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施用小麦秸秆炭对灌耕风沙土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炭对灌耕风沙土改良效果.[方法]以灌耕风沙土为供试土壤,小麦秸秆炭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1)不施炭(CK);(2)67.5 t/hm~2生物炭;(3)112.5 t/hm~2生物炭;(4)225.0 t/hm~2生物炭.玉米生长后期测定产量,采集土壤分析相关养分指标.[结果]0~20 cm和20~4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施用小麦秸秆炭对灌耕风沙土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施用小麦秸秆炭能够显著增加灌耕风沙土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在0~2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14.5%~29.6%,、48.9%~89.5%、28.7%~93.5%、6.9%~31.3%.在20~4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38.1%~56.0%、24.9%~40.1%、30.8%~68.1%、15.6%~45.2%.施用小麦秸秆炭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玉米产量,增产了28.7%~49.2%.[结论]施用小麦秸秆炭能够提高灌耕风沙土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关键词: 小麦秸秆炭 灌耕风沙土 养分含量 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楠和蜡梅茎结冰动力学过程的差热扫描分析

植物科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0.66±0.2)℃/min(0℃~-20℃)的降温速度下,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分别对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活体幼茎和经过10 min高温煮沸的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并根据茎的形态解剖结构对他们的结冰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石楠和蜡梅的活体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差热扫描曲线均出现3个放热峰;而经过高温杀死后的茎仅出现1个单放热峰。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活体幼茎的3个放热峰可能与其木质部、质外体、韧皮部、形成层的结冰、脱水以及髓组织的结冰、脱水过程有关。进一步采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滤纸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差热扫描曲线出现与高温杀死的茎类似的放热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可以探测植物组织结冰过程中的放热强度、结冰温度及其与结冰动力学过程相关的大量细节,适用于植物的结冰动力学分析。

关键词: 石楠 蜡梅 冰冻胁迫 差热扫描分析 结冰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胁迫对甜瓜幼苗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盐碱胁迫下矿质离子分布与甜瓜耐盐碱性的关系,为甜瓜耐盐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对盐胁迫耐受性不同的2个甜瓜品种为材料,设3个盐碱浓度处理,在幼苗期进行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甜瓜各器官对Na+、K+、Ca2、Fe2、Mg2+、Cu2、Zn27种离子选择性吸收和分配的差异.[结果]受到盐碱胁迫影响,2个甜瓜品种根、茎、叶中Na+含量均增加,K+含量均下降,变化趋势与浓度上升呈正相关;Ca2、Mg+含量随浓度变化在根部表现为递增,但在茎、叶部含量表现为下降,Fe2、Cu2、Zn2含量在不同胁迫浓度下的各器官中均显示出不同变化趋势.风味5号吸收的Na+总量低于西州密17号,K+、Ca2总吸收量均高于西州密17号,Mg2、Fe2、Zn2总量差异较小.风味5号向叶部输送分配K+、Ca2、Mg2+较多,同时在茎中截留大量的Na +,而西州密17号叶部、茎部积累大量Na+和K+,并且根部积累较多Ca2、Mg2,造成盐碱胁迫下风味5号叶片中K+/Na+、Ca2 +/Na+和Mg2 +/Na+比均高于西州密17号.[结论]盐碱胁迫下风味5号通过在茎中区域化Na+,选择性吸收和向叶片分配K+、Ca+、Mg2等矿质离子维持体内离子平衡,达到缓解盐害,适应盐碱胁迫的目的.

关键词: 甜瓜 盐碱胁迫 吸收 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组成及其群落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为科学防控甘薯田杂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倒置W法9点取样,对新疆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新疆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有46种,隶属于19科42属,其中禾本科10种、菊科8种、藜科5种、豆科3种、蓼科3种,其它科1~2种。相对多度大于1的杂草有20种,其中优势杂草有7种,分别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藜Chenopodium album、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mitis,常见杂草有13种,分别为龙葵Solanum nigrum、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苦苣菜Sonchus arvensis、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大蓟Cirsium japonicum、虎尾草Chloris virgata、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和艾蒿Artemisia argyi,还分布有一般性杂草26种。【结论】优势杂草中危害最重的杂草是马唐、马齿苋和稗草,其相对多度分别为16.29、13.27和11.36。核桃-甘薯间作甘薯田杂草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18,高于甘薯单作田,而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25和0.60,低于甘薯单作田。

关键词: 甘薯田 荒漠绿洲 杂草组成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山1号冰川前缘土壤中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氮转化能力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冰川前缘原生裸地土壤中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并且对其氮转化能力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富集培养基从天山1号冰川前缘土壤中富集,分离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纯化后的单菌落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基于16S rRNA测序的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对分离得到的菌株其对氨氮和硝态氮转化能力动态变化进行为期15 d的监测。【结果】通过富集培养共分离得到5株光合细菌,活细胞吸收峰检测结果显示这几株菌在480、510、590和810 nm处有明显吸收峰;菌株最适生长pH为7.0。分子生物学鉴定4株为类球红杆菌(命名1Y, 241, GZ, G6),1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LG)。菌株LG对氨态氮的转化率最高为65.71%,菌株GZ为56.22%次之,其余转化率为53%左右。菌G6对硝态氮的转化率最高能够达到95.79%,其次是菌株LG为95.58%,最弱的是菌株241为69.96%。并且,经光合细菌转化后的硝态氮和铵态氮仅有2%左右转化为亚硝酸盐,其余均转化为菌体蛋白。【结论】光合细菌能够高效地将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其对于贫瘠土壤中氮素的固定和高效利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天山1号冰川 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分离鉴定 氮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拱棚覆网对喀什地区复播甜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拱棚覆网对喀什地区复播甜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以及不同时期揭网对于坐果率、果品质量及商品率的影响,分析引起复播甜瓜病毒病的病原,评价育种材料抗性。【方法】统计不同时期揭去防虫网各小区病毒病病情指数,统计各小区的产量、品质等;利用RT-PCR鉴定复播甜瓜病毒病的感染病原;鉴定育种材料抗病性,为抗病育种打好材料基础。【结果】复播甜瓜揭去防虫网的最佳时间为8月1日前后,在该时间段揭去防虫网,处理小区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5.79,平均单株结果数为3.1个,商品率为79.3%,果实中心平均含糖量为15.8%;侵染喀什地区复播甜瓜的主要病毒有WMV、CMV和ZYMV,且多为复合侵染,与正播甜瓜病毒病的病原一致;所选材料大多表现为感病,仅K-1表现较好,病情指数为7.22。【结论】小拱棚覆网技术能有效的预防喀什地区复播甜瓜病毒病,并且能保证甜瓜产量及品质;筛选得到一个耐病毒病的材料K-1,可用于抗性材料选育。

