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调控稻田人工生物圈及其新耕作体系研究Ⅲ.外源喷水系统的增氧效果研究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96
摘要:实验证明淡水白鲳、尼罗罗非鱼、鲤鱼、革胡子鲶正常生长的水体溶氧重应高于3mg/l。稻田人工生物圈中水体的溶氧量的日变化规律与池塘相似都为昼高夜低,但人工生物圈水体的溶氧量低于池塘,而且鱼坑中的溶氧量又低于田面,在养殖的后期人工生物圈中水体夜间的溶氧量表现为缺乏。用外源喷水的方式进行增氧,结果表明,在夜间喷水45min,喷水量225m ̄3/hm ̄3,可以满足产量为4377.2kg/hm ̄2的稻田人工生物圈中鱼类对溶氧的要求。而且,外源喷水系统的增氧效果与水体中鱼类的密度成反比。在相同鱼种及放养比例的条件下,有喷水的人工生物圈的鱼产量是不喷水的高密度养鱼的2倍,且成活率高、个体较大。
关键词: 稻田人工生物圈;增氧方式;溶氧量


赤点石斑鱼的配合饲料研究
《福建水产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赤点石斑鱼是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海水网箱养殖的名贵经济鱼类。目前,国内外养殖石斑鱼的饵料主要是小杂鱼和虾蟹等。随着近渔渔业资源减少,作为饵料的新鲜小杂鱼数量越来越少,满足不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福建霞浦进行了配合饲料饲养赤点石斑鱼的研究。


大果型晚熟龙眼新品种──青壳宝圆
《中国果树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青壳宝圆系1989年从宝圆实生树中选出大果型的晚熟龙眼新品种。具有晚熟、抗性强和丰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平均单果重16.9─18.4g。在福州9月下旬成熟,果肉厚度0.78─0.89cm,可食率69.4%─70.7%,可溶性固形物19.6%─22.4%,肉质脆、化渣、不流计、鲜食和加工均宜。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福建的油潭本、九月乌、扁匣棒、柴螺等晚熟良种。目前该品种已扩大繁殖3000多株,在福建龙眼主产区区试的无性一、二代树已结果多年,均能保持母树的优异性状,说明遗传性是稳定的。
关键词: 龙眼,品种,青壳宝圆,晚熟,大果型


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的研究
《中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论文集 》 1996 CSCD
摘要:作者从黑剌粉虱虫体上分离得到一种真菌,经鉴定为韦伯虫座孢(AegeritawebberiFawcett)。研究表明:该菌对黑刺粉虱的毒力高,LC_(50)=9.82×10~7个孢子/毫升,LT_(50)=13.54天,该菌适宜在温幅20C—28℃,相对湿度>85%;pH4—6条件下生长。在PDA及麦麸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真菌生长良好。黑刺粉虱韦伯虫座孢疾病在全年有两个流行高峰期:4月上旬至5月中旬和9月中至10月中旬,真菌病的流行与温度、相对湿度、降雨、湿温系数和温雨系数复合因子显著相关。用麦麸加谷壳等作为原料,经过固固双相发酵制成粉剂,并用添加剂制成菌剂,田间防效在70%以上。该菌剂可与扑虱...
海沃德猕猴桃的贮藏技术
《果树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猕猴桃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上升,果实硬度下降。达生理成熟后,可在树上后熟,也可离开母蔓后熟。采收后果实要尽快入库,用薄膜包装,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猕猴桃的贮藏寿命。以气调贮藏和现代化冷库贮藏的效果最佳。


稻萍鱼生物群体中鱼食鲜萍量公式的推导
《福建农业科技 》 1995
摘要:稻萍鱼生物群体中鱼食鲜萍量公式的推导李振武(福建省农科院红萍研究中心)在稻萍鱼三者共存的生物群体中因红萍能光合固氮,在整个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调控红萍的生长就能够调控稻田生物群体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及其内部物质循环,使稻田获得最高产出所需的物质能量获...


互叶白千层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广西植物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水蒸汽蒸馏收集互叶白千层芳香油,对该油进行GC/MS/DS定性分析及其总离于流图的面积归一化定量分析,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中含氧化合物6种,碳氢化合物19种。直接影响该油商品价值的化学成分4-萜品醇含量约为17%,桧樟脑含量约为2.4%。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油;GC/MS/DS分析;4-萜品醇;桧樟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