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6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陇薯16号是以陇薯8号为母本,以早大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育成的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20 d(天)左右;株型半直立,天然结实性较强,匍匐茎中等;薯块椭圆形,薯皮光滑,浅黄皮浅黄肉,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5.32%,粗淀粉含量19.14%,粗蛋白含量2.56%,VC含量133.2 mg·kg-1,还原糖含量0.30%;田间对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薯6号,每667 m2产量1800 kg左右,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陇薯16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百合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对兰州百合的感官品质以及基本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的横径和鳞茎单重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呈现增高趋势;可溶性糖、粗灰分、粗蛋白平均含量比文献记载的其他食用百合分别高236.20%、58.72%、35.80%,而粗纤维比文献记载的降低了34.9%。与现行标准、其他品种和文献数据对比,兰州百合的代表性食用风味和口感品质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试品种及文献记载。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感官品质 基本营养品质 分析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灌区制种玉米化肥减量技术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化肥超量施用是河西灌区制种玉米种植中的突出问题,为探寻制种玉米化肥减量途径,在甘肃张掖同时设置3个田间试验,采用的化肥减量技术措施分别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化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和制种玉米套作绿肥,通过对各项试验中制种玉米产量的分析,探究制种玉米化肥减量有效措施。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制种玉米化肥的适宜施用量为N 300 kg·hm-2,P2O5 150 kg·hm-2和K2O 150 kg·hm-2,配施有机肥后各处理玉米产量较单施化肥处理呈不同程度增加,平均增幅14%,MN300P150K150较N450P150K150化肥氮减量33.3%,玉米却增产9.7%;化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后,N375P150K150S较N375P150K150产量增幅达14%,较N450P150K150化肥氮减量16.6%,而实现增产10.4%;玉米间作绿肥后,绿肥全部翻压+N358.5和绿肥全部翻压+N313.5的化肥氮用量较绿肥刈割留茬+N388.5分别降低了10%和25%,玉米产量却分别提高0.5%和2.2%。综上所述,配施有机肥,中微量元素,间作绿肥翻压可实现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化肥氮减量,配施的适宜化肥氮投入量为N 300 kg·hm-2

关键词: 有机肥 绿肥 微量元素 化肥减量 制种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RA苷甜叶菊新品系GTJ-101的选育

中国糖料 2021

摘要:为选育适合当地生产需要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叶菊品种(系),由综合性状较好的'甘引1号'和'甘引4号'杂交选育出高RA苷甜叶菊新品系'GTJ-101'.2017-2019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TJ-101'干叶平均产量达6 241.24 kg/hm2,RA苷含量为12.17%,分别较对照'谱星1号'平均增产5.69%、增加3.15个百分点;总苷含量为19.22%,RA苷/总苷含量为63.32%,分别较对照'谱星1号'增加4.14和3.51个百分点,品质及农艺性状均较稳定.'GTJ-101'适宜于甘肃省河西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甜叶菊 品系 RA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概念辨析及栽培群概念在饲用高粱品种研究中的应用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随着我国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甜高粱作为一种饲草作物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相关研究和交流增多,但对甜高粱一词的应用、理解常不一致。本文参考国内外一些主要文献,概括提出了甜高粱常见的3种概念及其含义。其一,作为一个通俗概念,甜高粱是指栽培高粱中茎内含甜汁液、有甜味的任何一种或一类高粱;其二,作为植物分类学的概念,甜高粱是指具有一定形态学、生物学特征的特定种、亚种或变种;其三,作为以特定应用为目的概念,甜高粱是指栽培高粱中,其茎内汁液含糖量达到特定要求的一类品种,包括杂交种或常规种或地方品种等。由于分类系统更新和品种多样化等原因,与甜高粱相关的饲用高粱的品种类型名称变化很大,一定程度也引起了概念混乱。建议在饲用高粱中应用《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中的"栽培群"概念和方法进行品种归类,以使甜高粱等不同类型饲用高粱的概念更加明晰易用。

