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加快科研转化 服务区域农业
《中国经济快讯 》 2002
摘要: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是目前山西唯一的为大农业服务的综合性、战略性、咨询性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农民生产与经济发展决策、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生态建设规划与设计、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的咨询、农村科技政策决策支持,区域农业、旱地农业、节水农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晋谷27号”产量性状综合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 1993— 1995年山西省晚熟区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 ,采用主效应值、变异系数 (CV)、标准差 (S)、高稳系数 (HSC)、回归系数 (b)及决定系数 (r2 )等多种方法对谷子新品种“晋谷 2 7号”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好 ,稳产性强 ,适于在山西省中南部、辽宁、北京等无霜期 15 0d以上的平川及丘陵旱地种植的谷子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盆中丘陵区不同台位旱坡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四川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农耕地集中在盆中丘陵区和成都平原。丘陵区旱坡地的面积大 ,增产潜力大 ,但生产问题也较多。因此 ,如何高效合理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这些旱坡地的合理施肥及利用 ,我们对简阳市红棕紫泥不同台位耕地土壤养分的分布规律 ,棕紫泥不同台位耕地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供肥能力和施肥量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红棕紫泥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和钙含量从坡顶地至冲沟稻田逐渐降低 ,而铁和锰含量的变化恰好相反。棕紫泥三个台位坡耕地上玉米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为氮、磷和钾 ,而锌、锰则可能是其潜在限制因子。坡耕地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从坡顶至坡脚逐渐升高。在相同的栽培和肥水管理条件下 ,坡顶地玉米产量和籽粒淀粉含量始终比低台位的低。对相同目标产量 ,最佳施肥量随台位降低而降低。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在坡地和坡顶地上追求与一台地或坝地相同的产量是不合算的 ,其施氮量应比一台地高 1/ 3左右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