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不同成熟度树葡萄果实醇提取物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树葡萄果皮和种籽的抗氧化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成熟度树葡萄果皮和种籽70%乙醇提取物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分析了他们与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果皮的总多酚含量最高(95.96 mg g~(-1) DW),红果皮的最低(18.31 mg g~(-1) DW);绿果籽的总黄酮含量最高(43.48 mg g~(-1) DW),紫果籽的最低(16.50 mg g~(-1) DW);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均以绿果皮的最强,紫果籽的最弱。树葡萄果皮/籽清除·OH自由基能力均高于抗坏血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均强于阿卡波糖;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显著正相关(P<0.05),抗氧化能力与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树葡萄绿果的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可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

关键词: 树葡萄 总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和微波对柑橘杂交种果皮中酚类物质浸提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柑橘杂交品种葡萄柚、茂谷橘橙果皮为材料,研究超声波和微波对柑橘果皮提取物中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柚果皮中含有丰富的柚皮苷、芦丁、橙皮素等酚类物质,茂谷橘橙果皮中含有丰富的槲皮素、川陈皮素、橙皮素等酚类物质。葡萄柚果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茂谷橘橙。葡萄柚果皮超声波提取液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高于微波提取液。柑橘果皮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与其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正相关。此结果说明超声波提取法可提高葡萄柚果皮中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和提取液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柑橘果皮 微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水稻对主要非靶标昆虫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Bt基因是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基因。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控制效果,其商业化种植推广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概述了Bt水稻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Bt水稻对稻田非靶标昆虫的影响效应进行综述,并对Bt水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非靶标昆虫的安全性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稻 Bt基因 非靶标昆虫 生态安全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喙型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鸭的排毒规律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短喙型鹅细小病毒(SBDS-GPV,M15株)口服感染2日龄健康易感半番鸭,采集感染后(PI)3、5、7、10、12、14、21d的口咽和泄殖腔棉拭子,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病毒分离(VI)结合免疫荧光法(IFA)测定雏鸭感染后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qPCR法检测SBDS-GPV感染雏鸭的口咽和泄殖腔排毒时间分别为PI 3~10d和PI 3~14d;病毒分离结合IFA检测SBDS-GPV感染雏鸭的泄殖腔排毒时间为PI5~10d。研究结果在国内外首次明确了雏鸭感染SBDS-GPV后可经口咽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且泄殖腔排毒水平高于口咽。

关键词: 半番鸭 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GPV) 排毒规律 荧光定量PCR 病毒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技术因素、企业因素、产品因素、外部因素等4类因素,并从中筛选出11个变量;选取福建省126个农产品电商经营者为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基础、质量监督、品牌、标准化程度、消费者认知、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指标对农产品电商发展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子商务 影响因素 产品属性 logistic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多酚氧化酶PPO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酚氧化酶(PPO)是参与酚类物质氧化的主要酶类之一,在果蔬褐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丝瓜中PPO基因家族的功能,以闽丝3号丝瓜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获得了3个丝瓜PPO基因家族的c DNA序列,依次命名为Lc PPO1(Gen Bank登录号为KM506756)、Lc PPO2(Gen Bank登录号为KR819890)和Lc PPO3(Gen Bank登录号为KX092429);Lc PPO1基因全长2 026 bp,包含一个1 794 bp的ORF,编码598个氨基酸;Lc PPO2基因全长2 071 bp,ORF为1 722 bp,编码574个氨基酸;Lc PPO3基因全长2 189 bp,ORF为1 779 bp,编码593个氨基酸;3个基因均无内含子,其编码的蛋白与甜瓜、黄瓜同源蛋白的相似性较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个基因编码的酶蛋白均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稳定蛋白,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Lc PPO具有PPO蛋白的典型特征,分别具有PPO1-DWL、PPO1-KFDV 2个结构域和一个能够结合2个铜离子(Cu A、Cu B)的中央域酪氨酸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c PPO家族的3个基因在丝瓜根、茎、叶、花和果实中均有表达。在丝瓜采后储藏期间,3个PPO基因初期表达上调,后期表达量受到抑制;在丝瓜鲜切条件下,Lc PPO1和Lc PPO2基因表达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Lc PPO3基因鲜切后表达量均低于采后0h。Lc PPO基因家族基因表达、PPO活性、总酚与丝瓜褐变关系密切,其中Lc PPO1、Lc PPO2在普通丝瓜果肉褐变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丝瓜褐变的发生机理和丝瓜品种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丝瓜 褐变 PPO 表达分析 PPO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茶大灰象甲寄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茶叶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分离自茶大灰象甲(Sympiezomias citri)自然羅病死亡成虫僵虫的一株寄生真菌Bbr4941菌株的具体分类归属及其生防潜力,对该菌株的rDNA-ITS序列和Bloc序列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明确了它为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在此基础上,利用浸虫法研究该菌株对茶大灰象甲成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高浓度(每毫升5.0×10~7孢子)孢悬液处理时,第7天累计校正死亡率为100%,LT_(50)为3.916 d。以上研究表明Bbr4941菌株对茶大灰象甲成虫具有很强的杀虫毒力,有望在今后茶大灰象甲的生物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茶大灰象甲 昆虫病原真菌 rDNA-ITS Bloc序列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木耳营养分析与评价

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质地脆滑,食药兼用,是我国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年产量仅次于香菇~([1])。毛木耳性味甘平,具降血脂、降血压的疗效,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2])。目前,毛木耳栽培品种有紫黑色、褐色、紫红色~([3]),研究主要聚焦于栽培技术~([4])、加工工艺~([5])等,品种间营养差异研究较少。随着市场多元化,消费者对毛木耳口感、品

关键词: 毛木耳 玉木耳 突变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6份福建葡萄品种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各葡萄种植区收集到的196份葡萄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条引物可以清晰扩增出164条谱带,多态性位点的平均百分率为91.44%;聚类分析表明,196份葡萄资源可以分为3大类,即东亚种群、欧美杂种和欧亚种;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葡萄资源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葡萄 种质资源 ISSR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发育转录组测序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发育4个不同阶段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双孢蘑菇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共比对到9 207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393个,其中164个得到功能注释。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原基期与其他3个不同发育时期有316个共同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子实体发育 转录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