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株魔芋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镰刀菌引起的魔芋茎腐病是魔芋栽培过程中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贵州省兴义市魔芋茎腐病的病原菌种类,2019年从贵州省兴义市采集魔芋茎腐病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rDNA-ITS与tef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并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经组织分离法共获得3株镰刀菌纯培养物,经鉴定分属于2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腐镰刀菌(F.solani);致病性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菌株xymy-8没有致病性,茄腐镰刀菌菌株xymy-7、xymy-9有致病性,且致病性有差异,其中菌株xymy-7的致病性强于菌株xymy-9的致病性.试验结果为魔芋茎腐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铃薯晚熟新品种'黔芋9号'的选育
《中国马铃薯 》 2022
摘要:'黔芋9号'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马铃薯鲜食新品种.2009年以'Tacna'为母本,'Victoria'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马铃薯(2021)520110].该品种生育期104 d左右,块茎卵圆形,薯皮黄色,薯肉中等黄色,芽眼少且浅,商品薯率91.18%.块茎干物质含量18.20%,淀粉含量14.84%,蛋白质含量2.45%,还原糖含量0.05%,维生素C含量17.20 mg/100 g.'黔芋9号'对晚疫病、X病毒和Y病毒的抗性等级均为抗病(R).2019~2020年在贵州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联合试验中平均产量2104 kg/667m2.'黔芋9号'适宜在贵州省中高海拔800~2600 m地区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有机肥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南方农业 》 2022
摘要:以常规施用复合肥作对照,研究新型有机肥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植株性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每公顷产量为2937.89 kg,与施复合肥平均产量(2450.37 kg)相比,增产19.9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有机肥处理每公顷经济效益可达22280.28元,比对照处理的21468.18元,效益提升了3.78%;施用有机肥能有效改善油菜植株性状,增强油菜个体优势及生物产量,同时有利于提高油菜的产油量及品质.推广有机肥合理施用技术,不仅能提高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还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更有利于促进农户增收增效.
关键词: 有机肥 甘蓝型油菜 植株性状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2种肥料对石阡苔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农技服务 》 2022
摘要:探讨不同肥料对石阡苔茶的品质及产量影响,为筛选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的适宜肥料提供参考.在贵州省石阡县城亿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园基地进行茶树施用13.4%氨基酸水溶肥·生物激活剂、辅酶营养液+复合微生物肥、清水(对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对茶叶均能提质增效.茶树施用13.4%氨基酸水溶肥·生物激活剂水剂后,1级、2级、3级茶芽数量分别为82颗、115颗、245颗,仅1级茶芽数量比辅酶营养液+复合微生物肥组稍低,2级、3级茶芽数量与辅酶营养液+复合微生物肥组、对照组相比均较多;发芽密度、百芽重量、产量分别为1803个/m2、68.96 g、146.95 kg/667m2,较对照组分别增长15.58%、36.39%、32.21%,较辅酶营养液+复合微生物肥组分别增长12.34%、19.12%、20.67%.施用13.4%氨基酸水溶肥·生物激活剂水剂的成品茶感官评分最高,为87.45分.生产中施用13.4%氨基酸水溶肥·生物激活剂水剂能有效提高石阡苔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树根系氮积累及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能与大部分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有效提高宿主植物对氮源的吸收利用。本文以桑树(Morus alba)品种‘桑特优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CK组(不接种处理)、Fm处理(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和Ri处理(接种根内根孢囊霉),测定桑树的菌根侵染率、根系水分含量、氮积累量和水通道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处理80 d后,桑树的菌根侵染率达60%以上,桑树根、茎叶生物量均大于CK组,其中Fm处理生物量为CK的136.07%和121.12%, Ri处理生物量为CK的136.61%和108.87%。接种AM真菌的桑树根、茎叶氮积累量均显著大于CK, Ri处理根部氮积累量显著高于Fm处理,茎叶氮积累量与根部氮积累量显著正相关。利用荧光定量分析测定主根、侧根、须根中3个PIPs和4个TIPs类水孔蛋白基因表达, Ri处理上调主根TIP2.3、侧根PIP2.7、须根TIP2.1等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 Fm处理上调侧根PIP2.7、TIP2.3等基因表达。通过相关分析,根系氮积累与主根PIP2.2、PIP2.7、TIP1.3、TIP2.1,侧根PIP2.2、TIP2.1、TIP4.1,须根PIP2.2、PIP2.7、TIP2.1、TIP4.1表达显著负相关,而与侧根PIP2.7表达显著正相关。初步探明AM真菌通过调节桑树根系中PIPs和TIPs家族基因的表达,促进桑树水分吸收利用提高对氮素吸收。


贵州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与试点的互作效应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22
摘要:以2019年贵州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第二组的鲜重亩产量数据为资料,8个试点及12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AMMI模型对其基因与环境的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品种平均鲜重产量在3 199.5~3 976.6 kg/667m2之间,其中有5个品种增产;品种变异占总变异的10.51%,试点变异占总变异的63.22%,品种和试点交互作用变异占总变异的26.28%;IPCA1、IPCA2分别占交互作用变异的50.7%、31.2%;IPCA3变异占交互作用的7.25%。g_4、g_8、g_9、g_10、g_11和g_12品种对e_1、e_2、e_6和e_7环境的适应性较好;g_1、g_2、g_3、g_5、g_6和g_7品种对e_3、e_4、e_5和e_8环境的适应性较好。结合产量水平来看,g_1(惠农青2号)、g_9(鑫玉666)两个品种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g_3(禾睦玉905)、g_8(物华玉3号)和g_11(凉都191)品种稳定性一般,产量超过对照;g_12(金都玉999)稳定性最差,产量也较低。


不同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22
摘要:为探索水稻不同生长期氮肥施用与稻米品质关系,以优质常规水稻品种滇屯502、大粒香、金麻粘、玉珍香,优质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585、宜香优2115、宜香62、源两优325、丰优香粘、香早优2017为材料,研究分蘖肥、穗粒肥施用对稻米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少施或不施氮肥有利于稻米食味品质改善,施少量穗粒肥有利于稻米外观品质改善,杂交稻碾米品质较常规稻好.相关性分析表明,氮肥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值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氮肥施用主要影响稻米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


宽体金线蛭WpE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摘要:目的:克隆宽体金线蛭(WpE)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宽体金线蛭药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宽体金线蛭唾液腺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WpE基因转录本,通过PCR反应验证WpE基因cDNA全长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WpE基因碱基序列性质及其对应氨基酸序列的特性。结果:宽体金线蛭WpE基因碱基序列全长258 bp,编码8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一个由16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成熟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8.093 kDa,理论等电点(PI)为5.85,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属于马铃薯抑制剂Ⅰ家族。结论:成功克隆出宽体金线蛭WpE基因,分析其序列的结构特征,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马铃薯抑制剂Ⅰ家族保守活性位点Asp46,其结合环能与胰凝乳蛋白酶结合并使其失活,具有抗炎与抗凝活性。


不同碳氮源对冬荪菌丝生长的影响
《食用菌 》 2022
摘要:目的:为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冬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白鬼笔“B-L1”、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香笔菌B-L3四个冬荪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考察供试碳源、氮源对冬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鬼笔B-L1、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菌丝在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2.242 mm/d、2.200 mm/d、2.328 mm/d,香笔菌B-L3菌丝在供试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无显著差异;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菌丝在酵母提取物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998 mm/d、2.124 mm/d,白鬼笔B-L1菌丝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为2.340 mm/d,香笔菌B-L3菌丝则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为1.148 mm/d。试验为冬荪培养基碳源、氮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