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日照条件下2个热带玉米自交系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深度挖掘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采用分子辅助方法改良热带玉米种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热带光钝感自交系QR273和光敏感自交系T32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长日照条件(16 h光/8 h暗)对试验材料进行处理,于四叶期采集幼嫩叶片提取总RNA,利用RNA-Seq技术对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长日照条件下,从玉米自交系T32和QR273间共鉴定出697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T32较QR273的上调表达基因有3291个、下调表达基因有3686个。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有24个应答光刺激和应答辐射的基因在T32和QR273中表现出显著差异;此外,有17个同时与应答光刺激、应答辐射、胚后期发育、光周期、生殖结构发育、生殖系统发育、生殖发育过程、光周期/开花和分生组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有15个昼夜节律通路相关基因在T32和QR273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Zm00001e030377和Zm00001e023792基因在T32中的表达量高于QR273,而Zm00001e016746和Zm00001e011193基因在T32中的表达量低于QR273。【结论】长日照条件下光敏型与光钝型热带玉米自交系间的转录组差异分析共鉴定出697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4个参与应答光刺激和应答辐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7个同时与应答光刺激、应答辐射、胚后期发育、光周期及分生组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15个与昼夜节律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通过差异性参与昼夜节律通路中的成花诱导,导致成花启动途径不完全相同,可能是热带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的关键遗传基因。
关键词: 热带玉米自交系 光周期 差异表达基因 长日照条件 转录组测序


保水剂和脲酶抑制剂对贵州高山甘蓝生长的影响
《节水灌溉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保水剂和脲酶抑制剂在贵州高山冷凉蔬菜甘蓝上的应用效果,为保水剂和脲酶抑制剂在贵州高海拔地区及其相似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于2021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采用田间试验,以保水剂和脲酶抑制剂为研究试材,研究增施保水剂(FB)和脲酶抑制剂(FN)及两者同时施用(FBN)对高山冷凉蔬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HF处理相比,FB、FN和FBN处理均可显著增加甘蓝产量,增幅为8.13%~15.58%,产值增加6924~13275元/hm2,增幅为8.13%~15.58%,FB和FN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FB、FN和FBN处理纯收益分别增加5724、6142和12025元/hm2,增幅分别为6.99%、7.50%和14.69%.FB、FN和FBN处理均能提高甘蓝氮磷钾累积量,以FBN为最大,分别达到181.34、44.12和200.93 kg/hm2,其中FB和FN处理差异不显著.甘蓝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Vc、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FBN>FB>FN>HF>NF(不施肥).单独配施保水剂(FB)或脲酶抑制剂(FN)和同时配施保水剂及脲酶抑制剂(FBN)显著提高甘蓝氮磷钾的农学效率和吸收利用效率,均以FBN处理最高,分别达到195.61 kg/kg、293.42 kg/kg、195.61 kg/kg和41.32%、16.17%、46.78%,FB和FN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在常规化肥的基础上,同时配施保水剂和脲酶抑制剂的甘蓝生长效果优于单独配施保水剂或脲酶抑制剂,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促进甘蓝生长,研究结果能为贵州高山冷凉蔬菜产业中土壤添加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高山冷凉蔬菜 甘蓝 保水剂 脲酶抑制剂 生长 品质 产量 经济效益 养分


HPLC法测定兽用银翘散中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了提升兽用银翘散的质控技术,对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测定波长、流动相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兽用银翘散中绿原酸、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银翘散采用50 mL的5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30 min后,提取液补重,用C18色谱柱分离,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7 nm为最佳提取条件.绿原酸、连翘苷分别在20~400 μg·mL-1和2.5~50.0 μg·m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9 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1.5%(RSD=2.47%,n=6)和 93.7%(RSD=2.69%,n=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好、精密度高、适用性强等优点,可作为兽用银翘散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应用.


基于2b-RAD技术分析白化茶树品种(系)遗传多样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白化茶树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2b-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2b-RAD)对23份茶树种质(20份白化,3份常绿对照)进行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群体结构.结果表明,共获得576 193 750条高质量测序数据和56 498个高质量SNPs.系统发育树和主成分分析表明,23份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类群 Ⅰ为1份来自贵州的大叶种,类群Ⅱ包含来自贵州的地方种质6份,类群Ⅲ包含来自浙江的14份种质和来自安徽、福建的2份种质.基于系统发育树,3个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表现为:类群 Ⅰ>类群Ⅱ>类群Ⅲ,类群 Ⅰ和类群Ⅱ、类群Ⅲ之间分别呈现中、高度的遗传分化水平.综上所述,白化茶树品种(系)存在中、高度的遗传分化,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间遗传分化更大,为白化茶树种质鉴定、资源利用和育种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应用MAS技术改良水稻特异种质大粒溪香的稻瘟病抗性
《种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携带Pi1和Pi9抗病基因的BC4F2群体为基础材料,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完成BC5F5株系的构建,并对其进行苗瘟接种鉴定及不同生态环境的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大粒溪香的苗瘟病级为7级,而改良株系病级为2~6级.大粒溪香在湄潭和黎平两病圃叶瘟病病级为8级和7级,穗瘟病均为9级高感,其综合抗性指数为8.4,表现为高感稻瘟病;而改良株系在两病圃叶瘟病病级为1~7级,穗瘟病病级为5~9级,表现为感和高感,但穗瘟损失率病级较轻,相较对照大粒溪香8级穗瘟损失率,降低了 3~7个病级.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改良株系抗性较原始亲本大粒溪香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明确了改良株系在不同生态区的稻瘟病抗性水平差异,筛选出一批可供育种利用的水稻新种质.


