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氨基酸叶面肥对黄化茶树夏秋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探明氨基酸叶面肥对黄化茶树夏秋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黄化茶树夏秋茶提质增产提供技术支撑.以黄化茶树品种'中黄3号'为试材,设置不施叶面肥(CK)、喷施氨基酸水溶性叶面肥(氨基酸≥100 g/L、锌≥10 g/L、硼≥100 g/L,T1)、喷施活性氨基酸叶面肥(氨基酸≥100 g/L、有机质≥130 g/L、锌+硼≥100g/L,T2)、喷施茶树叶面肥(氨基酸≥100 g/L、锌+硼≥100g/L,T3)、水溶喷施1.8%尿素(总氮≥46.4%,T4)5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对夏秋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叶面肥处理的发芽密度、一芽二叶百芽鲜重分别大于、显著大于CK.CK产量最低,T1、T2、T3的产量分别高于T4,T1和T3产量分别略高于T2.各处里间的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无显著差异.CK的酚氨比最高,T2的酚氨比最低,T1和T2的酚氨比显著低于CK和T4,而CK、T3、T4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夏秋季T1、T2能较好地提高黄化茶树茶叶产量,改善绿茶品质,T2的综合效果更好.


一年生金钗石斛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以金钗石斛为试验材料,研究金钗石斛在不同季节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和不同施肥措施的条件下随着季节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均值变化.结果表明,在春、夏、秋、冬四季金钗石斛叶绿素荧光参数Fo值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Fm、Fv/Fm、Fv/Fo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不同施肥措施中随着季节变化需肥情况相近,在氮、磷肥适中高钾的情况下最大荧光值(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较高.
关键词: 金钗石斛;叶绿素;荧光特性;日变化;荧光参数;施肥措施


贵州省油菜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作物品种系谱蕴含亲本来源、亲缘关系等大量信息,对揭示品种演变规律并最终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贵州省1930-2019年油菜育成品种系谱关系,并提炼出核心亲本和骨干亲本.本研究对贵州省过去90年间油菜育成品种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运用相关性和分层聚类分析、系谱溯源分析以及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等方法,明确了贵州省90年间共育成油菜品种124个,其中在贵州省审定的油菜品种可明显分为早熟和中晚熟2类,随着育种进程的发展,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等5个性状均呈显著升高趋势,至"十二五"后呈现降低趋势;而千粒重则呈现减小趋势,含油量和单产则一直持续得到提升.124个品种源自133个祖先亲本,其中'Oro'、'胜利油菜'、'Marnoo'和'甘蓝型油菜737'等10个祖先亲本属于核心亲本;直接亲本共有149个,包含'117A'和'甘蓝型油菜737'等5个骨干亲本.本研究发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对贵州省育成品种的单产贡献较大,在现有育种基础上,提高千粒重可能是实现单产突破的有效途径;直接亲本中,'117A'、'中双2号'和'甘蓝型油菜737'适合选育母本,而'黄籽双低94-2'和'中双4号'比较适合选育父本.本研究结果为未来油菜种质创新和育种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水稻中氰氟草酯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
《乡村科技 》 2022
摘要:将乙酸乙腈作为提取剂,用N-丙基乙二胺提纯氰氟草酯及其代谢产物,采用外标法定量,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及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水稻稻秆、稻壳及糙米中氰氟草酯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水稻稻秆、稻壳及糙米中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在0.01~0.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在0.01~0.50 mg/kg加标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8%~111%,相对标准偏差为1.40%~13.01%,定量限为5~10μg/kg.因此,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高效、便捷,适用于水稻稻秆、稻壳及糙米中氰氟草酯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
关键词: 氰氟草酯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稻


缓效和速效氮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养分积累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稳定性缓释肥与尿素配施的玉米增产增效效应,采用田间试验,设5种处理,CK(不施肥)、NPK(习惯施肥)、80%C(80%缓释肥)、60%C+20%Ub(60%缓释肥+20%尿素基肥)和60%C+20%Ut(60%缓释肥+20%尿素追肥).结果 表明,60%C+20%Ut处理能够增加有效行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达10256 kg/hm2.各处理玉米整株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均表现出氮>钾>磷,玉米养分积累量以玉米子粒和叶的氮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53.87、106.76 kg/hm2;玉米茎对K的积累量最多,以60%C+20%U处理最高,为83.75 kg/hm2;60%C+20%Ub和60%C+20%Ut处理均能提高氮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表观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在经济效益上,60%C+20%Ut处理的纯收入最高.综上,在贵州黄壤区氮肥减量20%下的缓释肥和尿素配施更能促进玉米高产,达到减氮增产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 春玉米;氮肥运作;产量;肥料利用效率


不同处理对多花木蓝硬实种子萌发的影响
《农技服务 》 2022
摘要:为开发利用多花木蓝种子资源提供技术支撑,采用75℃热水、0.1%KNO3溶液、98%浓H2SO4、砂纸摩擦4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多花木蓝干种子进行发芽预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24 h黑暗和12 h黑暗12 h光照的恒温(25℃)培养箱中培养,统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测定胚根长和鲜重,探索打破多花木蓝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12 h黑暗12 h光照下,分别用75℃热水浸种5 min或用砂纸摩擦种子直至种子表面不再有光泽,可以显著提高多花木蓝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热水浸泡种子5 min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鲜重较未做处理的种子分别提高94.66百分点、23百分点、31.95、1.97 cm、2.56 g,砂纸摩擦后多花木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鲜重较未做处理的种子分别提高88.66百分点、42.50百分点、53.45、5.50 cm、2.04 g,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98%浓H2SO4和0.1%KNO3溶液处理多花木蓝种子,均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对多花木蓝种子不做任何处理时,在12 h黑暗12 h光照下,种子很难发芽,说明多花木蓝种子为厌光性种子.


薏苡秸秆和油菜秸秆替代苜蓿草粉饲养肉兔的效果试验
《贵州畜牧兽医 》 2022
摘要: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本地优势农作物副产品资源替代肉兔日粮中成本较高的苜蓿草粉,降低肉兔饲料成本,增加养殖经济效益,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5日龄健康伊拉兔300只,随机分为A组(20%苜蓿草粉)、B组(25%薏苡秸秆)、C组(22.3%油菜秸秆).试验日粮配制运用营养调控和优化饲料配方的方法,按试验设计要求以薏苡秸秆粉和油菜秸秆粉分别替代日粮中的苜蓿草粉,营养需要参照NRC(1977)家兔饲养标准供给,进行35 d试喂试验.结果:(1)B、C组的平均日增重略低于A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与B、C组的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2)B、C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低于A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4)各组的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5)与A组相比,B、C组的饲料成本分别降低12.49%、8.52%,养殖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2.50%、10.68%.结论:在平衡肉兔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前提下,用质量比例为25%薏苡秸秆或22.3%油菜秸秆替代日粮中20%苜蓿草粉,能获得更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 薏苡秸秆 油菜秸秆 苜蓿草粉 肉兔 日粮营养 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