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草菇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保鲜与加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草菇作为高温菇,不耐贮藏和运输。基于草菇采后贮藏保鲜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草菇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草菇采后贮藏保鲜的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草菇 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黄瓜嫁接苗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性评价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种砧木和‘春秋王2号’(Cucumis sativus‘Chunqiuwang No.2’)黄瓜为嫁接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对嫁接苗和自根苗进行了连续3 d的低温(昼12℃/夜5℃)、高温(昼42℃/夜35℃)和常温(昼25℃/夜18℃)3组处理,分析温度胁迫对嫁接苗和自根苗的伤害指数、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明确不同砧木嫁接苗对低温和高温抗性机制的异同,为黄瓜设施栽培生产中不同季节选择嫁接砧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下,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é)砧嫁接苗冷害指数最低,其次为日本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砧嫁接苗,两者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常温对照增加较多,且两者丙二醛(MDA)含量较低。(2)高温胁迫下,‘五叶香’丝瓜(Luffa cylindrica‘Wuyexiang’)砧嫁接苗热害指数最低,同时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相对较高,MDA含量最低;‘甬砧8号’(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Yongzhen No.8’)白籽南瓜砧和日本南瓜砧嫁接苗热害指数也较低,且SOD、CAT和APX活性较高。(3)不同嫁接组合的抗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黑籽南瓜砧嫁接苗的耐寒性最强,丝瓜砧嫁接苗的耐热性最强,日本南瓜砧嫁接苗和‘甬砧8号’砧嫁接苗对高温和低温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研究发现,黑籽南瓜砧等嫁接组合可以通过维持光合性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缓解高低温度胁迫造成的过氧化伤害,从而表现出对高低温胁迫的较强抵抗力。

关键词: 黄瓜 砧木 温度胁迫 生理响应 隶属函数值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抗旱稻恢复系的抗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评价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虫品种是目前公认最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策略.本研究利用水稻功能基因组已克隆的抗褐飞虱基因,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回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将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9、Bph14和Bph15单独和聚合导入到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3号,获得了一系列含有单基因、双基因、三基因和四基因的改良系.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评价这些基因在旱恢3号背景下的效应及相互作用.表明单基因改良系中,Bph9的抗性最强,且Bph9>Bph6>Bph15>Bph14;在聚合改良系中,抗性均优于单基因改良系,四基因聚合改良系的抗性最强,不同基因型组合的抗性效应是Bph6+Bph9+Bph14+Bph15>Bph6+Bph9>Bph6+Bph9+Bph14>Bph6+Bph9+Bph15>Bph6+Bph14+Bph15>Bph9+Bph14+Bph15>Bph14+Bph15.在自然条件下,改良系与旱恢3号在株高、有效穗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与旱恢3号相仿或略差.本试验表明单独和聚合导入Bph6、Bph9、Bph14和Bph15基因能显著提高节水抗旱稻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这4个基因的加性效应明显,可为今后节水抗旱稻抗褐飞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 育种 褐飞虱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评价 节水抗旱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钱草对不同污染负荷模拟污水的净化效果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池塘用水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模拟污水,以生态浮床为载体培养铜钱草49 d,探讨铜钱草作为浮床植物对养殖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 表明:铜钱草对不同污染负荷养殖模拟污水的TN去除率均在91%以上,TP去除率均在96%以上,NH4—N去除率均在50%以上;试验过程中,不同模拟污水水体的NH4+-N、NO3--N、CODMn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H和DO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上升趋势;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pH和DO与其他水体理化指标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铜钱草对养殖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建议对养殖水体pH和DO含量进行定期监测,便于水体的修复管理.

关键词: 铜钱草 生态浮床 理化指标 水体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饲料对妊娠母猪产仔性能及粪便中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饲喂发酵饲料对妊娠母猪的产仔性能、肠道微生物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经产母猪16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组饲喂发酵饲料。试验从母猪妊娠85 d开始,采集妊娠105 d的母猪粪便用于发酵参数测定及高通量测序,记录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饲喂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母猪粪便中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含量(P<0.05),但对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平均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2组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存在相似性。在门水平上,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Fibrobacteres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Oscillospira和Fibrobacter属的相对丰度(P<0.05),对Blautia和Bacteroides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P<0.1)。综上所述,饲喂发酵饲料可改变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后肠发酵,有助于改善母猪的肠道健康,但对母猪的产仔性能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发酵饲料 母猪 产仔性能 粪便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子实体中三萜类物质抗肿瘤活性的谱效关系

