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贵州省羊肚菌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

食用菌 2022

摘要:深入分析贵州省羊肚菌生产现状、市场现状、产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以推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作贡献。

关键词: 羊肚菌 产业发展 现状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拔对薏苡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薏苡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小白壳薏苡、 安薏1号、仁薏1号3个薏苡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海拔高度(高、 中、 低)种植,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薏苡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材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植株高度增加,生育期延长,而分蘖数、着粒层、 单株结实粒数、 百粒重、 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异系数为10.65%~56.54%,属于中等变异性范围,说明海拔高度对薏苡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大.3个试验材料在不同海拔高度其籽粒的营养品质保持稳定,变异系数为3.70%~9.68%,属于弱变异性范围,说明海拔高度对薏苡营养品质影响较小.综合3个试验材料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分析,可确定在中海拔1250 m左右为薏苡最适宜种植区域.

关键词: 海拔高度 薏苡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种植区域地理标志辣椒风味变化研究

蔬菜 2022

摘要:为了探索贵州地理标志辣椒品种香气判别的快速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对3个地理标志辣椒品种(大方皱椒、黄平线椒、黄杨小米辣)及对照黔椒8号在4个种植区域(大方县、黄平县、绥阳县、花溪区)的风味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P C A)不能完全区分不同辣椒样品的风味;同一品种在地理标志区域与非地理标志区域的风味表现不同,大方皱椒在地理标志区域与非地理标志区域的风味差异较大,能很好地进行区分,黄平线椒在地理标志区域与非地理标志区域的风味差异不能完全区分,黄杨小米辣在地理标志区域与非地理标志区域的风味差异不大,完全不能区分.通过传感器贡献率分析可知,W1W、W2W、W1S和W2S传感器在辣椒产地区分中起到较大作用,即无机硫化物类、有机硫化物类、甲基类、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贡献较大.

关键词: 地理标志 辣椒 电子鼻 风味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层栽红托竹荪重金属污染特征

山东化工 2022

摘要:通过添加不同剂量活性炭改良剂进行红托竹荪层架栽培试验,分析改良剂使用后红托竹荪土壤和竹荪不同组织部位中Pb、Cd、Cr、Hg、As的含量,判断竹荪种植土壤的污染状况和竹荪不同组织部位富集Pb、Cd、Cr、Hg、As能力大小与改良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质土壤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分别为Pb:27.48~51.65 mg/kg,Cd:0.28~0.56 mg/kg,Cr:94.37~126.19 mg/kg,Hg:0.05~0.14 mg/kg,As:13.43~22.18 mg/kg,Cr和As的超标现象较严重在土壤中的累积特征显著.研究区基质土壤中Pb、Cd、Cr、Hg、As的Eir和RI均属于轻微水平,潜在风险较小.红托竹荪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红托竹荪 重金属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工艺对'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品质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鲜叶原料加工绿茶的最佳工艺。【方法】选用‘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一芽一叶新梢为原料,分别按照炒青卷曲形茶、烘青卷曲形茶、针形茶、兰花形茶和凤形茶工艺加工成绿茶,所制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和内含成分分析。【结果】烘青卷曲形茶内含成分适中、比例恰当,茶多酚含量为18.68%,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4%,酚/氨比最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4.81%,水浸出物含量为41.22%,咖啡碱含量为4.15%,花青素含量最高为4.98 mg/g,叶绿素含量最高达1.47 mg/g,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值最高,感官品质最佳。【结论】烘青卷曲形茶加工工艺是加工‘巴山早’夏季紫色芽叶一芽一叶新梢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 ‘巴山早’ 紫色芽叶 绿茶 加工工艺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茶园首次发现角盲蝽为害

贵茶 2022

摘要:角盲蝽是我国热带茶区一类重要的茶树吸汁性害虫,贵州尚未报道其为害。近年来,笔者曾在贵州多个茶园观察到疑似角盲蝽的危害状,并于2020年11月在黔西南州贞丰和兴义茶园采集到角盲蝽标本。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研究结果,将其鉴定为金鸡纳角盲蝽(Helopeltis cinchonae Mann)。本文提供了金鸡纳角盲蝽的形态及危害特征图,以期为该虫识别、监测和及时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 金鸡纳角盲蝽 危害状 诊断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团羽铁线蕨HPLC-DAD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多种特征成分含量测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

摘要:通过建立团羽铁线蕨指纹图谱和多种共有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以在不同产地团羽铁线蕨质量控制中应用.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280 nm,检测温度35℃,甲醇-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方法建立铁线蕨指纹图谱与特征成分含量测定的HPLC-DAD分析方法,对多批次药材以相似度软件与化学计量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本方法提取铁线蕨有13个共有峰,指认出共有峰2个,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糖苷酸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相似度为0.558~0.901.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使用化学计量学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13个共有峰进行评价,样本中槲皮素-3-O-β-D-吡喃葡糖苷酸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含量范围分别为0.11~4.35 mg/g、0.15~10.35 mg/g,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团羽铁线蕨数据差异大.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特征成分含量测定的HPLC-DAD分析方法,能更全面而准确地体现团羽铁线蕨药化学成分整体轮廓与各类特征成分含量贡献,为提升不同产地团羽铁线蕨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团羽铁线蕨 HPLC-DAD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方法学考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场辣椒的全基因组SNP标记分析

种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牛场辣椒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测序质量、SNP在染色体和基因组上的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783349390条clean reads,基因组覆盖率98.23%,测序深度36.35×;12条染色体上共获得9141358个SNP,10号染色体上的纯合SNP最多,9号染色体上的纯合SNP最少;不同染色体上SNP密度分布不同;SNP分布在基因组上5个位置且数量不同,基因间(94.68%)>基因内(3.64%)>基因上游(0.9%)>基因下游(0.74%)>基因上游/下游;基因内SNP数量依次为内含子(281002)>外显子(51242)>剪接位点(288);外显子上有4种类型的SNP变异且数量不同,非同义突变(31265)>同义突变(19079)>终止子获得(710)>终止子缺失(188);发生转换的SNP数量是颠换的1.99倍.牛场辣椒SNP的出现频率为1个/366 bp,其中外显子上的51242个SNP具有开发成功能标记的潜力,外显子上SNP产生的710处终止子获得对基因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辣椒 重测序 SNP 分子标记数量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茶园机采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22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茶园机采现状,利用文献分析法对贵州省茶园机采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了贵州省茶园机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宜机化"机采茶园建设、提升茶园农艺管理标准化、机采技术与设备精细化和提升机采茶青制茶品质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贵州茶园高质量发展和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茶园机采 现状 问题 对策 建议 贵州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FAF基因家族鉴定并挖掘分枝形成相关成员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AF基因家族是植物界特有的转录因子之一,具有调节分生组织大小的作用.为研究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FAF基因对分枝形成的影响,本研究对甘蓝型油菜FAF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3个多分枝材料和3个少分枝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取不同生育期组织部位的总RNA,利用qPCR对BnFAF基因进行了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中共有17个BnFAF基因,分布在13条染色体上;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参考拟南芥(Arabidopsis)FAF基因将BnFAF基因分为Ⅰ~Ⅳ共4个亚家族;基因结构、蛋白结构鉴定表明Ⅳ家族成员的分化较大,而其余亚家族内成员相对保守.qPCR分析发现,BnFAF4-4和BnFAF4-7的表达模式一致,且在多分枝材料薹期茎、上部腋芽和中部腋芽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少分枝材料,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分枝的形成.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FAF基因改良甘蓝型油菜分枝性状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FAF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分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