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蚕豆花水提取物的UPLC-ESI-QTOF质谱联用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蚕豆(Vicia faba)花水提取物的药效作用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联用技术对其水提取物进行分析鉴定,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蚕豆花水提取物中鉴定出178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含量大于0.01%的成分有107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野黄芩素-7-新橘皮糖苷、3-吲哚基-β-D-葡糖苷酸环己胺盐、螺环内脂E、芦丁、海藻酸丙二醇酯、山柰酚-3-α-D-半乳糖甙、4,8-二羟基喹啉-2-甲酸等.蚕豆花水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以黄酮类和生物碱类为主,分别有16和17种,相对含量分别为36.53%和34.33%.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6.5和25.0μg/mL.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是蚕豆花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蚕豆花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蚕豆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蚕豆 水提物 化学成分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辣椒连作土壤改良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2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设施辣椒连作土壤改良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在辣椒连作土壤中按照900 kg·hm-2施用牡蛎钙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后定植辣椒。在种植末期分别采集设施栽培辣椒健康生长(JK)、发生连作障碍(LZ)和经过改良后(GL)的种植土壤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JK土壤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LZ土壤的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GL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都处于中位。进一步分析发现GL土壤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更接近JK,而真菌更接近LZ;细菌丰富度前10的OTU聚类结果显示JK、GL、LZ每组中3个样品都能聚成一个独立的聚类单元,且GL和JK的系统发育关系更近;3种土壤中优势细菌差异较大,真菌的担子菌在LZ中的占比远超过JK和GL。表明添加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变连作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且朝着健康土壤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 辣椒 连作 土壤改良 微生物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两种地方黄牛肉质性状对比研究

福建畜牧兽医 2022

摘要:本试验旨在对比分析福建省两种地方黄牛的肉质性状,为福建省肉牛育种和高品质牛肉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南岭小黄牛和漳浦黄牛为研究对象,参考各项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基本物理指标、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岭小黄牛与漳浦黄牛的肉质在肉色的亮度、熟肉率、水分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pH值、肉色的红度和黄度、滴水损失率、剪切力、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等指标上,南岭小黄牛肉显著低于漳浦黄牛肉(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P<0.05);在17种氨基酸组成上,南岭小黄牛肉的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漳浦黄牛肉(P<0.05),而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均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P<0.05);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漳浦黄牛肉中赖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的评分均高于FAO/WHO的推荐值100;在脂肪酸组成上,南岭小黄牛肉中肉豆蔻酸、豆蔻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P<0.05),而油酸、α-亚麻酸和二十碳三烯酸显著低于漳浦黄牛肉(P<0.05).两种黄牛肉蛋白均属于优质蛋白质,肉品质均较好,其中南岭小黄牛肉的保水性能、嫩度和氨基酸组成方面较优于漳浦黄牛肉,而漳浦黄牛肉在肉的外观包括肉的亮度、红度、黄度以及脂肪酸组成方面均优于南岭小黄牛肉.

关键词: 漳浦黄牛 南岭小黄牛 肉质性状 脂肪酸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胞自噬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22

摘要:本文综述自噬发现的历史、相关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自噬的生物学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细胞自噬 自噬体 溶酶体 分子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猪轮状病毒病的诊治体会

福建畜牧兽医 2022

摘要:该文介绍一例猪轮状病毒病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经综合防控,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关键词: 轮状病毒病 诊断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百亩示范片通过验收

福建稻麦科技 2022

摘要:2021年11月11日,在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基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召开优质稻“内6优7075”百亩示范片再生季现场测产验收会。经过验收专家组现场测产,“再生稻内6优7075”再生季干谷平均每667m~2产量324.63 kg,加上头季验收产量664.50 kg,两季合计产达989.13 kg。为了提高福建省水稻新品种选育的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能力,育成一批能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满足当前全程机械化操作的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物脱腥的扇贝挥发性风味成分解析

