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文献计量的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贵茶 》 2022
摘要:为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养分变化特征,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扩大样本量,对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茶年限下茶园土壤pH、有机质、全氮等养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茶使土壤呈酸化趋势,土壤pH不断降低且逐渐低于优质高产高效茶园最低标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逐渐达到并超过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标准;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随植茶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逐渐达到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标准;土壤速效钾随植茶年限的增加有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土壤酸化,合理增施钾肥,控制氮肥及磷肥的施用。


贵州省赫章县半夏软腐病病原鉴定
《中药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贵州省赫章县半夏软腐病病原类型。方法: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16S rDNA和icdA基因序列系统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采集的带病样品中分离到8株菌株,致病性测定表明,菌株Bxrf1-2、Hbxrf2-4、Hbxrf3-1、Hbxrf4-6和Hbxrf4-7可经人工接种导致半夏、胡萝卜、马铃薯、黄瓜和大白菜腐软;5株病原菌株在NB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表面光滑、半透明、乳白色且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呈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基于16S rDNA和icd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均表明,5株病原菌与已报道的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菌株聚集在同一分支上。结论:综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特征,将贵州省赫章县半夏软腐病病原鉴定为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
关键词: 半夏软腐病 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 鉴定 16S rDNA icdA


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覆膜栽培下不同水平商品有机肥替代20%氮肥对春玉米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促进贵州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靖丰8号"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化肥(处理1,CK)、减量20%氮肥+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处理2)、减量20%氮肥+商品有机肥4500 kg/hm2(处理3)的大田覆膜玉米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春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生物性状、养分积累及土壤的肥力效应.[结果]春玉米产量以处理3最高,较处理1增产6.83%,增产达显著水平;各处理玉米穗长、穗行数和秃尖差异不显著,处理3玉米穗粗最粗(54.46 mm)、秃尖最短(0.83 em)、行粒数最多(40粒);玉米株高、茎粗和穗位高以处理2最优,显著优于其余处理;玉米植株氮、磷和钾吸收量以处理2最大,较处理1分别提高3.33%、3.06%和1.50%,较处理3分别提高5.54%、6.93%和3.70%;处理3较其他处理土壤pH最大、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最高.[结论]商品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提升玉米产量,同时可起到改土培肥的作用;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替代20%化肥氮,玉米基本可实现稳产;商品有机肥4500 kg/hm2替代20%化肥氮处理的玉米增产效果最佳,产量构成较优,土壤酸性改良、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提升效果均最佳.故贵州玉米生产中替代20%化肥氮的商品有机肥推荐用量为4500 kg/hm2.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春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生物性状;养分吸收


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22
摘要:为探索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以常规稻大粒香、金麻粘,杂交稻宜香62、源5s/金麻粘为材料,研究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生长条件下,随大田营养生长阶段温度升高、灌浆成熟期温度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食味值显著降低、碾米品质及外观品质无明显规律,不同地点同期播种的灌浆成熟期温度越高稻米外观品质越好。大田营养生长阶段温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浆成熟期温度与食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值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大田营养生长阶段温度主要影响稻米蛋白质积累,灌浆成熟期温度主要影响食味优劣。


油菜品种发展现状及良种高效种植技术
《中国农民合作社 》 2022
摘要:油菜是我国植物油的第一大油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消费国。目前,全国油菜平均单产约136公斤/亩,亩产油量约59公斤,食用油自给率仅约30%,严重影响食用油安全及油脂加工企业和农户效益。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


