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

现代农机 2022

摘要:植物病虫害防治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我国一直在加强该方面研究,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存在农药使用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遭遇阻碍.随着农药研制工作的开展,微生物农药成为当前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探究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微生物农药 病虫害防治 应用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作为重要粮食作物的水稻,其产量主要由穗粒数、有效分蘖数和粒重3种因素决定。株型是有效分蘖数等多个农艺性状的综合结果,直接影响决定了作物产量。理想的株型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选择方向。每穗粒数和粒重也是水稻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粒型因素中的粒长、粒宽、粒厚又影响着籽粒重量,上述因素是育种家和遗传研究者历来关注的重点。综述了水稻理想株型和籽粒性状相关基因的遗传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水稻产量提高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决定因素 理想株型 粒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番茄干旱胁迫关键基因与信号通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干旱胁迫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番茄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通过检索GEO数据库中关于番茄干旱胁迫的基因芯片数据,获取GSE39894和GSE106317两个数据集矩阵数据,利用GEO2R分析工具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应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E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stoscopes软件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并使用MCODE及Cytohubba插件筛选出参与干旱胁迫的最显著模块及关键基因.本实验筛选出158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48个上调基因,835个下调基因,GO功能分析和KEE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在代谢通路、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等方面显著富集,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K4C9D8_SOLLC、K4B0Q1_SOLLC、CB13_SOLLC、PSBP_SOLLC、K4BCF4_SOLLC等10个关键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很可能是番茄干旱胁迫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 GEO数据库 番茄 干旱胁迫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仁脂肪酸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食品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薏苡仁提取物及其脂肪酸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通过GC-MS对薏苡仁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析以鉴定其主要成分,利用优化后的p NPG法筛选各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对各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及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薏苡仁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及其α-糖苷酶抑制活性分别为棕榈酸(IC50=163.46±0.01μmol/L)、反式-油酸(IC50=4.05±0.01μmol/L)、顺式-亚油酸(IC50=3.83±0.03μmol/L)、顺式-油酸甲酯(IC50=16.75±0.07μmol/L)、顺式-亚油酸甲酯(IC50=3.59±0.04μmol/L),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581.94±0.26μmol/L)。酶动力学结果显示,反式-油酸(2)、顺式-油酸甲酯(4)和顺式-亚油酸甲酯(5)为α-葡萄糖苷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棕榈酸(1)和顺式-亚油酸(3)为α-葡萄糖苷酶的混合性抑制剂。试验表明,薏苡仁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且都有较强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为薏苡仁降血糖活性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导。

关键词: 薏苡仁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α-葡萄糖苷酶 酶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刈割高度对"蜀草1号"高丹草产量和饲用价值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刈割高度对“蜀草1号”高丹草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选取4个不同刈割高度蜀草1号,分别为H1 (150~160 cm)、H2 (190~200 cm)、H3 (230~240 cm)和H4 (270~280 cm),测定不同处理蜀草1号的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刈割高度为H1时,一年可刈割4茬,蜀草1号的鲜草产量最高,为133.44 t/hm~2,干草产量为22.33 t/hm~2;蜀草1号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11.59%,5.01%;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为107.93。刈割高度为H4时,蜀草1号的干草产量最高,为33.63 t/hm~2,鲜草产量为118.89 t/hm~2,但相对饲用价值最低。研究表明,综合各项指标,“蜀草1号”高丹草在150~160 cm刈割时可以兼顾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

关键词: “蜀草1号”高丹草 刈割高度 相对饲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与干旱胁迫下百脉根代谢组学分析

草地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在低磷和干旱胁迫下代谢物质的变化,本实验选择对照(CK)、低磷(LP)和干旱胁迫(PEG)三种处理下的百脉根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代谢组学对低磷和干旱胁迫下的百脉根进行代谢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样本共测到390种差异代谢产物,其中314种下调表达,76种上调表达,注释到70条代谢通路。低磷胁迫样本共检测到332种代谢产物发生变化,其中209种下调表达,123种上调表达,注释到58条代谢通路。干旱胁迫样本主要聚类为脂肪酰基、羧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氧化合物、类黄酮,富集程度最显著的途径为类固醇生物合成。低磷胁迫样本主要聚类为脂肪酰基、羧酸及其衍生物、有氧化合物、类黄酮,富集程度最显著的途径为苯乙烯、二芳庚烷和姜酚的生物合成。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对百脉根组织部位中的代谢物进行分析鉴定,探究在低磷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百脉根组织部位中的代谢物以及差异代谢物种类和含量,为以后百脉根非生物胁迫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关键词: 百脉根 低磷 干旱胁迫 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生猪产业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与示范应用

贵州畜牧兽医 2022

摘要:文章介绍了贵州生猪产业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和示范应用情况,通过汇聚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形成"人才库",汇编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形成"知识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在线技术服务、新媒体声像图文数据采集及便捷快速传送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具备服务生猪产业从业人员线上学习、培训、咨询、留言、回复、交流、销售等技术服务及互动功能,聚合线上交易、支付"互联网+"生猪产业服务大数据平台,为生猪养殖提供数字、互联、智能的解决方案,实现生猪养殖信息技术交流便捷化、管理工具智能化、数据可视化,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助推贵州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 贵州 生猪产业 大数据 服务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火龙果波段筛选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卫星高光谱影像分辨率低、获取周期长、价格昂贵等问题,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传感器能够获取分辨率高、价格较低且时效性较好的优势,以关岭县上关镇乐安村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Foo-Lon')种植示范园区为研究区域,使用六旋翼无人机M600搭载PikaXC2传感器获取高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数据.结果表明,通过对高光谱影像波段标准差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初步筛选出适合火龙果分析研究的波段185个,其中可见光波段109个、近红外波段76个,波段相关性系数的分布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可见光波段相关性系数均值均大于近红外波段内部之间的均值.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波段 无人机 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Foo-Lo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玉米灰斑病病原鉴定与抗病品种筛选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贵州玉米种植区所发生的灰斑病的病原种类,在贵州省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以及黔南州采集病样,单孢分离得到菌株,扩增ITS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贵州玉米灰斑病菌为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对95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灰斑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有9个品种为高抗品种、22个品种为抗病品种、37个品种为中抗品种、27个品种为感病品种,可为贵州玉米种植区灰斑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玉米尾孢 品种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冲击处理对石漠化环境适生树种马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环境适宜性树种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干热冲击处理方法,研究了萌发前干热冲击处理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植物对高温长期干扰的适应进化,以期为利用马桑开展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相比对照,60℃(10、20、30 min)和40℃(40、60 min)5种干热冲击处理对马桑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缩短萌发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提高萌发率、萌发势和萌发指数,其中60℃(20 min)干热冲击处理促进效果最佳,表明短时间高强度干热冲击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马桑种子萌发.2)80℃干热冲击处理对马桑种子萌发除了能够显著缩短萌发开始时间外有小幅抑制作用或略微促进,表明马桑种子不能承受高强度和长时间干热冲击.3)不同温度处理的时间效应存在一定差异,40℃干热处理所需的处理时间显著高于60℃和80℃,而高温干热冲击处理则效果不佳,表明马桑种子可以承受较高强度瞬时干热冲击,并在低强度适度时间干热冲击下种子萌发能力得到提升.综上所述,马桑种子具有明显的热冲击效应,经适当温度和时间的干热冲击处理能够促进马桑种子萌发能力,缩短萌发时间,提高萌发率、萌发势和萌发指数,初步揭示了马桑种子在高温条件下的萌发适应特征.

关键词: 萌发 干热冲击 先锋树种 马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