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线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及产量因素通径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对20份线辣椒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线辣椒始花节位、叶长和叶宽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横径、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与单株结果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果横径与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果数、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线辣椒单株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最大,并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对总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果横径对总产量有负向影响,果纵径对总产量影响不明显。


不同用量钾肥对白菜型油菜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青海省高海拔农业区,以当地主要种植的白菜型油菜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增施不同用量钾肥的大田试验,研究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在配施氮、磷肥基础上,增施钾肥30~120 kg/hm2,油菜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增加11.4%~27.5%;由肥料效应方程得出,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最佳施钾量为131.87 kg/hm2,经济合理施钾量为126.17 kg/hm2。


青海东部旱区自然降水特征及旱害发生关系
《节水灌溉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长期自然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田间定位试验和微区试验,对土壤水分平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估旱害的4项指标:贫水指数、凋萎指数、降水指数和干旱指数,并依据干旱指数对浅山地区1961~1999年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年型分类,其结果是:39年间共发生特大旱年1年、大旱年3年、中旱年19年、轻旱年11年、平水年5年,发生机率分别为2.6%7、.69%、48.72%、28.21%、12.82%。同时认为青海东部地区旱田作物需水和耗水参数矛盾突出,干旱是年年发生,唯轻重之别,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多变性和不可控性。抵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农田外部人为亏缺补水。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除春麦田野燕麦田间试验
《植物保护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年和2005年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了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除春麦田野燕麦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0.05、199.5、300.0、400.5g/hm2对春小麦田的野燕麦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试验剂量下对春小麦安全,有增产作用。田间使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以199.5g/hm2为宜。
关键词: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 春麦田 野燕麦 防除


钾肥对秋季复种绿萝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绿萝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纯N 152.25kg/hm2、P2O5138 kg/hm2的基础上,绿萝卜施钾后增产效果显著。在施K2O45~180 kg/hm2范围内,其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提高1.69%~22.03%;其中以施K2O90 kg/hm2增产幅度最高,增产达15.35 t/hm2,其纯收益最高,为2 860.30元/hm2,产投比高达13.64∶1。乐都地区秋季复种绿萝卜最佳施K2O量为90~135 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