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施钾对中低肥力灌淤土春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夏灌淤土中低土壤肥力条件下,采用钾肥施肥梯度法研究施钾对宁夏春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肥力条件下,施钾对春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2.1%~9.1%,平均增产5.4%,钾肥用量为75 kg/hm2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9.1%,每千克K2O增产春小麦8.2 kg,折合经济效益为930元/hm2;适宜的施钾量下,春小麦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以及籽粒、穗颖及茎鞘的含氮量有显著的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面筋含量等品质性状也有改善。本试验条件下,施钾量(K2O)以45~75 kg/hm2为宜,有利于春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关键词: 灌淤土 春小麦 钾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黄土丘陵区坡向、坡位对苜蓿地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异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坡向、坡位对苜蓿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在宁南黄土丘陵区,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对不同坡向、坡位种植的7a生苜蓿地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分层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种植苜蓿7a后,土壤旱化显现,土壤水分明显分为补水期与耗水期,3-7月属于耗水期,8-10月为补水期;(2)各坡向苜蓿地旱化最为严重的土层深度也不同,西坡(阴坡)为40-60cm,南坡苜蓿地旱化最为严重的土层为80-100cm,东坡(阳坡)为100-120cm;西坡(阴坡)0-180cm土壤平均含水量最高(13.8%),其次为南坡苜蓿地,东坡(阳坡)最低(12.8%)。(3)受降水再分配影响,上、中、下坡0-180cm平均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下坡(13.69%)>中坡(13.61%)>上坡(12.29%);土壤含水量最为活跃的0-100cm范围内,相同层土壤含水量相比,CK>下坡>上坡>中坡。这说明种植苜蓿多年后土壤出现旱化现象,且坡位越高,土壤旱化越严重。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苜蓿地 坡向 坡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朊蛋白在宁夏滩羊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对我国一类保护物种宁夏滩羊各组织中朊蛋白(PrP)的分布进行定性、定位研究。结果显示,PrP在滩羊的大脑、脑干、小脑、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淋巴结均有表达,尤其在脾脏、肾脏、脑干、淋巴结中的表达量丰富,而肺脏检测结果为阴性。此研究确定了朊蛋白在滩羊各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状况,并优化了朊蛋白检测的技术条件,为羊痒病的诊断与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朊蛋白 组织 表达 免疫组化 滩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气脱硫废弃物在盐碱地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土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烟气脱硫废弃物在盐碱地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烟气脱硫废弃物的来源、性能,脱硫废弃物改良碱性土壤的原理、施用技术和方法,讨论了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效果及其对土壤环境和食物安全的影响,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烟气脱硫废弃物 盐碱地 改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对设施黄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引进微生物制剂对设施黄瓜枯萎病进行生态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和中期,秸秆生物反应堆处理土壤微生物结构由易发病的真菌型向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细菌型转变,即真菌数量几乎维持不变,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较快,后期则变化不大。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使土壤生理代谢活力增强,改变土壤营养条件,使其朝着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方向进行。

关键词: 秸秆 生物反应堆 黄瓜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用苦咸水淡化装置研究

膜科学与技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农村苦咸水、高氟水分布广,人口居住分散,饮水不安全的突出问题,利用反渗透技术,研制出了小型家用型苦咸水专用净化装置,经试验测试和在农户家实际运行,完全能满足处理苦咸水、高氟水等劣质水的要求,出水率在50%~70%之间,日出水量160~200L,净化后的水质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适合农村一家一户使用.

关键词: 苦咸水 反渗透 淡化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扰条件下枸杞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通过对宁夏银川地区不同干扰条件下枸杞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共采集节肢动物151628头,鉴定出4纲27目76科167种,其中天敌亚群落61种,化防园23种,有机园30种,自生园61种,天敌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87%、18.78%、70.34%。通过群落结构分析,自生园丰富度、个体数均明显高于化防园和有机园,有机园均匀度、多样性较高,而化防园丰富度、个体数指数都较低,而优势集中度高。通过主分量分析表明潜叶类害虫与刺吸类害虫是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的主要害虫,刺吸类害虫成为发展有机枸杞的重要障碍,食花果类害虫具有较大的危害潜力;寄生类天敌、病原类天敌为自生园优势天敌,捕食类天敌是有机园、化防园的优势天敌,但化防园天敌作用较为微弱。自生园天敌亚群落与害虫亚群落第一对典型变量为V1=0.048x1-0.2533x2+0.5951x3+0.5207x4,W1=0.9021y1+0.0354y2+0.0223y3+0.1847y4-0.0591y5,相关系数为0.8635,化防园、有机园天敌亚群落与害虫亚群落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6、0.7332。通过害虫-天敌亚群落的种群消长动态表明,天敌亚群落作为整体对害虫发挥着调控作用,自生园7-9月份寄生性天敌对刺吸式害虫的跟随作用很强,有机园较弱,化防园则不明显。

关键词: 枸杞园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天敌亚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动态与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合理的微咸水灌溉利用模式,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在宁夏银北惠农引黄灌区开展微咸水灌溉试验,研究了该地区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动态、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层(0~30cm)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变化较大,而30cm以下土层的含水率和含盐量变化相对较小。渠灌条件下,春小麦全生育期内土壤根区(0~90cm)处于明显的脱盐状态,而井渠混灌处理即使在相对干旱的年份也可保持根区土壤的盐分平衡,但井灌处理根区则出现明显积盐现象。春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灌水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与渠灌相比,井渠混灌模式的春小麦减产较小,而井灌处理的减产为20%~30%。在银北惠农地区,采用井渠1︰1的混灌模式是春小麦的适宜微咸水灌溉利用模式。

关键词: 微咸水 灌溉 土壤 春小麦 产量 水盐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西瓜根际补灌栽培最佳补灌时期及适宜补灌量的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覆膜西瓜根际补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相同补灌量(5kg/株)在不同生育时期实施1次补灌,以显蕾开花期供水效率和产量最高,分别达1 760.19 kg/(mm.hm2)和40 767kg/hm2;在同一生育时期(显蕾开花期)以不同补水量实施1次补灌,在同时满足供水效率最高和产量最大的前提下,以3 kg/株的补灌量较适宜。在最佳补灌时期实施适量补灌,能够达到节水、增产和高效补偿供水的目的。

关键词: 旱地西瓜 显蕾开花期 水分生产效率 供水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啶虫脒在宁夏甘草和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定甘草规范化种植中农药啶虫脒在甘草上的安全使用技术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啶虫脒在甘草和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甘草样品经乙腈提取,土样经丙酮提取,均采用柱层析法净化和DAD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本文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的最小检出量为2 ng,最小检出质量分数为0.01×10~(-6).在0.1~10.0μg/mL的范围内,啶虫脒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中啶虫脒的添加回收率为85.4%~97.4%,相对标准差为4.76%~6.40%;甘草对应根际土壤中啶虫脒的添加回收率为89.9%~99.1%,相对标准差为2.98%~5.56%,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药后甘草根及土壤中啶虫脒的消解动态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残留消解速率较快,半衰期分别为6.82,8.13天.参照韩国规定的啶虫脒在中药材黄芪上的最大残留限量(0.1×10~(-6)),建议3%啶虫脒乳油依推荐剂量一次施药后在甘草中的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39天.

关键词: 啶虫脒 甘草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