关键词: 甜高粱 概念 界定 饲用高粱 栽培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景泰县高产玉米品种引进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景泰县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为对照,对引进的7个玉米品种(系)的产量及构成要素、植株及穗部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五谷738产量最高,为15 215.4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2.33%;其次为先玉1225,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1.98%。以上2个品种千粒重高,穗粒数多,果穗粗长,穗位低,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可替代先玉335在景泰县试用。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筛选 景泰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塬全膜双垄沟播耐密植易机收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条件下,为筛选出耐密植、易机械化粒收的适宜陇东旱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于2020年对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为129~137 d,均可正常成熟;在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存在差异,但均符合S曲线,其中陕单650的单株干物质总量最高,为1 026.0 g。折合产量以联创825最高,为14 266.80kg/hm2;新玉108次之,为13 695.15 kg/hm2;科河699居第3位,为13 211.10 kg/hm2;瑞普909最低,为11117.25 kg/hm2。8个玉米品种机械粒收时的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损失率等指标均满足《GB/T 21962-2020》要求,以籽粒含水率低、脱水快,生育期短和折合产量高为原则,推荐新玉108和先玉335可作为陇东旱塬地区全膜双垄沟播耐密植宜机收玉米品种推广。九圣禾2468籽粒含水率高达24.00%,联创825的破碎率≥5%,均不宜机收。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全膜双垄沟播 耐密植 机械收获 陇东旱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长期覆膜苹果园土壤物理退化与细根生长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肃陇东黄土高原为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生产中多采取覆膜方式节水保墒,但长期覆膜易导致土壤物理性状退化及苹果根系生长障碍。为探明长期覆膜对苹果园表层土壤(0–20 cm)、亚表层土壤(20–40 cm)物理特性、土壤结构稳定性及苹果细根数量、形态、构型、解剖性状的影响,以18年生苹果树为试验材料,于苹果树发根高峰(果实采后至落叶期),以清耕(CK)为对照,采用土壤剖面法系统调查覆膜2年(2Y)、覆膜4年(4Y)、覆膜6年(6Y)的表层土壤、亚表层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趋势,苹果根系根长、表面积、比根长、导管直径、导管密度等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抽取覆膜条件下根系与土壤变化主要因子,分析应对根际土壤物理退化的苹果树细根生长适应策略调整。结果表明:短期覆膜(2Y)可有效改善亚表层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分别比CK提高了18.04%、4.53%,土壤密度降低了2.36%,促进细根在亚表层土壤中的生长,比表面积为CK的151%;覆膜促使黏粒向亚表层土壤移动,产生明显的淀积黏化作用。土壤物理性黏粒在亚表层土壤中高于表层土壤, 2Y、4Y和6Y处理亚表层土壤物理性黏粒为表层土壤的115.64%、115.58%和114.21%,呈现土壤紧实化。土壤质地、团聚体特征、有机质含量为主导亚表层土壤退化进程的主要载荷因子,使根系数量、构型特征受到抑制,导致长期(4Y、6Y)覆膜苹果的细根集中分布于表层土壤中。亚表层土壤中细根变粗、抑制延伸生长、增大导管直径,以弥补细根数量、形态性状弱化带来的吸收功能减弱,促使根系采取"密集型"根系构建策略。综上所述,长期覆膜果园亚表层土壤出现物理"隐形"退化,影响果树根系健康生长和土壤可持续利用。2年为适宜陇东旱塬的连续覆膜年限,生产中应适时揭膜,促进根系生长和土壤结构优化。

关键词: 覆膜 细根 亚表层土壤 土壤质地 团聚体稳定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不同区域党参多糖含量的提取方法与生物活性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党参中醇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最佳提取条件固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为4.5 h,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在这些条件下,党参多糖的产率为26.25±1.02%。分析表明,党参多糖中,总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分别为805、31~66、2.1 g/kg。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 mg/mL时,党参多糖对ABTS+、DPPH、和HO-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对不同区域党参多糖进行含量比较,认为降水量充足、冷凉的气候、较高的海拔有利于糖分积累。

关键词: 党参多糖 提取工艺 优化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专用肥在娃娃菜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以娃娃菜品种金玉黄为指示品种,在甘肃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进行了蔬菜专用肥在娃娃菜上的应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较,各施肥处理均可有效地提高娃娃菜经济性状、折合产量和经济效益。以施蔬菜专用肥1 500 kg/hm2(纯养分总量720 kg/hm2)处理的娃娃菜折合产量最高,为132 500 kg/hm2,较不施肥对照增产39.47%。总产值、净产值也均以施蔬菜专用肥1 500 kg/hm2最高,分别为106 000元/hm2和60 100元/hm2,较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30 000元/hm2和26 100元/hm2;产投比也最高,为2.31,较不施肥对照增加27.6%。

关键词: 娃娃菜 蔬菜专用肥 应用效果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