关键词: 复播甜瓜 病毒病 防虫网 抗病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克隆与表达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脂肪酸结合蛋白HaFABP1在参与细胞内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的功能,基于酵母单杂交结果从幼虫中肠cDNA中扩增得到HaFABP1的开发阅读框,构建重组菌株BL21-pET28a-HaFABP1,进行融合蛋白His-HaFABP1的诱导和纯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棉铃虫不同时期和组织中HaFABP1的表达规律,最后检测2-十三烷酮处理下棉铃虫6龄幼虫中肠组织内HaFABP1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棉铃虫HaFABP1为405 bp,编码13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5.08 kD和5.54;在37℃下用0.5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菌株4 h后,得到约18.4 kD的可溶性蛋白His-HaFABP1,纯化后的融合蛋白条带单一且大小符合预期;HaFABP1在棉铃虫的脂肪体、中肠、体壁和头部中都有表达,在头部的表达量最低,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最高;HaFABP1在棉铃虫幼虫的每个发育时期都有表达,表达量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龄时最低而1龄时最高;10 mg/g 2-十三烷酮处理饲料饲喂棉铃虫6龄幼虫6 h和15 h后,中肠内HaFABP1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表明HaFABP1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关,并且有可能参与了昆虫的解毒过程。

关键词: 棉铃虫 脂肪酸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时空表达 2-十三烷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主栽粳稻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新疆主栽粳稻品种芽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以3个新疆推广面积最大主栽粳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作为水分胁迫剂,在4个PEG浓度梯度下对供试材料进行芽期耐旱鉴定.结果表明,20%PEG浓度处理下各性状指标相对值的变幅和变异系数最大,品种间抗旱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浓度可以作为芽期耐旱性鉴定处理浓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参试指标中相对发芽率、相对幼芽长度和相对幼根长度变异系数最大,且是主成分分析归类的3大因子中负荷量最大的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0.941、0.754,因此这3个指标可作为新疆粳稻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的隶属值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表明:隶属平均值大小排序为'新稻36号'(0.80)>'新稻11号'(0.59)>'新稻45号'(0.06).本研究初步确定了新疆主栽粳稻品种芽期抗旱性指标并以此综合评价芽期抗旱性强的品种,可为抗旱品种选育和抗旱性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

关键词: 新疆粳稻 芽期 PEG胁迫 抗旱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阴对南疆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小麦生长中后期,采用人工模拟核桃、杏、红枣三种果树不同程度遮阴条件下,研究分析不同遮阴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冬小麦品种为新冬20号,遮阴处理设置4个水平,S1:拔节期遮阴10%-抽穗期遮阴25%,S2:拔节期遮阴20%-抽穗期遮阴50%,S3:拔节期遮阴30%-抽穗期遮阴75%,S0:不遮阴。遮阴均从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结果】小麦扬花期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小麦旗叶光合速率显著降低;灌浆期轻度遮阴Pn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而降低,胞间CO_2浓度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总干物质积累量和向籽粒的分配均呈降低趋势,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率分别降低9.5%、24.2%和27.7%;收获穗数、千粒重、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而轻度遮阴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明显。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产量和经济系数分别降低22.%、42.9%、67.8%和8.9%、23.8%、27.6%。【结论】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加,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_2浓度升高,总干物质积累量和向籽粒的分配比例降低,轻度遮阴收获穗数和千粒重降低,中度和重度遮阴产量三要素均显著降低,导致产量和经济系数显著降低。

关键词: 冬小麦 遮阴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和地统计的伊犁州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程度及分布规律,为干旱区农业施肥区划及精准农业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伊犁州为研究区,运用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伊犁州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1)AP、SOM均属于强变异强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82、0.79;其它土壤肥力指标变异系数处于0.60~0.67,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2)伊犁州土壤TN、SOM含量总体较高,较丰富以上的样点比例分别占66.66%、61.07%;其次为AK、AP,较丰富以上的样点比例分别占50.85%、49.37%,AN含量相对较低,缺乏和较缺乏的样点比例超过65.72%。(3)TN、SOM、AN表现为极强的空间相关性,其块基比分别为0.107、0.002、0.000 07;AP的块基比为0.403,在区域内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速效钾的块基比为0.755,在区域内表现为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4)该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多呈斑块状格局。5个养分指标中,TN、AN含量的空间分布大体相似,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伊犁州的东部;SOM、AP含量的空间分布大体相似,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伊犁州的南部;AK含量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结论】研究区AK、SOM、AP平均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TN、AN平均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农田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