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滴度及注射方式对2型腺相关病毒载体表达效果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腺相关病毒载体(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AAV)本身的侵染不具有神经元特异性,其在神经系统相关研究中会存在侵染范围不符合试验要求的情况,因此本试验拟研究不同滴度和注射方式对病毒侵染范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注射较高滴度的AAV2-CMV-EGFP(1.3×101 mg/L)3周后,其侵染范围可由延髄中缝苍白核(raphe pallidus nucleus,RPa)区域延伸至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区域;较低滴度(1.3 × 108 mg/L)结合压力注射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AAV的侵染范围,并且载体携带的EGFP荧光基团在637 nm波段不具有明显的假阳性信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香蕉中的残留及其消解动态
《中国南方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香蕉全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测定方法,香蕉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分层后,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去除杂质后,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内标法定量,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云南和福建香蕉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002~0.500 mg/kg范围内,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添加水平为0.005、0.050、0.500 mg/kg下,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回收率为75%~96%。相对准偏差为3.3%~8.7%,可满足香蕉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检测的要求。云南和福建两地的田间试验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香蕉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7 d和17.2 d,较易降解。在推荐剂量18.77 g/hm2和1.5倍剂量28.15 g/hm2,施药2~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后21 d采样,香蕉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最终残留量为0.005~0.146 mg/kg。建议使用推荐剂量18.77 g/hm2施药,施药2次,采收安全间隔期为21 d。
关键词: 香蕉 高效氯氟氰菊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色差分析在优质小米选育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近三届参加全国优质米评选谷子品种的色差,并与专家感官评价结果相结合,为提高优质米育种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5年、2017年、2019年近三届参加优质米评选的谷子品种情况;分析色差测定结果 L*值、a*值、b*值,并与商品性得分、蒸饭得分、煮饭得分和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一级优质米的回归模型。【结果】近三届参加优质米评选的谷子参试品种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增加了82.3%,其中,夏谷区增加了60.0%,春谷区增加了100.0%,一级优质米的数量增加了133.3%;87.5%的一级优质米由7家科研单位育成;93.7%的品种杂交选育而成;抗除草剂类型占62.5%。一级优质米类型中,夏谷L*值变异范围为55.05—66.03,春谷L*值变异范围为53.12—68.84;夏谷a*值变异范围为1.63—8.74,春谷a*值变异范围为2.13—8.59;夏谷b*值变异范围为54.50—75.35,春谷b*值变异范围为40.07—71.40。所有参试品种及一级优质米的L*值、a*值、b*值均呈增加的趋势;与夏谷相比,春谷的b*值变异更大,色彩丰富度更高。总分、商品性得分和L*值、a*值、b*值呈显著相关,蒸饭得分和L*值、a*值呈显著相关,煮饭得分和L*值、a*值、b*值相关性不显著;商品性得分和总分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0.7528;商品性得分和蒸饭得分极显著正相关,和煮饭得分不相关。一级优质米的回归模型中,L*值、a*值、b*值决定了总分74.3%的变异。夏谷区商品性和总分前10名的品种主要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a*值较低,L*值和b*值较高的金黄色品种,如冀谷39、豫谷33;一种是a*值较高,L*值和b*值较低的浅黄偏红品种,如济谷19、冀谷42。春谷区商品性和总分前10名的品种主要分为3种类型:一种是L*值较低,a*值和b*值较高的深黄品种,如2015KM826F7-75、峰红4号;一种是L*值较高,a*值和b*值较低的浅黄品种,如榆谷抗1、赤红1号;一种是a*值较高,L*值和b*值较低的浅黄偏红品种,如张杂谷13、晋汾106。【结论】近三届参加优质米评选的谷子品种呈增长趋势,优质将成为谷子品种改良的重要目标。商品性得分和总分的相关性最高。通过L*值、a*值、b*值对米色进行选择是一种直观、便捷的方法。外观品质与L*值、a*值、b*值都有关系,在品质育种中,要根据品种特点进行米色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化中间砧对盆栽苹果叶片蒸腾及光合效能的影响
《河北果树 》 2021
摘要:以盆栽八棱海棠为基砧,以国内培育的SH18、SH38、SH3、SH6、11-8、GM310、77-34和辽砧2号以及国外的Mark等9个矮化砧木为中间砧,以宫崎短枝富士(Malus domestica Borkh‘Miyazakifuji’)为接穗品种,测定了各砧穗嫁接组合的树体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透光系数、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辽砧显著提高了宫崎短枝富士的净光合速率;而SH18、SH3、77-34、Mark显著降低了其净光合速率。SH18为中间砧的叶面积指数最接近于合理的叶面积指数水平;不同矮化中间砧对叶片倾角影响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不同板栗品种叶片保水力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探索板栗的水分胁迫适应机制,本文以2个板栗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板栗叶片的保水力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照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为26.79%,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干旱胁迫40 d时,土壤含水量达到6.8%;大板红的株高生长量在不同胁迫处理时间均高于燕山早丰,在干旱胁迫处理40 d时,大板红和燕山早丰的株高生长量分别为5.2和4.8 cm;2个板栗品种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在整个叶片失水过程中均小于对照,且两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叶片失水时间的延长两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在失水24.0 h时,不同处理下的大板红和燕山早丰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2.17%~64.04%和32.01%~59.04%;各干旱胁迫处理的叶片失水速率在叶片失水0.5~24.0 h均小于对照,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失水速率减缓,在失水24.0 h时大板红和燕山早丰的失水率分别为35.96%~55.09%和40.96%~63.64%.