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烟草外引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发掘抗旱烟草种质资源,以24份国外引进烟草品种为材料,在种子萌发期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结果表明,模拟干旱胁迫下,烟草种质的各项萌发性状表型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对发芽率和全苗长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幼苗鲜重影响较大.根据各项指标胁迫系数的隶属函数值,将供试烟草品种分为抗旱、中度抗旱、不抗旱和易干旱种质4类,共筛选出抗旱种质11个,中度抗旱种质9个,不抗旱种质3个,易干旱种质1个.

关键词: 烟草 抗旱性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焙炒方式对芝麻酱品质的影响

中国油脂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芝麻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焙炒,研究焙炒方式对芝麻酱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焙炒方式(油炒锅、微波炉、电磁转锅)和出料温度(170、180、190℃)下芝麻酱离心析油率、粒径、质构、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 表明:不同焙炒方式下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变化显著,油炒锅焙炒的芝麻酱离心析油率最低,电磁转锅焙炒的芝麻酱离心析油率最高.电磁转锅将芝麻焙炒至170℃出料制得的芝麻酱D50最低,为33.73 μm.3个焙炒方式下芝麻酱的硬度、黏聚性和黏度均为油炒锅的最高,电磁转锅的最低.芝麻酱的主要风味物质为醛类、醇类、吡嗪类和烃类,相对含量基本超过10%,其中吡嗪类物质最多,相对含量为34.17%~75.44%.壬醛、1-辛烯-3-醇、2-乙基-3,5-二甲基吡嗪和2-戊基吡啶等风味物质存在于大多数芝麻酱中,而且相对气味活度值很高,说明它们是形成芝麻酱风味的主要物质.焙炒方式和出料温度对芝麻酱的感官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芝麻在油炒锅焙炒至180℃出料制得的芝麻酱感官最佳,得分最高,为90.82.

关键词: 芝麻酱;焙炒方式;品质;离心析油率;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胁迫对小麦镉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低磷胁迫下小麦根系生理和形态的变化及其对镉的吸收能力的影响,以Ca3(PO4)2作为磷源,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在低磷胁迫下小麦根系形态和分泌物变化特征,以及这些变化对难溶态镉(CdCO3)的活化与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处理中,小麦地下部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降幅为27.3%(P<0.05),根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显著变小(P<0.05).此外,低磷胁迫下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磷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35.4%和23.1%(P<0.05),但是显著促进了难溶态磷的溶解(P<0.05).同时还发现低磷胁迫显著提高了小麦植株Cd含量和Cd的总活化量,增幅分别为190.8%和82.8%(P<0.05).低磷胁迫下培养基pH降低了0.3,同时根中草酸根和苹果酸根含量显著升高,增幅分别为1 588.1%和37.7%(P<0.05),由此可见,低磷胁迫下小麦通过分泌质子和羧酸根促进了磷的活化,并促进了 Cd的活化,进而导致小麦Cd吸收的增加.这些结果阐明了低磷胁迫影响小麦Cd吸收的机制.

关键词: 小麦 根系分泌物 活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MG9基因拷贝数变异和不同因素对奶牛繁殖性状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分析不同因素和SMG9基因拷贝数变异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奶牛繁殖性能和探究SMG9基因拷贝数功能提供参考.收集河南某牛场200头已孕奶牛的配种次数、产犊后首次配种天数和空怀天数等繁殖性状数据,统计父亲、年龄、胎次、配种员和配种季节等因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鉴定每头牛SMG9基因的拷贝数类型.通过一般线性模型将SMG9基因的拷贝数类型与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父亲、年龄、胎次、配种季节和SMG9拷贝数变异会显著影响该奶牛群体的繁殖性状(P<0.05).其中:1胎牛配种次数显著高于2胎牛,秋季配种次数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冬季产犊后首次配种天数高于秋季(P=0.064),1胎的空怀天数显著高于2胎(P<0.05).SMG9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配种次数和空怀天数显著相关(P<0.05),多拷贝型个体繁殖性能优于正常型和缺失型.研究结果可为牛繁殖性能提升提供参考,并提示SMG9基因的拷贝数可作为奶牛繁殖性能选育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奶牛 繁殖性状 SMG9基因 影响因素 拷贝数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需求评估响应下局域网虫洞攻击路径检测方法

计算机仿真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虫洞攻击检测方法没有预测局域网虫洞攻击路径,存在检测成功率低、检测效率低和检测误判率高的问题.提出需求评估响应下局域网虫洞攻击路径检测方法,通过警告映射识别历史虫洞攻击路径并划分攻击等级,得出虫洞攻击概率分布,预测局域网虫洞攻击路径,并基于灰色理论方法将预测的虫洞攻击路径进行聚类评估,以获取虫洞攻击评估指标,评估路径灰类并判断其是否符合指标,获取评估结果实现虫洞攻击路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局域网虫洞攻击路径检测能力.

