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脱硫废弃物对盐碱地水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96-D10’水稻品种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脱硫废弃物施用量下盐碱地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脱硫废弃物对水稻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及脱硫废弃物对盐碱地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脱硫废弃物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相对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则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以22.5 t/hm2脱硫废弃物施用量处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最高,而活性氧的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作用最低。研究发现,施用22.5 t/hm2脱硫废弃物能够显著提高盐碱地水稻植株不同生育期保护酶活性,减少体内活性氧过量累积,从而增强其耐盐性。

关键词: 脱硫废弃物 盐碱地 水稻 活性氧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项试验运用Biolog-ECO检测手段,对连续2年的玉米(Zea mays L.)保护性耕作试验全部秸秆覆盖免耕和常规耕作2种耕作处理的土样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试验表明:(1)免耕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以及不同碳源利用率高于常规耕作,免耕对总体碳源利用率平均值比常规耕作高53.1%;(2)免耕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免耕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22.33±0.57,多样性指数3.02±0.04,常规耕作微生物群路丰富度指数14.33±1.15,多样性指数2.56±0.12。免耕秸秆覆盖耕作措施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关键词: 免耕 玉米秸秆 土壤微生物 Biolog-ECO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水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宁夏水稻高效转化再生系统,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改良宁夏水稻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8个宁夏主栽水稻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基因型、外源激素、头孢霉素(Cef)对外植体培养及再生的影响。【结果】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ABA 2 mg/L及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6-BA 3 mg/L+NAA 0.5 mg/L,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出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优化条件下,秋田小町再生情况最好,其诱导率和出苗率分别达100.00%和300%;优育27号次之,分别达95.00%和286.7%。此外,初步确定转化时Cef的质量浓度上限为500 mg/L。【结论】明确了外源激素、基因型及Cef对宁夏水稻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效果,初步建立了宁夏水稻高效转化再生系统。

关键词: 宁夏水稻 成熟胚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中甜菜碱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净化和测定枸杞中甜菜碱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小柱(Waters Oasis MCX)净化枸杞样品提取液,使用Atlantis HILIC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195nm波长处检测。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0.2~5.0mg/mL,方法检出限为0.0066mg/mL,平均回收率为88.3%~104%。本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枸杞中甜菜碱。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枸杞 甜菜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信号物质对根寄生植物作用研究进展

中草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寄生被子植物中有一类寄生在寄主根部,通过摄取寄主的水分和养分而生存的特殊植物类群即为根寄生植物。近年来有关外源信号物质对根寄生植物作用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外源信号物质对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吸器形成的刺激作用及其刺激机制的研究。对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具有刺激作用的外源信号物质主要是倍半萜、氢醌类物质以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对根寄生植物的吸器形成具有刺激作用的外源物质主要包括醌类、酚类、黄酮类3大类物质,其核心结构是对苯醌。外源信号物质刺激根寄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很可能是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机制进行作用的;而刺激吸器形成则与氧化还原机制密切相关。外源信号物质对根寄生植物作用的研究对揭示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吸器形成的机制及其寄生关系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助于对有害根寄生植物的防治和有价值根寄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外源信号物质 根寄生植物 种子萌发 吸器形成 刺激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梭梭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RACE等方法从超旱生、耐盐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中扩增出BADH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HaBADH),其开放阅读框为1 503 bp,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全长为500个氨基酸残基,并含有醛脱氢酶所具有的高度保守的十肽(VTLELGGKSP)以及与酶功能有关的半胱氨酸残基(C)。其核苷酸序列与藜科几种盐生植物如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三角叶滨藜(Atriplex triangu-laris)、菠菜(Spinacia oleracea)、山菠菜(Atriplex hortensis)和甜菜(Beta vulgaris)等的相似性均在85%以上,推导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在87%以上,表明BADH基因在藜科植物中是一种比较保守的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明梭梭的抗旱、耐盐机制,挖掘并利用植物抗逆基因奠定基础。

关键词: 梭梭 甜菜碱醛脱氢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量对干旱区枸杞叶片结构、光合生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枸杞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为确定宁夏枸杞的适宜灌溉量,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月灌溉定额对宁夏枸杞叶片结构、光合生理以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月灌水定额<900m3·hm-2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枸杞的叶面积、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和枸杞果实产量显著增加,而气孔密度和胞间CO2浓度则呈下降趋势;月灌水定额>900m3·hm-2以后,叶片胞间CO2浓度随月灌溉定额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叶面积、气孔密度和枸杞果实产量变化不显著,其他指标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枸杞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以450m3·hm-2处理最高,分别达8.02和324mmol·m-2·s-1;其他处理均低于对照.在节水条件下,900m3·hm-2的月灌溉定额较适合枸杞的灌溉.

关键词: 灌水量 宁夏枸杞 叶片结构 光合生理 果实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和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 g/L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动态和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矿化度为3 g/L的微咸水灌溉可在土体中积累较多的盐分,对春玉米叶面积、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产量均有不良影响,玉米叶面积在玉米生长后期减少速度较快,干物质积累相对减少,玉米产量下降。在干旱年份微咸水灌溉致使玉米产量下降了28.0%,多雨年份玉米产量下降了10.4%,井渠混灌在干旱和多雨年份玉米产量则分别下降了14.0%和7.4%。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春玉米 土壤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量对枸杞根茎次生木质部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年生宁夏枸杞树为材料,通过非称重式蒸渗器进行定量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枸杞根和茎内次生木质部结构及其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枸杞根内次生木质部导管直径逐渐增加,且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2);在灌水量为900 m3/hm2时导管频率最大、纤维面积所占的比例最小,同时,根次生木质部导管面积比例与导管频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而木薄壁细胞面积比例则与灌水量呈不显著正相关(r=0.835)。(2)枸杞茎内次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在灌水量为900 m3/hm2时达到最大,导管频率则与灌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3);茎次生木质部内导管面积比例在灌水量为450 m3/hm2时最大,纤维面积所占的比例则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964);木薄壁细胞面积比例则与灌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9)。(3)枸杞根和茎内木射线频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且分别与灌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和r=-0.99),即根和茎内木射线的横向运输功能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弱。研究表明,宁夏枸杞根和茎内次生木质部结构和组成分子的数量随灌水量而变化,适度的灌水量(900 m3/hm2)使枸杞的根茎导管直径增加,导管频率降低,以维持枸杞体内输水系统较适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灌水量 输水系统 枸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施用量对灌淤土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夏灌淤土上,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各3个施肥水平对水稻(宁粳28号)产量、养分累积量及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累积有显著影响;水稻当季氮、磷、钾肥利用率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穗数和每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施磷肥有利于穗粒数的形成,过量施用氮肥还会显著降低水稻千粒质量。本试验水稻氮、磷、钾肥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N 254.3、P2O5150.8和K2O 145.6 kg/hm2,获得最高产量的最大施肥量组合分别为N 309.3、P2O5253.9和K2O177.6 kg/hm2。

关键词: 灌淤土 水稻 产量 地上部养分累积量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