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枇杷不同组织主要三萜酸含量多样性分析
《果树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枇杷种质资源不同组织中主要三萜酸组分含量多样性,为功能化利用与特异资源挖掘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份枇杷种质叶片、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等三萜酸组分含量,并进行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0份枇杷资源的叶片、果皮、果肉、种子中均含有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各组织中的三萜酸组分含量变异系数为21.8%~213.4%,变异最小的是叶片齐墩果酸含量,变异最大的是果肉熊果酸含量。不同组织中,叶片的三萜酸含量最高,其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总三萜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10、3.47、1.10、8.63 mg·g-1DW,是果皮的1.8~2.2倍、果肉的64.1~582.2倍、种子的114.4~170.6倍。大多数资源叶片和果皮的熊果酸含量最高,平均熊果酸含量各占总三萜酸的47.5%和51.4%,其次是科罗索酸,各占40.2%和35.7%,齐墩果酸含量均最低;果肉中科罗索酸含量最高,占总三萜酸的75.6%~94.1%,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低。各组织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与三萜酸总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枇杷种质资源各组织中的熊果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含量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叶片的三萜酸含量高于果皮,二者的含量远高于果肉和种子,研究结果可指导叶片高三萜酸种质挖掘,也可用于果皮高熊果酸或果肉高科罗索酸优异资源的挖掘。


间套作功能植物对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茶叶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理间套作功能植物是茶园生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遮光保温、保持水土、增肥促长、保持微域环境稳定;还能吸引天敌、驱避害虫,减轻茶园病虫草为害,有助于茶叶提质增效。但不合理的间套作会破坏茶园微域环境和争夺养料,进而影响茶树生长。通过综述近年来在茶园间套作功能植物及其对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方面的文献,主要包括茶园常见功能植物的种类、作用方式、功效和常见问题,以及间套作功能植物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病虫草害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应用间套作措施促进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调控和提升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指导。
关键词: 套种 生境管理 生态调控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功能


蜜柚间座壳黑点病菌(Diaporthe citri)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蜜柚间座壳黑点病菌快速、简便、灵敏的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可视化检测方法,在植株表现症状之前或初期实现病原菌的监测,为病害的早期监测、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EF-1a(Elongation factor-1α)基因序列为靶序列,设计了一套LAMP特异性引物;以蜜柚黑点病菌DNA为模板,优化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建立LAMP检测反应体系,开展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及田间病株检测.[结果] 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可特异有效地检测出蜜柚黑点病菌.该体系最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分别为65 ℃和60 min.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LAMP检测最小质量浓度为10 fg·μL?1.采用LAMP法对15份疑似蜜柚黑点病田间样本进行快速检测,检出率为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蜜柚间座壳黑点病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不仅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检测结果可视,可用于田间黑点病菌的实时监测和快速检测.
关键词: 蜜柚 黑点病 间座壳菌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检测


优质高产抗病耐储藏杂交稻品种内10优702的创制
《福建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创制生产上亟需的优质高产抗病耐储藏杂交稻新品种.[方法] 将镇恢084、明恢86和多系1号通过多次杂交、回交、复交等育种技术,结合多年多品质鉴评、稻瘟病抗性鉴定及人工模拟老化进行耐储性鉴定等方法进行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结果] 创制得到农艺性状优良的恢复系福恢702,将恢复系福恢702与优质三系不育系内香10A进行测交,选育出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内10优702.内10优702的稻米品质达到部颁三级优质稻米质量标准,内10优702于2016?2017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两年区试每667 m2平均产量586.60 kg,比对照瑞优399增产3.51%.内10优702的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及室内接菌鉴定都表现为抗稻瘟病,人工老化处理21 d,整体发芽率为97.33%,28 d后整体发芽率仍然高达73.33%,201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9040).[结论] 内10优702是优质高产兼较强的稻瘟病抗性及耐储性的杂交稻新品种.


琯溪蜜柚叶片氮素含量多种高光谱估算模型对比研究
《果树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蜜柚叶片氮素(nitrogen,N)含量是准确诊断和定量评价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建立合适的蜜柚叶片氮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为实现快速、无损、精确的氮素含量估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蜜柚叶片高光谱数据和氮素含量实测数据,建立了蜜柚叶片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BP神经网络回归模型(BPNN)、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F)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M),并确定了蜜柚叶片氮素含量最佳估算模型。【结果】原始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与蜜柚叶片氮素含量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多波段相关性显著,并出现多个极值。原始光谱曲线敏感波长为569 nm和704 nm,一阶微分曲线的敏感波长为541、617、695、753 nm。与蜜柚叶片氮素含量相关性较显著的光谱参量是NDVI′_(695,753)、RVI′_(695,753)、DVI′_(617,695)、R′_(617)、DVI′_(541,617)。建立的PLS、BPNN、RF和SVM 4种蜜柚叶片氮素含量估算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5、0.80、0.83和0.81,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16、1.08、0.97和1.02。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0.84、0.85和0.8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11、0.94、0.87和0.99,其估算模型的精确程度为RF>SVM>BPNN>PLS。【结论】通过对琯溪蜜柚叶片氮素含量进行4种高光谱估算模型对比,随机森林估算模型精度稍高于PLS、BPNN和SVM估算模型。研究结果为光谱监测蜜柚叶片氮素含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利用线性和非线性耦合方式建立温室温湿度预测模型
《中国农业气象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蔬菜种植试验温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实测数据,根据ARIMA模型和RBF神经网络对线性和非线性问题的预测能力差异,构建ARIMA-RBF神经网络权重组合的温湿度预测模型,对温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并比较各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温室内温湿度分别具有更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特征,对应预测性能较好的单一模型分别为ARIMA模型和RBF模型.相较单一模型,ARIMA-RBF神经网络权重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最佳温度组合模型的MAE、MAPE和RMSE分别为1.04℃、2.95%和1.21℃;最佳湿度组合模型的MAE、MAPE和RMSE分别为0.35个百分点、0.36%和0.55个百分点.权重组合模型通过适当的加权策略充分发挥了单一模型对数据不同特征的处理能力,能较好地评估温室内温湿度状态,可为建立更具普适性的温室环境因子模型提供参考.


两系杂交稻聚两优2185的选育与应用
《福建稻麦科技 》 2022
摘要:聚两优2185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RGD-7S与恢复系福恢2185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表现熟期适中,分蘖力较强,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耐热性较强等特性.主要介绍了聚两优218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