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理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提高玉米群体抗性、产量及品质。本研究利用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拔节期(8叶期)喷施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宝钗”和“灵芝素”),分析不同调节剂喷施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宝钗”可优化株型、提高抗倒伏性能,“灵芝素”能够增加品种果穗结实性及出籽率、提高产量。单就玉米品种来讲,‘郑单7137’和‘郑单7153’产量表现优异,尤以‘郑单7137’籽粒含水量最低,具有更好的籽粒机械化收获潜力。本研究提出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套实施,可优化群体株型、提高综合抗性,更能充分发挥优异品种的增产潜力,最终实现高产稳产。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玉米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现代农业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

农业科技管理 2022

摘要:为了总结我国现代农业政策的关键因素及不足,为我国现代农业政策后续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文章通过对2010—2020年我国中央政府和河南省主要主管部门及其他政策检索网站,以"现代农业"为关键词,搜集相关政策文本,运用Rothwell分类法构建现代农业政策分析框架;采用Excel软件将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类编码,并将编码归类至现代农业相关政策分析框架;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对现代农业政策进行特征分析,解释其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要重视现代农业政策中需求型工具的建设,推进政府采购行为的差异化,对国际交流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优化供给型、环境型政策工具的配置,因地、因时、因事做好农业政策法规的规划和制定工作;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把强化产业布局作为着力点,把深化农业分工、健全服务体系作为支撑,把激活农业功能业态作为新引擎;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变革,在财政扶持、补贴扶持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政策 政策工具 文本量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蒲公英茶工艺中添加小苏打对其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改善蒲公英茶品质,优化蒲公英茶加工工艺,对比了小苏打在蒲公英茶炒制过程中不同添加环节及添加量所制成的茶叶,分析了其理化成分和感官品质,并利用电子鼻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挥发性成分析.结果表明,在揉捻和摊晾时加入4g/kg的小苏打所制的蒲公英茶品质最佳;利用电子鼻技术发现,揉捻和摊晾时加入4g/kg的小苏打所制的蒲公英茶较好地保留了原有的蒲公英风味物质;通过对电子鼻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PCA能有效区分不同加工工艺的蒲公英茶.

关键词: 蒲公英茶 小苏打护色 工艺优化 电子鼻快速检测 色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夏大豆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大豆科技 2022

摘要: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在耕地面积有限情况下,提高单产是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根本出路。河南省是黄淮海地区大豆主产省份,其大豆种植面积居黄淮海地区第二位。但大豆单产水平不高,为150.00 kg/667m2左右。文章通过对2018―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多个大豆高产典型地块及部分低产田管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分析了河南省夏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盲目选择品种、播种质量差、除草剂使用不当、“症青”防控措施不到位这4个因素是限制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合高产创建经验,提出结合品种展示进行科学选种、采用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合理使用除草剂、加强“症青”防控、关键时期保证水肥供应等多种应对技术措施,以期为大豆高产创建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河南省 夏大豆 产量 限制因素 应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可溶性纤维对幼龄肉鸡生长性能以及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可溶性纤维对幼龄肉鸡生长性能以及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 kg/t的不可溶性纤维,并适当调整其他原料用量使其营养水平与对照组基础饲粮保持一致;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额外添加8 kg/t的不可溶性纤维.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鸡1~14日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料重比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鸡14日龄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腹脂率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肉鸡肝脏相对重量显著降低(P<0.05),但与试验Ⅰ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鸡肝脏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载脂蛋白A(Apo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载脂蛋白B(ApoB)、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肉鸡肝脏中脂蛋白酯酶(LP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幼龄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可溶性纤维对其生长性能有负面作用,但能通过调控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减少幼龄肉鸡肝脏和机体脂肪的沉积.

关键词: 不可溶性纤维 幼龄肉鸡 生长性能 脂质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蕾期叶面喷素对紫云英籽粒数和籽粒重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清水为对照,通过花期和成熟期对紫云英主茎不同花序位的花序结实性状测定,研究紫云英现蕾期叶面分别喷施多效唑(PP333)、6-苄氨基腺嘌呤(6-BA)、芸苔素内酯(BR)、海藻酸钠寡糖(AOS)、复合营养制剂(NCD)对紫云英籽粒数和籽粒重的调控效应,以期为提高紫云英种子产量和应用调控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喷素处理均能提高紫云英不同花序位结荚率和荚果结实率,增加紫云英不同花序位的籽粒数和籽粒重.各喷素处理对紫云英各花序位籽粒数的促进效果以NCD处理最佳,其中,基、中、顶部花序位籽粒数较对照分别提高27.79%、29.35%、71.25%;对不同花序位籽粒重的促进效果也以NCD处理最佳,其中,基、中、顶部花序位籽粒重较对照分别提高27.18%、28.65%、71.05%.分析产量构成发现,现蕾期喷施NCD、PP333、BR、6-BA、AOS处理种子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分别提高29.73%、22.02%、19.02%、10.52%、10.01%,以NCD处理产量最高,达601.37 kg·hm-2.其中,PP333、6-BA处理增粒效果显著,而对籽粒增重效果不明显;BR、AOS处理籽粒增重效果显著,而对增粒效果不明显;NCD处理增粒增重效果均显著.综上,在现蕾期叶面喷素可显著促进紫云英种子产量的增加,以NCD作用效果最优,PP333、BR、6-BA、AOS依次次之.

关键词: 紫云英 叶面喷素 籽粒数 籽粒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郑单326的选育

种子科技 2022

摘要: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玉米品种普遍具有生育期偏长、抗倒伏能力偏弱、机收籽粒含水量偏高、不易机械化收获等缺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创新、改良,选育出高产、多抗、适宜机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种郑单326.郑单326于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00269,适宜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以及京津唐地区种植.

关键词: 玉米;郑单326;机械化粒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人才资源开发 2022

摘要:专业技术人才在事业单位组织中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重要岗位和专业工作上发挥着核心价值。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加速发展,为事业单位高质量创新发展带来新契机、注入新活力,同时也带来不可回避的困难、险阻和挑战,而专业技术人才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价值随之更加重要。基于此,重新认识事业单位组织中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显得十分必要,明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注意事项也十分关键,唯此厘清性质、把准方向,方能更好地发挥和巩固专业技术人才在事业单位组织中的价值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白芝麻品种郑太芝1号为材料,设置纯氮0、60、100和140kg/hm~2 4个施氮水平以及11.25、18.75和26.25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水平,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氮肥收获指数、单株蒴数及千粒重逐渐降低,而植株秸秆氮和总氮量逐渐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以18.75万株/hm~2处理最高。100kg/hm~2施氮量处理产量最高,2年中分别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19.70%和16.91%。同一密度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密度处理以18.7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2年较11.2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产15.30%和16.69%。不同处理组合中施氮量100kg/hm~2、密度18.75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且氮肥吸收利用率为50%以上,氮肥农学利用率为4.27kg/kg以上,是白芝麻高产高效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 芝麻 施氮量 种植密度 光合速率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助理流动性思考——以Y研究所为例

投资与创业 2022

摘要:新形势下,为缓解就业压力,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科研助理的加入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但随之而来的科研助理流动性强、职业发展模糊等问题,以及如何建立起一支人员稳定、高效、合理的专职科研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Y研究所为例,首先展示2016—2020年Y研究所招聘科研助理的基本信息与科研助理的流动情况,然后分析科研助理流动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增强团队稳定性,加强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的举措和建议,旨在助力科研团队健康向前发展。

关键词: 科研助理 薪资水平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