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论我国设施园艺建设的集团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设施园艺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认为组建我国的设施园艺“托拉斯”公司、加强设施园艺产业的集团化经营是当前我国设施园艺业走出困境的“突破口”,并对中国设施园艺“托拉斯”集团化公司的组建方式、运行内容、运作机制及保障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设施园艺 “托拉斯”公司 集团化经营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冬季补饲效果的研究

中国饲料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熊猫的野外活动与性别、年龄、环境的关系及数量化方法Ⅰ的应用

生物数学学报 2001 CSCD

摘要:方差是能量的表征,用“方差”作为动物野外“活动量。的度量指标对1981-1982年卧龙五一棚的五只大熊猫无线电跟踪资料(1)进行分析,季节和大熊猫性别对日活动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年活动中,性别显著地影响活动,昼和夜的影响达0.1水准,年龄的影响达0.25水准.应用数量化Ⅰ建立了活动量与性别、季节等变量的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0.81~0.8.9

关键词: 大熊猫 动物活动量 数量化方法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南旱地多熟种植效应研究

耕作与栽培 2001

摘要:3年试验表明 ,在渗灌补水条件下 ,旱地多熟种植高产高效。多熟种植模式产量和效益依次为 3 2式 >6 2式>8 2式 >单作 ,经济效益成倍提高。筛选出以小麦 /棉花—秋作物组合模式 ,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好。在极干旱年份不宜发展旱地多熟种植

关键词: 旱地 多熟种植 模式 渗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决黄河断流的生态系统论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1

摘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用系统论观点 ,就黄河断流的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对黄河断流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剖析和反思 ,从中找出造成黄河生态问题的原因 ,构建了建设黄河生态系统的机理 ,提出了解决黄河断流建设黄河生态系统的应战方略与对策

关键词: 黄河断流 生态系统论 方略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熊猫的吠叫声特征与家狗的吠声比较

声学学报 200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大熊猫和家狗的吠叫声“旺”分别进行了频谱分析,大熊猫语图在4kHz内由8条共振带重叠构成,共振带宽、长,边界清晰。大熊猫叫声“旺”的基颇为200~300Hz,次频带为400Hz左右,叫声的幅度直方图似伽玛分布。家狗吠声“旺”的语图共振带短,埋于湍流乱纹中,家狗吠叫声中含很强的噪声,家狗叫声“旺”的基频为 400~ 500 Hz,次频带为900Hz左右,叫声的幅度直方图似高斯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敏雄性不育谷子 683小孢子败育途径观察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CSCD

摘要:对光敏雄性不育谷子 (Setaria italica) 6 83在长日 (>1 5 h)和短日 (=1 0 h)下小孢子的发育途径、花药中花粉总数及游离花粉总数作了观察和统计。发现长日条件下 ,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造孢细胞和花粉母细胞时期 ,此时 ,有 6 0 %~ 80 %的药室的造胞细胞和花粉母细胞严重收缩 ,细胞结构破坏 ,演变成着色极深的“异常黑块”(埃氏苏木精染色 )。每花药中花粉平均数 ,长日条件下为 6 6 .84,短日照下为 1 1 1 .86 ,差异显著。每视野中的游离花粉平均数 ,长日条件下为 1 3 .73 ,而在短日条件下为 2 0 .1。研究对“异常黑块”的出现与花粉总数大幅度降低的关系作了分析 ,并讨论了“异常黑块”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其与小孢子败育的关系

关键词: 光敏雄性不育 谷子 造孢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 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

华北农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给小鼠和大鼠投喂苦荞提取物 ,观察了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结果表明 ,苦荞提取物长期连续应用 ,对大鼠生长发育及血液学、生化、病理指标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影响 ,实属无毒

关键词: 苦荞 提取物 毒理学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及其经济运行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家庭组织是农户特有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本研究运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山西太谷县武家庄村的调查资料 ,着重研究了农户经济状况和家庭决策模式与农户家庭生命周期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两者都与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密切相关。为此 ,应当对农户家庭生命周期规律引起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农户 山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粉介导法获得玉米转基因植物株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花粉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进行遗传转化在玉米(Zea mays L.)上获得了成功.以玉米自交系太9101、综31等为受体,以pGLⅡ-RC-1质粒为供体,在玉米开花期,用花偻与质粒DNA混合并附加超声波处理,然后辅以人工授粉的方法将个源基因导入到受体中.DNA斑点杂交和PCR扩增以及PCR-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结果证明,几丁质酶基因确已导下玉米自交系中.所得结果表明:玉米花粉可以介导外源基因的转化.利用花粉作为载体介导外源基因转化,避免了传统的基因枪法和土壤杆菌法转化所要求的组织培养技术,转化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玉米 花粉介导法 基因转化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