综上所述,板栗在遇到干旱胁迫时可通过减少叶片含水量,降低叶片的失水速率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维持体内水分代谢的相对稳定;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可作为鉴定板栗品种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辣椒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中国瓜菜 》 2021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石家庄地区早春塑料大棚栽培的辣椒品种,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4个辣椒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形、商品果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商品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产与熟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商品果纵径与商品果横径、商品果肉厚、辣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商品果横径与商品果肉厚、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青熟果色呈显著正相关;商品果肉厚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熟性与光泽呈显著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865%,能综合辣椒农艺性状的的大部分信息。经聚类分析,在类间距离为10时,14个品种分为五大类。第Ⅰ类为灯笼形黄果,表皮光泽;第Ⅱ类为方灯笼形甜椒;第Ⅲ类为大果型辣椒,单果质量较大;第Ⅳ类为薄果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第Ⅴ类为长果形的薄果肉长羊角椒。经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项综合分析,确定‘峰冠’单果质量较大,但病毒病抗性较差,建议在石家庄地区早春种植‘;尊虎六号‘’改良大果虎皮椒’为薄果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产量也较高,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其余品种产量较低、病毒病抗性较差及辣度较大(石家庄地区不喜欢太辣的品种),因此均不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大豆与主要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通过汇总2008~2018年河北省大豆面源数据,运用系统分析、对比法深入分析了大豆的投入与产出,通过横向比较大豆与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及产投比,得到以下主要结论:2000~2015年大豆种植面积一直持续减低,随着供给侧结构政策的落实与实施,大豆种植面积在2017年和2018年快速增长;大豆的成本利润率最高,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 河北省;大豆;成本收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
《农药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其发展趋势,采用浸渍法,于2014—2020年分别测定了河北省保定、沧州和邯郸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国内历史敏感基线相比较,河北省棉蚜对高效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均达到高抗至极高抗水平,抗性最高分别达到242、13 353、1 367和205倍;对氧乐果和噻虫嗪的抗性也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各药剂的logLC50值的相关性,发现保定种群对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r=0.77, p=0.041)、噻虫嗪和氟啶虫胺腈(r=0.98, p <0.001)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沧州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丁硫克百威(r=0.81, p=0.027)、高效氯氰菊酯和噻虫嗪(r=0.90, p=0.006)、丁硫克百威和噻虫嗪(r=0.91, p=0.005)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邯郸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噻虫嗪(r=0.83, p=0.022)、高效氯氰菊酯和氟啶虫胺腈(r=0.97, p <0.001)、丁硫克百威和氟啶虫胺腈(r=0.77, p=0.045)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显著,且可能存在严重的交互抗性。
关键词: 棉蚜 杀虫剂 新烟碱类杀虫剂 抗性监测 抗药性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大豆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中国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引起河北省大豆植株主要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筛选能有效抑制所鉴定病原菌的杀菌剂,为河北省大豆病害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河北省的大豆主要病原真菌根据病症采用组织分离法纯化培养,初步利用超景深和正置光学显微镜分别进行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学的观察鉴定,然后利用通用引物ITS1-ITS4对5种不同病症的致病菌株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采用MEGA 7.0中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病原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具有特异性引物序列的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病害和病原菌宏观形态、显微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从而明确引起河北省大豆植株主要真菌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不同种类杀菌剂在离体叶片或幼茎上对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筛选防治药剂.[结果]通过病原菌的宏观形态、显微结构和分子序列综合分析,确定分离自河北省大豆主产区的病原菌分别为木贼镰孢(Fusariumequiseti)、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chlorophyti)、茎点霉菌(Phomaherbarum)、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rostratum),对应病害分别为大豆根腐病、炭疽病、茎点霉叶斑病、大豆黑斑病、凸脐蠕孢叶斑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5种病原菌对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均敏感,木贼镰孢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肟菌酯敏感,除木贼镰孢外的病原菌对酰胺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敏感,大豆炭疽菌和嘴突凸脐蠕孢对烷基多胺类杀菌剂辛菌胺敏感,大豆炭疽菌对有机硫类仿生杀菌剂乙蒜素敏感,EC50值均低于10μg·mL-1;杀菌剂对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对上述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效果均显著,氟吡菌酰胺对除大豆根腐病外的病害防治效果显著,辛菌胺、乙蒜素对大豆炭疽病和凸脐蠕孢叶斑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以上.[结论]共鉴定出河北省大豆病原真菌及其对应病症病害5种;推荐三唑类甾醇抑制剂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作为河北省大豆主要真菌病害的优选兼治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