关键词: 需求评估 局域网 虫洞攻击 攻击路径 路径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效果

中国烟草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root rot)主要病原具有一定拮抗作用的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并测定促生防病效果.经平板对峙测定,筛选出2株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菌株YX53和YX72,对茄病镰刀菌(F.solani)的抑制效率分别为83.66%和73.54%,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的抑制效率分别为57.57%和55.89%;2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4.82%~100%,其挥发性化合物可抑制病原菌丝生长或产孢,且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等也有抑制效果.鉴定结果表明,YZ53和YX72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经2菌株处理的烟苗胚根增长率分别达到了67.86%和161.61%,盆栽烟苗根长、最大叶面积、鲜质量等均有所增加;YX53盆栽防病效果在89.47%以上,YX72在99.53%以上.

关键词: 烟草 镰刀菌根腐病 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抑菌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PAD值的烤烟上部叶成熟度分类烘烤对品质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烤烟上部叶成熟度分类烘烤对其烤后质量的影响,为彰显信阳市上部烟叶品质及特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仪测定上部烟叶各叶位SPAD值,基于SPAD值进行成熟度分类,分析不同成熟度分类烘烤及工艺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中性致香物质及主要化学成分.[结果]顶部第2片烟叶距叶基1/5处SPAD值波动相对较小,且后期变化规律趋于稳定,适宜直接作为田间成熟度分类采收标准;与成熟度混合烘烤相比,成熟度分类烘烤在叶片结构等方面表现良好,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性更好,提升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利用优化后的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差异不明显,但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高,高成熟度烟叶的常规工艺、优化工艺烘烤和低成熟度烟叶优化烘烤工艺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较高,分别比常规烘烤方法高0.58%、22.13%和2.66%;主要化学成分更协调,香气量明显增多,杂气、刺激性减轻,烟叶感官质量显著改善.[结论]基于单位点SPAD值的成熟分类采收可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成熟度分类烘烤尤其是优化后的烘烤工艺明显提高烤后烟叶质量,可在烟区采收烘烤阶段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烤烟 SPAD值 上部叶 成熟度 分类烘烤 烟叶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老面对面团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老面对发酵面团风味物质与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对比添加和未添加老面的两种发酵面团,采用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结合的方法进行微生物鉴定,通过内标法结合GC-MS法分析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变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培养中随发酵进行老面面团出现胶红酵母,其菌落总数比酵母面团高;高通量测序显示,物种丰度前10的菌属中,基于目水平,老面面团出现乳杆菌目、拟杆菌目且数量高于酵母面团;基于属水平,老面面团中出现较多的乳酸杆菌属;风味物质检测结果显示,共有124种挥发性成分被检出,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酯类、醇类、醛类等风味成分,并发现随时间的延长老面面团中酯类物质逐渐增多;对微生物及风味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胶红酵母与醛类、酮类、酯类风味物质有较强的相关性.经传统老面复配制备出的发酵面团,可以缩短发酵时长,丰富面团整体风味,试验结果对工业化生产老面馒头的风味调控机制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传统培养 高通量测序 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银花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金银花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然而现在存在种质混杂退化、种质创新不足、育种手段落后等问题,限制了金银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总结了金银花的种质资源分布概况及在表型性状、分子遗传多样性、品质性状和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金银花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为加快金银花育种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银花 种质资源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5-2020年黄淮冬麦区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演变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通过审定的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2005—2020年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情况,统计分析审定品种产量和相关的15个农艺性状.通过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北片水地组、南片冬水组和南片春水组审定的品种数量占黄淮冬麦区审定品种数量的86.8%.黄淮海地区与产量显著相关各性状的相关系数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容重>生育期>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其中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容重、生育期、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个不同组别的单位面积穗数、千粒质量、容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生育期、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的引入对产量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可知,千粒质量、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是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千粒质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从而将产量要素协调到有利于高产的最佳水平,有助于提高小麦品种的产量和稳产性,助力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关键词: 小麦 品种审定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