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李的庭院矮密栽培技术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

摘要:庭院矮化密植栽植李,一般定植2年后就能开花结果,盛果期单株产量可达30~40kg,是美化环境、开发庭院经济的有效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协作材料在寒地稻区的引进和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黑龙江省农科院从2000年起参加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和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的协作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承担了3个不同类型的6个INGER试验圃和1个GUVA试验圃的研究工作,引进并鉴定评价了包括当地对照品种在内的730份参试材料,获得了一批适合黑龙江省生态条件的新的高产源、优质源、抗源等优异种质材料。这些协作必将为提高寒地水稻生产水平,特别是在米质改良、提高抗稻瘟病性、提高抗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际协作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 东亚粳稻遗传评价 引进 寒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展壮大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

种子世界 2007

摘要:笔者曾随同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考察团对荷兰的马铃薯科研、种薯生产和淀粉、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现对荷兰马铃薯产业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基因的SSR标记研究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产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本文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黑豆品种小粒黑豆为父本,以高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辽豆10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对辽豆10号×小粒黑豆杂交组合的F2代大豆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SSR分析,供试的204对SSR引物有15对具有多态性,从中筛选到一个与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Satt187,其片段大小为172 bp和176 bp,为共显性标记,在F2代分离群体中的分离比为1:2:1,呈孟德尔式遗传。应用该标记对辽豆10×小粒黑豆F2代分离群体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和辅助选择,在抗病单株中均检测到标记带Satt187-176 bp的存在,而在感病单株中检测到有Satt187-176 bp和Satt187-172 bp两种标记带或仅有Satt187-172 bp的标记带存在,分析表明该标记具有抗胞囊线虫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BSA 抗性基因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草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53份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计算了35个RAPD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和每份苜蓿种质资源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并通过计算53份苜蓿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CD),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如下:1)35个RAPD标记扩增共得到30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8条,多态位点比率为94.12%。说明这53份苜蓿种质资源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2)53份苜蓿种质资源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变化规律一致。直立黄花苜蓿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最低,说明其遗传多样性最小;公农1号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指数最高,说明其遗传多样性最大。3)53份苜蓿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136 3~0.661 0。以λCD=0.275为标准将53份苜蓿种质资源划分为7个组群,直立黄花苜蓿单独被划分成一个组群。

关键词: 苜蓿 遗传多样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丰收24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为了探寻适合于大豆丰收24的最佳栽培方式,连续2 a以不同垄距、不同密度为试材,进行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丰收24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2.5 cm平作37万株/hm2和45 cm垄距40万株/hm2两个处理组合为本试验中丰收24的最佳栽培方式。

关键词: 丰收24 栽培方式 密度 垄距 产量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2000-2006年纤维亚麻育种成就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摘要: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2000-2006年纤维亚麻育种的重大进展,育成的8个纤维亚麻品种的长麻率比1991-1999年育成品种高1.5个百分点,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原茎产量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已成为黑龙江、吉林、内蒙、新疆、云南、湖南等十几个省区生产上主栽品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亚麻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黑龙江 纤维亚麻 育种 成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播与混播下的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分析

草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对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和甘农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cv.Gannong NO.1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杂花苜蓿初花期、无芒雀麦抽穗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混播无芒雀麦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单播,但在光合“午降”期间差异不明显。牧草生育时期、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对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植物个体的生理生态特性与群落稳定性的维持有密切关系。研究单播与混播下的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群落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探寻种间竞争机理,科学地经营与管理草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无芒雀麦 甘农1号杂花苜蓿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混播草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旱育苗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旱育苗在水稻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水稻旱育苗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现象、青枯病和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各育苗环节细致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为寒地水稻旱育苗规范化,育出壮秧和提高秧苗素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旱育苗 壮秧 秧苗素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西部花生不同种植方式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花生产量低、栽培方式落后等现状,进行了花生栽培模式对比试验,选出适宜花生高产的栽培模式,并做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 花生 栽培技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