)和75%水分散粒剂(1.04—1.17 mg·kg-1);同种剂型和剂量条件下,施药液量对代森锰锌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药液量的增加,原始沉积量呈递减趋势.喷片孔径从0.7 mm增大至1.6 mm时,代森锰锌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由0.76 mg·kg-1增大至0.90 mg·kg-1.样品直径6 cm和8 cm对苹果上原始沉积量影响不大.相同施药量下不同苹果品种残留量差异显著.重复间小直径样品所占比例升高,残留量增大.可见施药技术和采样方法是影响农药原始沉积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施药技术 采样方法 土壤 苹果 代森锰锌 原始沉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豇豆营养挂面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小米食品的种类,开拓小米消费的新途径,以小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谷朊粉、豇豆粉、食盐、食碱制作了小米豇豆营养挂面。以落杆率、蒸煮损失率、熟断条率、感官评价为考核指标,研究了谷朊粉、豇豆粉、食盐、食碱的添加量对面条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工艺配方:小米粉79%、谷朊粉14%、豇豆粉7%、食盐为混合粉质量的2%、食碱为混合粉质量的0.3%。所得挂面的落杆率为5.4%,熟断条率为2%,蒸煮损失率为8.6%,感官评分为90.4,综合得分为92.86。

关键词: 小米 豇豆 挂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种——‘晶红宝’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晶红宝’以‘瑰宝’为母本,‘无核白鸡心‘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中熟无核葡萄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穗质量282 g,平均粒质量3.8 g,果粒形状为鸡心形,无核,果皮鲜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0%,总酸0.42%,皮薄、韧;果肉脆,味甜、品质上等,在山西晋中地区露地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植株生长较强,成花容易,具有较强的抗性与适宜性。

关键词: 无核葡萄 新品种 ‘晶红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对四川青脆李褐变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青脆李果实褐变的影响。0.5、1.0μL/L的1-MCP分别处理青脆李果实后,贮藏在(0±0.5)℃和(10±0.5)℃条件下,分析其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对青脆李采后的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MCP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p<0.05),维持较高的多酚类物质含量(p<0.05),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p<0.05),减少丙二醛的累积(p<0.05)。采用0.5μL/L的1-MCP处理后于(0±0.5)℃下贮藏,可使青脆李的贮期延长至72d,且褐变指数为7.13,果实品质最好。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褐变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对白灵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了了解白灵菇对铜胁迫的耐受和应答,为进一步研究铜对白灵菇的毒害机理及避免白灵菇铜污染提供参考。通过综合PDA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2+,0、50、100、200、300μmol/L)对白灵菇菌丝可溶性糖(蒽酮比色法)、脯氨酸(比色法)含量变化和过氧化物酶(愈创木酚法)、过氧化氢酶(紫外分光光度法)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Cu2+浓度增加,菌丝体内的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当Cu2+浓度达到300μmol/L时,其含量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20.94%和35.53%;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是呈升高趋势,后呈降低趋势,活性最大时的铜离子浓度分别是200和100μmol/L。白灵菇菌丝在铜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没有像高等植物那样随铜浓度升高而先增加后下降的现象;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植物相同,但活性最高的铜浓度比植物偏低,二者说明白灵菇对铜胁迫敏感。在栽培时应注意环境及基质的铜污染程度不能高于100μmol/L。

关键词: 白灵菇 胁迫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O_2诱导的萱草保卫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调节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急性和慢性暴露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因此,本文以景观绿化植物萱草叶片下表皮为材料,研究了SO2对气孔保卫细胞的致死效应及其可能的信号调节途径.结果表明,利用SO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液处理萱草表皮3 h后,随着处理浓度(1.0~5.0 mmol·L-1)的增加,萱草保卫细胞生理活性下降,甚至死亡;浓度超过2.0 mmol·L-1时,细胞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死细胞出现核固缩、核拉长、核碎片等典型凋亡特征,保卫细胞内的活性氧种(ROS)、一氧化氮(NO)和Ca2+水平显著升高.采用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AsA),Ca2+螯合剂乙二醇双四乙酸(EGTA)和Ca2+通道抑制剂氯化镧(LaCl3)及NO清除剂羧基-2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和合成抑制剂叠氮钠(NaN3)处理后,均可使SO2衍生物诱发的细胞死亡率降低,以200 U·mL-1CAT、0.05 mmol·L-1的AsA、EGTA、LaCl3及0.20 mmol·L-1的C-PTIO、NaN3的效果最佳,同时胞内ROS、NO和Ca2+水平下降.以上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O2可诱导萱草保卫细胞死亡,可能通过诱导ROS和NO爆发,激活细胞质膜钙通道,进而引起胞内Ca2+增加,通过ROS-NO-Ca2+信号途径介导细胞死亡.SO2诱导的萱草细胞死亡可能存在细胞凋亡过程.

关键词: SO2 萱草 保卫细胞 细胞凋亡 信号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的重要因素,而群体轮回选择是拓宽玉米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以具有中国reid血缘的8个自交系组成的群体和美国坚秆种质群体BSSS杂交后经过一轮混合授粉形成运轮1号玉米群体。3轮混合选择后,以昌7-2为测验种分析了运轮1号群体的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群体内单株间产量配合力差异显著,遗传变异较丰富。从138个测交种中筛选出20个较优良的对应自交单株作为新一轮轮回选择的亲本。预计新一轮合成群体产量配合力将提高11.6%,灌浆脱水速率较对照优越,其他农艺性状也得到相应改良。

关键词: 运轮1号 轮回选择 配合力 玉米 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RSV山西株ORF5和Nsp2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方法对2009-2011年山西省分离的5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ORF5和Nsp2(2 503~3 269nt)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其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毒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Nsp2基因与国内分离的PRRSV变异株(JXA1、HuN、HUN4、HUB1)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6.8%~98.2%,且缺失位置一致,均存在2个位点30个氨基酸缺失;ORF5基因大小为603bp,编码200个氨基酸,第13、151位均为具有强毒特性的精氨酸(R),137位为丝氨酸(S),表明这5株均为野毒株,与国内分离的PRRSV变异株(JXA1、HuN、HUN4、HUB1)毒株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6.5%~98.0%。结果表明,山西省内目前流行的PRRSV为Nsp2缺失30个氨基酸的变异毒株。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5基因 Nsp2基因 变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耐密型大豆新品种晋豆45号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新品种晋豆4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以同豆10号为母本,晋豆1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后代连续单株选择育成。2010~2012年参加山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 754kg/km2,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7.0%。粗蛋白含量41.49%,粗脂肪含量18.92%。该品种2013年7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豆2013002。晋豆45号具有早熟、耐密植、抗病、抗逆等特点,适宜山西北部、内蒙古、河北、陕西等高寒早熟区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晋豆45号 早熟 耐密型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抗倒伏性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甜高粱亲本系,为抗倒伏甜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用4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甜高粱抗倒伏性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亲本系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除不育系间5~7节长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亲本系间其余性状差异不显著;区组间和不育系与恢复系互作间,除主茎秆鲜重和1~4节长度外,其他11个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3个性状的遗传力均较低,除1~4节长度外,其余12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大于一般配合力方差。在甜高粱抗倒伏杂交种选育时,应当首先考虑节间长度与茎粗,其次考虑倒伏系数、重心高度比例与主茎秆鲜重,并且应当注重特殊配合力。

关键词: 甜高粱 抗倒伏性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