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种质资源耐深播性评价体系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准确、简单易行的种质资源耐深播评价体系,以15份耐深播能力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小麦种质为材料,在大田环境下,研究6个播种深度(5 cm、7 cm、9 cm、11 cm、13 cm、15 cm)下小麦出苗率、出苗时间、苗高、地中茎长、胚芽鞘长、胚芽鞘横截面积及初生根长的差异,筛选小麦耐深播评价的最佳播种深度及其密切相关性状指标,并采用加权耐深播系数法对15份小麦种质进行耐深播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11 cm播种深度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小麦种质出苗率差异,可作为小麦种质耐深播评价的最佳深度.在11 cm播种深度下,15份小麦种质的出苗率与出苗时间、苗高、胚芽鞘长、地中茎长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小麦种质资源苗期耐深播性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加权耐深播系数法将15份小麦种质划分为4个耐深播等级.研究结果将为小麦耐深播育种及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的党参根腐病害镰孢菌鉴定
《甘肃科技 》 2021
摘要:为了明确一种新的党参根腐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nali)、三线镰孢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其中尖孢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4种镰孢菌均可引起党参根腐病害,其中尖孢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本研究为党参根腐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氮肥全量基施对旱地玉米产量形成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控释氮肥全量基施对旱地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建立高效旱地玉米一次性氮肥全量施用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支撑。2016—2019年在甘肃省东部黄土旱塬区连续4年设置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用量控释氮肥全量基施对旱地玉米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氮肥相比,相同用量的控释氮肥全量基施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灌浆期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输出率和贡献率。无论何种降雨年型,施用控释氮肥均能优化玉米产量构成,平均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增加4.0%和4.9%,进而显著提高玉米产量,4年平均增加9.7%。在产量显著增加而耗水量未明显增加的条件下,控释氮肥明显提高了旱地玉米水分利用效率,4年平均增加4.0%;同时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4年平均分别增加9.5%和24.7%。因此,与普通氮肥相比,控释氮肥能更好地改善玉米地上部生长发育,增加灌浆期干物质向穗部转移,有利于旱地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
关键词: 控释氮肥 全量基施 产量 水肥利用效率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狼毒残渣的资源化利用探索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探索狼毒残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可行性,以期为狼毒残渣的有效利用和植物源肥料或药肥合剂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通过基施狼毒残渣的方法进行探索试验,就残渣对小麦、玉米的生长量以及对黄瓜、架豆根结线虫的防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施用狼毒残渣对小麦玉米的生长量(苗长、根长、地上鲜重)有一定的影响,750、900 kg/hm2处理对小麦苗长的促生作用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900 kg/hm2处理对小麦根长促生作用也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750、900 kg/hm2处理对玉米苗长、根长和地上鲜重的促生作用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750、900 kg/hm2剂量下小麦和玉米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同时,施用狼毒残渣对黄瓜和架豆根结线虫也有一定的防效,1050、1200 kg/hm2的剂量防效与450、600、750 kg/hm2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P<0.01)。施用狼毒残渣不仅对小麦和玉米的生长表现出较好的肥效作用,而且对黄瓜、架豆根结线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狼毒残渣 资源利用 植物源肥料 药肥 生长量 叶绿素 南方根结线虫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戈壁"口"字形砖墙体日光温室建造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从结构参数、场地选择及基础开挖、墙体建造、钢屋架制作、配套设施建造施工及选择等方面介绍了河西走廊地区戈壁"口"字形砖墙体日光温室建造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抹芽和花前摘心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产量及枝条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3种酿酒葡萄进行夏季修剪处理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的夏季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酿酒葡萄‘贵人香’‘霞多丽’和‘蛇龙珠’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酿酒葡萄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抹芽、抹芽+摘心处理,以常规田间管理为对照,测定果实品质、产量及枝条生长等指标。【结果】抹芽和抹芽+摘心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贵人香’‘霞多丽’和‘蛇龙珠’的果实生长。抹芽和抹芽+摘心组合处理均显著提高了3种酿酒葡萄果实的单穗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其中抹芽+摘心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物为最高,‘贵人香’‘霞多丽’和‘蛇龙珠’较对照分别提高了9.41%、4.71%、2.73%。3种酿酒葡萄果实的总糖含量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在148.08~149.90 mg/g之间;抹芽处理显著提高了‘蛇龙珠’果实的总酚含量(2.54 mg/g);抹芽和抹芽+摘心处理后,‘贵人香’和‘霞多丽’果实的单宁含量较对照升高。抹芽和抹芽+摘心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3种酿酒葡萄果实的产量。抹芽和抹芽+摘心处理均提高了3种酿酒葡萄枝条的年生长量、第4节长度、第4节枝条粗度、第4节髓心直径。【结论】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为进一步提高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原料品质、产量及树体生长势,‘贵人香’芽期抹芽,‘霞多丽’和‘蛇龙珠’芽期抹芽+花前摘心的处理效果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现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和实现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GPS定点采集2011年和2017年0~20 cm耕作层土壤样品,调查分析河西绿洲灌区土壤养分现状.[结果]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土壤偏碱性,全氮与有机质含量较低,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上.总体表现为,武威市与张掖市的土壤养分含量优于酒泉市与金昌市,随着耕种时间的推进,酒泉市土壤有机质下降趋势明显,张掖市的民乐县与武威市的天祝县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与速效钾均呈增加趋势,土壤肥力维持较好.[结论]建议在酒泉市与张掖市的甘州区、临泽县、山丹县及金昌市金川区,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氮肥以追施为主,适量补充磷钾肥,通过优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增强土壤的可持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以10个不同抗旱性差异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PEG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冬小麦胚芽长度、胚根数、胚根长度、芽鞘长度等4个生长指标,评价不同冬小麦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能。结果表明,冬小麦萌发期抗旱性鉴定首先应选PEG25%浓度,依据致死程度确定出具有明显抗旱性差异的品种,然后在20%PEG浓度的胁迫下,根据各生长指标来综合分析品种的抗旱性差异。各生长指标对干旱环境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为胚芽鞘长度、胚根长度、胚根数、胚芽长度,表明胚芽鞘长度可作为萌发期抗旱性最佳鉴定指标。与对照(无PEG胁迫)相比,陇鉴19、陇鉴196、西峰20号、陇鉴127等4个品种在25%PEG浓度下未发生致死,且在20%胁迫下胚根数、胚根长度、胚芽鞘长度、胚芽长度的变幅较小。因此,这4个品种抗旱性能强,为适宜的耐旱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