A:L1型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制备及免疫效力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制备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有效控制贵州省鸭多杀性巴氏杆菌发生和流行。【方法】以实验室分离保存的A:L1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地方流行株为菌种,通过涂板法测定该菌株生长曲线,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该菌株对鸭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将该菌培养至终浓度为1×1010 CFU/mL后分别制备白油佐剂灭活疫苗和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经疫苗质量检验后进行免疫雏鸭试验;通过攻毒保护试验评价比较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并对攻毒试验鸭肝脏、肺脏、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A:L1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株培养至18 h到达峰值,活菌数可达1.0×1010 CFU/mL;LD50为5 CFU;制备的两种疫苗安全性良好;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一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保护率可达62.5%,高于白油佐剂灭活疫苗(50.0%)及商品灭活疫苗(50.0%)。二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优势更为明显,免疫保护率可达87.5%,高于白油佐剂灭活疫苗(75.0%)及商品灭活疫苗(62.5%)。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一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能对肺脏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二免后在肝脏、肺脏和脾脏的保护效果上,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组优势明显。【结论】利用贵州地区流行的A:L1型菌株所制备的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明显,能对贵州地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贵州高海拔区3个苹果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西南高海拔区苹果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明确不同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特征,为高海拔区苹果品质调控及培育不同香气特征苹果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3个产自威宁的苹果(烟富3、王林和维纳斯黄金)果实中挥发性物质,并对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特征及其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个品种果实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93种,其中,酯类19种,醛类11种,酮类11种,醇类5种,酯类和酮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总含量的54.73%~58.06%和18.58%~20.13%.乙酸2-甲基丁酯、(E,E)-2,4-己烯醛、3-己醛和2-甲基-1-丁醇是烟富3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依次占总含量的1.15%~3.32%、0.08%~0.15%、0.03%~0.12%和0.03%~0.42%;2-甲基丁酸己酯、丁酸己酯、2-甲基丁酸丁酯、苯甲醛和1-己醇是王林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0.31%~2.18%、0.20%~0.98%、0.09%~0.32%、0.06%~0.11%和0.30%~1.01%;乙酸己酯、乙酸戊酯、反式-2-己烯基乙酸酯、己醛和1-辛醇是维纳斯黄金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0.42%~2.38%、0.05%~0.19%、0.03%~0.17%、0.11%~0.22%和4.34%~4.73%.[结论]威宁高海拔区域烟富3、王林和维纳斯黄金3个苹果品种成熟果实均为酯香型,辛酸乙酯、庚酸乙酯、2,6-二甲基-4-庚酮、3-甲基-2-丁酮、乙酸2-甲基丁酯和1-辛醇可能是影响威宁高海拔区苹果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关键词: 高海拔 苹果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特征香气


贵州特色钝化剂对镉生物有效性及苋菜吸收镉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22
摘要:选用4个具有贵州特色的钝化剂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试验与盆栽试验,研究了单施及配施钝化剂对镉生物有效性和苋菜吸收镉的影响.研究表明,10个处理均可提高酸性黄壤pH值,使酸性黄壤pH从4.81提高到5.01~6.43,增幅达4.16%~33.68%.单施钝化剂可提高土壤pH 4.16%~33.68%,其中,以5%硅钙肥和5%磷矿粉对土壤pH的增幅最大,分别为33.68%和13.10%.配施钝化剂可提高土壤pH 4.57%~19.96%,其中,以1.5%硅钙肥+3.5%茶树废枝生物炭和0.75%磷矿粉+0.75%硅钙肥+3.5%茶树废枝生物炭对土壤pH的增幅最大,分别为19.96%和18.71%.10个处理均使污染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从0.321 mg/kg降至0.149~0.249 mg/kg,降幅达19.00%~53.58%.总体而言,配施钝化剂对镉的钝化效果好于单施,配施钝化剂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镉33.02%~40.81%,1.5%磷矿粉配施3.5%的酒糟生物炭和茶树废枝生物炭处理分别能降低土壤有效态镉40.81%、38.63%.单施5%硅钙肥和磷矿粉对土壤有效态镉的降低幅度达53.58%、26.48%.苋菜的生物量、株高及株幅经1.5%磷矿粉+3.5%酒糟生物炭处理后较ck分别增加72.84%、18.27%、37.38%,地下部、地上部镉含量分别降低67.86%、64.41%,差异显著;经1.5%磷矿粉+3.5%茶树废枝生物炭处理后苋菜生物量、株高及株幅较ck分别增加62.02%、23.08%、93.46%,地下部、地上部镉含量分别降低48.81%、44.07%,差异显著.


长顺县冬油菜品种引种试验
《耕作与栽培 》 2022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长顺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产量、抗性及特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研585增产最多,比对照高7.35%;油研57产油量增产最多,比对照高12.61%.结合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产油量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沣油737、油研585、庆油3号、油研57、油研2013丰产性、抗逆性均较好,熟期适中,适宜在长顺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