中国食品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析扇贝微生物发酵对其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阐明生物脱腥作用机制.方法:结合臭氧减菌预处理,分别采用单菌(乳杆菌RP38)和混菌(乳杆菌RP38+酿酒酵母JJ4)对扇贝进行生物脱腥,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解析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多元统计学方法及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法明确生物脱腥扇贝的主体风味活性成分.结果:臭氧处理使菌落总数降低约1个数量级,减少48.4%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对风味影响不大.扇贝生物脱腥前、后的差异风味由醛类和醇类物质构建,生物发酵主要降解低级饱和醛类和烯炔类,增加不饱和脂肪醛、醇类和酮类物质.主成分分析显示:单菌发酵特征产物为正庚醇、红没药醇和(2E)-2-壬醛等,混菌发酵特征产物为1-戊醇、苯甲醛、反-2-辛烯醛和新铃兰醛等,混菌发酵带来更丰富多样的挥发性风味成分.ROAV分析表明:扇贝主体挥发性风味活性成分是正辛醛、(2E)-2-壬醛、壬醛、1-壬醇、庚醛和癸醛,正庚醇、2-壬酮、(2Z)-2-庚烯醛和反-2-辛烯醛是生物脱腥后风味的重要修饰成分.结论:臭氧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扇贝鲜度;生物脱腥主要通过降解腥味特征的低级醛类物质,生成清新特征的不饱和醛类和醇类成分;混菌发酵可实现脱腥增效.

关键词: 扇贝 生物脱腥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气-质谱联用 臭氧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品种"闽花甜糯136"杂交制种关键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2022

摘要:闽花甜糯13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花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探讨了闽花甜糯136亲本特征特性及杂交制种关键技术,以期为闽花甜糯136的商业化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闽花甜糯136 甜加糯玉米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10个不同产地‘芙蓉李’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研究福建10个不同产地‘芙蓉李’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分析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地区差异,以及影响各果实品质的主要矿质元素。方法 采集福建10个产地果园的‘芙蓉李’,测定8个品质指标和10种矿质元素含量,利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地区间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 不同产地间各果实品质指标、矿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重与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色泽亮度因子L~*与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3)、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85),色泽红色因子a~*与Zn呈显著负相关(r=-0.706),色泽黄色因子b~*与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77)、而与Fe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05)。通径分析表明, N对单果重的直接影响最大, P对硬度的直接影响最大, Mn对固酸比的直接影响最大; Zn是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泽因子L~*、a~*均具有最大直接影响的元素,Fe是对可滴定酸、色泽因子b~*有最大直接影响的元素,对‘芙蓉李’品质指标直接影响较大的元素还有B、Ca、K等。结论 ‘芙蓉李’果实品质是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生产中应协调好各种矿质元素的配比以提高果实品质,实现优质高效生产。

关键词: 芙蓉李 品质 矿质元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围产期母猪饲粮添加大豆异黄酮和山花黄芩提取物对母仔猪抗氧化功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2022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大豆异黄酮(500 mg/kg)、山花黄芩提取物(500 mg/kg)对母仔猪抗氧化功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背膘、预产期接近的长×大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豆异黄酮组和山花黄芩提取物组共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粮为按照NRC(2012)标准进行设计的商品母猪饲粮,试验期为妊娠90日龄至分娩后第8 d.结果表明:1)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以及山花黄芩提取物对母猪血清中CAT、GSH-Px的活性以及T-AOC、GSSG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母猪血清T-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分别提高20.6%和降低33.4%,母猪血清中GSH含量有提高的趋势(0.1>P>0.05),山花黄芩提取物添加组母猪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了26.9%,T-SOD的活性和GSH含量有提高的趋势(0.1>P>0.05);2)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以及山花黄芩提取物对仔猪脐带血血清中CAT、GSH-Px的活性以及T-AOC、MDA、GSH、GSSG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组仔猪脐带血清中T-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提高了19.3%,GSH-Px活性也有提高趋势(0.1>P>0.05),山花黄芩提取物组仔猪脐带血血清中T-SOD的活性也显著提高(P<0.05),且提高了9.5%,GSH-Px的活性有提高的趋势(0.1>P>0.05);3)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以及山花黄芩提取物对母猪产程、产活仔数、仔猪平均初生重、产后7 d仔猪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相比于对照组,大豆异黄酮有提高仔猪初生窝重的趋势(0.1>P>0.05).围产期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500 mg/kg大豆异黄酮和500 mg/kg山花黄芩提取物,增强了母仔猪的抗氧化功能,但对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母猪 大豆异黄酮 山花黄芩提取物 围产期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