菌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的功效性特征进行评价,为寻找灵芝中活性三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结合样品对肿瘤细胞L1210的增殖抑制率,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1批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活性成分。样品与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共标定了12个共有物质峰,其中与抗L1210肿瘤细胞活性关系密切的三萜物质有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烯酸A、灵芝酸K、灵芝酸A、灵芝酸F和灵芝醛A。

关键词: 灵芝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抗肿瘤活性 谱效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政府监管信任对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基于上海、济南1009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研究不同因素特别是政府监管信任对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基于上海、济南1 009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选取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政府监管信任等因素对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消费者对政府监管信任度总体不高;政府监管信任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另外,质量安全问题、年龄、户籍、学历、职业、收入水平、地区等7个变量都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政府应制定网络外卖行业标准和建立网络外卖食品可追溯体系来实现全产业链监管,增强政府监管信任,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加快网络外卖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政府监管信任 网络外卖食品 购买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鲜鸡肉表面四环素和磺胺耐药菌的菌群多样性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冷鲜鸡肉产品表面的抗生素耐药菌的菌群结构,利用IonS5TMXL测序平台对18个市售冷鲜鸡肉样品表面的可培养四环素耐药菌和磺胺耐药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类耐药菌中分别注释出59个和58个已明确属名的属,相对丰度最大的3个门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共享菌属中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香味菌属和漫游球菌属的禽源和人源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而禽源肉杆菌属等16个菌属的耐药特性还未见报道.各采样点分别鉴定出5~39个特有操作分类单元,分属3~32个属.该研究反映了冷鲜鸡肉表面2类耐药菌的污染状况,为后期冷鲜鸡肉产品表面耐药菌的迁移风险评估和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 细菌 抗生素 冷鲜鸡 四环素耐药菌 磺胺耐药菌 菌群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抗性及其SdhB基因序列差异的分子检测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啶酰菌胺被广泛用于草莓灰霉病的防治,然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对啶酰菌胺存在较大的抗性风险,抗性出现主要与SdhB基因突变有关。AS-PCR(Allele-specificPCR)方法常用于检测基因点突变。为明确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机制,2018年测定了126株草莓灰霉病菌中的61株抗性菌株与5株随机选取敏感菌株的SdhB基因序列。结果表明,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菌目前已存在4种抗性突变类型:P225F、N230I、H272R和H272Y,其中H272R和P225F为优势突变类型。基于AS-PCR原理,设计及筛选了包含2条特异性引物的三引物组,优化了反应体系,建立了可通过1轮PCR反应即可区别啶酰菌胺敏感菌株与4种抗性突变菌株的快速检测方法。

关键词: 草莓 灰葡萄孢 AS-PCR 啶酰菌胺 杀菌剂抗性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LED光质对石蒜幼苗生长、生理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通过环境调控提高石蒜产量、增加生物碱含量,设置6种光质,即白光(CK)、红光(R)、蓝光(B)以及红蓝复合光RB(1:2)、RB(2:1)、RB(1:1),研究不同光质对石蒜幼苗生长、生理特性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筛选适合石蒜幼苗生长和生物碱积累的光质条件.结果表明:与CK相比,红蓝复合光质可以加快促进石蒜幼苗的生长,其中进行红蓝复合光RB(1:2)处理后,根长、根数、干重、鲜重和鳞茎直径等都明显比CK更高,依次提高了10.91%、146.48%、158.69%、34.92%和133.33%;单一的红光不利于石蒜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一定比例的红蓝复合光能够促进叶绿素合成,RB(1:2)处理后幼苗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值,比CK约高出1.22倍;而RB(2:1)处理后,促进了石蒜幼苗可溶性糖的积累,蓝光能够提高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CK相比,RB(1:2)处理下石蒜幼苗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说明RB(1:2)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膜脂过氧程度;B处理下石蒜幼苗加兰他敏、石蒜碱和力可拉敏含量最高,分别是CK的1.84倍、1.62倍和1.11倍.可以看出,RB(1:2)处理对石蒜幼苗的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合成和生物量积累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膜脂过氧化程度比较低,因此是石蒜幼苗的最佳生长光质条件,B处理(蓝光)可以促进石蒜生物碱的积累;结果可为利用LED光质调控技术提高石蒜种苗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图2表3参33)

关键词: 石蒜 LED光质 抗氧化酶 生理特性 生物碱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