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N肥在土壤中的空间变异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研究N肥运移规律并为制定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urfer软件对节水灌溉条件下N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N素的运移深度为40cm,侧渗为20cm;膜下软管灌施条件下N素运移深度为60 cm以下,侧渗范围为50cm。从养分浓度方面看,膜下滴灌N素浓度最高,其次为膜下软管灌施,它们的模型为二次方程。

关键词: 膜下滴灌 膜下软管灌 N肥 浓度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PCR-SSCP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60只新疆细毛羊和48只陕北细毛羊,利用PCR-SSCP分子标记对其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5个位点(S1,S2,S3,S4,S5)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绵羊品种在5个位点上A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B等位基因。在S1,S5位点上,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均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在S2位点上,新疆细毛羊检测到AA,BB,CC,DD 4种基因型,陕北细毛羊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在S3位点上,新疆细毛羊检测到AA,AB 2种基因型,陕北细毛羊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在S4位点上,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均检测到AA,BB 2种基因型。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445 0和0.399 7。新疆细毛羊P IC平均值为0.366 6,S1,S3,S4和S5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而S2(P IC=0.555 1)处于高度多态;陕北细毛羊P IC平均值为0.318 9,5个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以上结果表明,S1,S2,S3,S4和S55个位点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优质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2个绵羊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选择潜力大。

关键词: 细毛羊 羊毛细度 PCR-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苯丙氨酸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6 CSCD

摘要:L-苯丙氨酸是人体所需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目前,国际市场上对L-苯丙氨酸需求量持续上升,生产供不应求,而我国生产设备部分闲置。鉴于以上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L-苯丙氨酸的生产方法,讨论各种生产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我国生产企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L-苯丙氨酸 生产方法 朝阳产业 医药 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微卫星技术分析两个肉用绵羊品种级进杂交群体的遗传结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0个微卫星基因座对陶赛特和萨福克两个肉用绵羊品种及其与新疆细毛羊级进杂交一代和二代羊群进行遗传学检测,计算各个群体的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以及级进杂交群体与原始改良品种群体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在两个级进杂交群体的等位基因数有5~1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在3.529以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不均匀,杂合度(H)大于0.7167,多态信息含量(PIC)大于0.6648,这些遗传参数在级进杂交一代都是最高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萨福克(或陶赛特)与本地新疆细毛羊级进杂交一代离萨福克(或陶赛特)较远,而萨福克(或陶赛特)杂交二代离萨福克(或陶赛特)较近。

关键词: 级进杂交 微卫星 肉用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羔羊肝脏IGF-I和IGF-I 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羔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的研究,为羔羊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共54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测体重后屠宰,采取肝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以GAPDH基因为内标,检测IGF-Ⅰ和IGF-ⅠR基因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之间比较。结果(1)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雄性哈萨克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从2日龄到60日龄持续上升,60日龄后开始下降,9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前三个时期(P<0.05);雄性新疆细毛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从2日龄到90日龄持续上升,90日龄后开始下降,12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60日龄(P<0.05)。雄性哈萨克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与新疆细毛羊差异不显著(P>0.05),在30~60日龄期间都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5),在90日龄时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肝脏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哈萨克羊肝脏IGF-ⅠR基因在2日龄的表达量最高,然后就持续下降,2日龄时的表达量与其他各时期差异显著(P<0.05);新疆细毛羊肝脏IGF-ⅠR基因在2日龄的表达量最高,然后就持续下降,2日龄时的表达量与其他各时期差异显著(P<0.05)。哈萨克羊肝脏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在2和90日龄时都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结论羔羊肝脏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有特定的发育模式,IGF-ⅠR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不依赖IGF-Ⅰ的基因表达水平。

关键词: 羔羊 肝脏 IGF-Ⅰ IGF-ⅠR 荧光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的种植、利用及经济效益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青贮玉米Zea mays是一种速效、高产、品质优良的多汁饲料,是养羊业和奶牛生产中饲料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发展畜牧业,集约化饲养,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玉米青贮的种植、制做及利用等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 玉米青贮 合理密植 高产优质 充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对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土壤肥料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产量 ,干物质积累动态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的养分吸收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套种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低于单作玉米 ,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比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日期早。套种玉米生长前期养分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于单作玉米 ,生长后期套种玉米氮素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玉米 ,而磷素利用效率相反。套种玉米养分吸收滞后于单作玉米 ,是套种玉米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 氮磷钾 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 0 0 96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 2n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1Ⅱ ;它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 PMCMⅠ染色体构型平均值为 2n =19Ⅱ +1Ⅳ。RAPD分析表明 :在 10 0个十聚体核苷酸随机引物中 ,有 3个引物在山农 0 0 96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DNA带 ,它们分别记为S2 4 1 2 50 、S38750 、S4 2 6 40 ,初步确定山农 0 0 96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山农 0 0 96是小麦与滨麦的小片段易位系。

关键词: 小滨麦 易位系 细胞学 RAPD GIS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部分地区野生香料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有丰富的野生香料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有20科60多种。本文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野生香料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论述了新疆野生香料的特点和开发应用现状,提出了新疆野生香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新疆 野生香料 资源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滴灌随水施滴灌专用肥中磷素的移动和利用率的~(32)P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同位素32P标记肥料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在网室利用平面根槽和盆栽试验通过滴灌随水施肥的方法,研究了滴灌专用肥(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利产品)和磷酸二铵(美国进口)2种肥料中的磷在土壤中的移动和棉株对磷肥的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①棉株对滴灌专用肥中磷的利用率为21.05%,磷酸二铵为 16.88%。滴灌专用肥比磷酸二铵的利用率高出4.62%。②放射性自显影表明磷酸二铵中的磷在土壤中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为6.2 cm,扩散面积为清水对照的1.85倍;滴灌专用肥中的磷在土壤中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为 7.5 cm,扩散面积为清水对照的2.21倍。肥料随水滴施,提高了磷素在土壤中的运移能力。

关键词: 棉花 32P示踪 放射性自显影 磷肥利用率 平面根槽 滴灌专用肥 随水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