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牛冠状病毒(BCoV)在全球广泛存在,在临床上能引起牛腹泻以及呼吸道感染,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快速批量检测临床样品、分析国内的BCoV隐性感染及流行情况,根据BCoV的N基因序列设计了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评估,并将其与靶向BCoV的N基因的常规RT-PCR方法进行对比。利用本方法对采集自我国西藏、江苏、河北、贵州、安徽等5个省份的22个未发病牛场的35份口腔拭子样品和244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测以了解流行情况。结果表明,质粒标准品拷贝数的对数与CT值呈现良好稳定的负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y=-3.441 8x+39.584 0,r~2=0.999 4,E=98.2%;最低检测拷贝数为6.0×10拷贝/μL,重复性变异系数均<5%;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RT-PCR方法。对22个牛场的279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CoV的总体阳性率为73.12%,牛场阳性率为100.00%。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靶向BCoV N基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初步掌握了我国5个省份BCoV的流行现状,为后续BCoV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TaqMan荧光定量 样品检测 隐性感染 RT-PCR


大棚香沙芋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农业科技通讯 》 2023
摘要:靖江香沙芋是泰州靖江市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随着大棚香沙芋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的逐年增加,生产上对其大棚种植技术需求有增高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作者对大棚香沙芋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香沙芋种植户提供参考依据.


不同墙体材料的装配式日光温室的热性能对比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日光温室后墙保温、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选取装配式砾石模块日光温室(A)和装配式土模块日光温室(B)为试验温室,以当地传统的砖混结构温室(C)为对照,测试试验及对照温室的室内温度和试验温室A和B的墙体温度以及墙表面热流密度,分析试验温室和对照温室的环境温度差异以及2座试验温室的墙体传热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温室后墙热工性能方面,B温室的总热阻和墙体总热惰性指标均大于A温室,温度波传至墙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更大;室内温度方面,晴天B温室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比A和C温室高0.6和2.7℃,阴天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高0.9和3.3℃,雨天的夜间平均气温分别高1.9和4.3℃;墙体方面,晴天B温室的墙体蓄热层厚度为600~700 mm,墙体厚度>700 mm为稳定层,阴天蓄热层厚度为300~400 mm,墙体厚度>400 mm为稳定层,典型天气下A温室的墙体蓄热层厚度均>600 mm,蓄热层厚度的差异是A温室墙体的材料孔隙大,密闭性差造成;墙体传热特性方面,晴天整日蓄热量B温室比A温室高168.24 MJ,阴天高14.09 MJ。综上,试验温室A和B热性能优于对照温室C,B温室的保温、蓄热性能最优。


红色LED光照下上海青采后硫代葡萄糖苷代谢的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处理对上海青采后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代谢的作用机理,该研究首先采用不同颜色和光密度的光照处理上海青,得出 6.5 μmol/(m2·s)的红色LED光照处理可显著抑制上海青中叶绿素降解,延缓其黄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6.5 μmol/(m2·s)红色LED光照处理对贮藏期间上海青中硫苷代谢相关物质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青叶柄中总硫苷和异硫氰酸酯含量分别为叶片的2.72倍和1.32倍;红色LED光照处理可显著上调上海青叶柄中脂肪族合成关键基因MYB28、CYP83A1、GSTF11等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叶柄中主要硫苷物质3-丁烯基硫苷等的合成;由此,上海青叶柄中总硫苷含量在贮藏4~8 d期间为对照组的1.62~1.99倍;同时,该处理提升了上海青叶柄的黑芥子酶活性,从而促进了总异硫氰酸酯的积累,且在贮藏4~8 d期间,对照组上海青叶柄的总异硫氰酸酯含量为红光处理组的77.43%~91.98%.综上,红色LED光照处理通过调控硫苷合成关键基因和黑芥子酶活性来延缓上海青中硫苷物质和异硫氰酸酯的流失.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的多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3
摘要:解析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育成品种年代差异,可为小麦新品种选育和遗传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包含种质材料和育成品种的1098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生育期性状(抽穗期、扬花期)、株型性状(株高、穗长、穗下节长)、籽粒性状(水分含量、硬度指数、容重、出粉率、吸水率)及品质性状(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延伸性、拉伸面积、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沉降值)共计17个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素分析.表型变异分析表明,该群体农艺性状中穗下节长变异系数最大(51.22%),品质性状的稳定时间变异系数最大(84.82%),抽穗期、扬花期和容重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2.63%、1.98%和1.6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相关性系数最高(0.98),株型性状与籽粒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较低,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I类中60.11%的材料来源于2015-2019年间育成的品种.2001-2010年间的育成品种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类群中.不同年代的种质材料和育成品种的差异分析表明,株高、吸水率和沉降值受到较大的选择,但其他性状的遗传改良水平较大.以上结果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变异丰富,可作为遗传研究和优异材料筛选的基因库.


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高效合理地进行发酵床熟化垫料有机肥大田利用,在等氮量(225 kg/hm~2)条件下,以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研究其对水稻株高、稻草产量、稻米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水稻不同部位及0~20 cm耕层土壤中铜、锌和镉全量的影响。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25%有机肥配施处理显著提高水稻稻草产量和稻米产量及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子,50%有机肥配施处理与纯化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和水稻茎、叶、穗中的重金属铜、锌和镉含量均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表现为递增的趋势。水稻不同部位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铜含量表现为稻米>茎>叶;锌表现为茎>稻米>叶;镉表现为茎>叶>稻米。水稻茎、叶和穗中的铜、锌和镉与土壤中的铜、锌和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综合分析水稻产量、水稻不同部位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猪发酵床熟化垫料有机肥配施比例不超过50%施用效果较好。


不同光质配比对油葵芽苗生长及芳香物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人工光源植物工厂中不同光质对油葵芽苗生长和芳香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00 μmol/(m2·s)的条件下,以蓝光LED为对照,在蓝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光强一致的绿光、红光、远红光和紫外线,研究不同光质组合处理下油葵芽苗的生长以及芳香物质等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相比,蓝光+远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下胚轴长显著增加,而蓝光+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下胚轴直径、根长、全鲜和全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不同光质处理对油葵芽苗的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蓝光+绿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与对照蓝光相比显著上升,分别增加了28.78%,72.25%,163.32%.蓝光+紫外线处理下的总酚、维生素C、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蓝光分别显著上升了25.81%,238.10%,12.50%,150.00%.蓝光+远红光处理有利于提高油葵芽苗特征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如青叶醛、α-蒎烯、对异丙基甲苯等,该处理下芳香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蓝光处理,且含量最大,使油葵芽苗菜具有清香.综上所述,蓝光+红光能促进油葵芽苗生长,蓝光+绿光则对油葵品质有较好的提升.


农户可降解地膜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层次结构分解
《江西农业学报 》 2023
摘要:为加快可降解地膜推广普及进度,利用江苏、山东两省563份使用地膜农户的调研数据,立足于社会嵌入理论与现实情景,借助二元Logistic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了农户可降解地膜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并解释了显著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层次结构.分析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合作社成员身份等10个影响因素对农户可降解地膜采用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和制度信任为深层根源因素,合作社成员身份、政策宣传、补贴力度、试验示范为中层间接因素,生态价值认知、经济价值认知、带动效应、预期应用效果为表层直接因素;模型发生路径可概括为"三路径、单驱动".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完善现有补贴政策,加快可降解地膜研发迭代,不断激发农户可降解地膜采用意愿,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农户意愿 社会嵌入 现实情景 二元Logistic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