科技期刊平台对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以西部科技期刊联盟平台为例
《科技传播 》 2022
摘要:以西部科技期刊联盟平台为例,阐述了科技期刊组织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开展学术研讨会、设立首届“西牛奖”、创办西部牛编沙龙、举办重庆编辑大碗茶等措施,以及科技期刊平台影响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为日后期刊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EM菌与鱼腥草镶嵌模式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EM复合菌与鱼腥草镶嵌模式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期为鱼腥草浮床+EM菌修复系统在池塘养殖水体修复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鱼腥草为浮床植物,研究7.5%浮床、15.0%浮床、7.5%浮床+EM菌、15.0%浮床+EM菌、EM菌无浮床和无EM菌无浮床(CK)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不同处理池塘pH及水温均在正常范围,处理间变化不明显;但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不同处理水质的pH、DO、TN、NH3-N、TP、CODMn和BOD5平均分别为7.92~8.48、4.44~7.19 mg/L、1.15~1.83 mg/L、0.40~0.61 mg/L、0.09~0.18 mg/L、1.20~2.40 mg/L 和 1.90~3.23 mg/L,综合污染指数为0.97~1.84,15.0%浮床+EM菌镶嵌处理对池塘水质修复效果最好,对TN、NH3-N、TP、CODMn和 BOD5水质因子浓度的削减效果分别为9.66%、5.86%、-25.93%、40.98%和31.33%,其水质污染程度和污染水平分别为尚清洁和标准限量内(达2级标准),其余处理水质均为污染和超出警戒水平.[结论]15%鱼腥草浮床+EM复合菌镶嵌处理对池塘水质修复效果最好,但因"水呼吸"现象影响水体溶解氧浓度,选择15%鱼腥草浮床+EM菌修复模式时需要配备增氧设备辅助增氧,以进一步提升池塘水体修复效果.


辣椒新品种黔椒13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黔椒13号是以自交系AX2009-2为母本,以自交系AXFB-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株高55 cm左右,开展度67 cm左右,株型半直立,平均单株结果数52个;果实线形,果长25 cm左右,果肩宽1.5 cm左右,果肉厚0.18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1.3 g,商品果深绿色;田间对病毒病、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辣丰3号,VC含量525.3 mg·kg-1,辣椒素含量0.0231%,每667 m2鲜椒产量1900 kg左右,适宜贵州地区春露地栽培.


杂交木豆新品系不同生育期的营养动态研究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分析杂交木豆新品系201516不同生育期的营养动态,探讨杂交木豆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性.结果显示:木豆201516的主要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等含量丰富,随着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变化.木豆分枝期的营养价值最高,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3.61%和5.32%,但鲜草产量最低.孕蕾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7.96%和5.65%,鲜草产量较高,是制作青贮饲料最佳时期.对木豆营养成分与生育期相关性分析显示,除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和水分与生育期相关性不显著外,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磷等均呈现显著至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性;各营养成分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或负相关性.研究表明,木豆分枝期的营养价值最高,鲜草产量较高,是制作青贮饲料最好的时期.通过营养动态分析选择最佳利用期.


遵义市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基地尾水水质分析评价
《南方农业 》 2022
摘要:为探明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尾水的污染状况,于2020年对遵义市某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基地的尾水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尾水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运用单因子污染物指数法和总污染指数(S)评价尾水中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结果显示:尾水中水温、DO、pH值、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TN、TP和SS平均值分别为(18.41±0.23)℃、(6.19±0.31)mg·L-1、(7.62±0.13)mg·L-1、(2.64±0.16)mg·L-1、(1.23±0.11)mg·L-1、(0.18±0.02)mg·L-1、(5.03±0.32)mg·L-1、(0.68±0.17)mg·L-1和(29.57±1.94)mg·L-1.氨氮、TN和TP平均浓度均低于Ⅴ类水质标准,含氮有机物和SS是主要污染物,5月份的总污染指数最高.根据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尾水中含氮有机物污染指数较高这个研究结果,建议今后加强尾水中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工艺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