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镰孢菌代谢产物在土壤中对大豆根部影响的初步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主要研究了土壤环境中镰孢菌代谢产物对大豆根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非灭菌土、无菌土中加入代谢产物浓缩液和代谢产物滤液后,均可导致大豆根部变褐症状,其症状与田间自然条件下大豆根腐病症状类似。初步说明了在土壤中病原菌代谢产物达一定浓度的条件下可导致大豆根腐症状,造成大豆生长障碍。

关键词: 镰孢菌代谢产物 土壤环境 根腐症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根系动态变化特点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研究了早熟、中熟、晚熟春小麦品种的根系特点及其与地上部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的根数、根长、根重峰值有较大的差异,晚熟品种克涝6号最大,次之为中熟品种克丰3号,早熟品种克涝3号最小,而且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生育期根冠比均在拔节期最大,然后呈下降趋势,中、晚熟春小麦品种不仅具有较多的根系,而且还有较繁茂的地上部的特征。

关键词: 熟期 春小麦 根系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温棚高产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2007

摘要:介绍了草菇温棚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草菇 高产栽培技术 菌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空环境诱变苦荬菜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草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对卫星搭载的2种苦荬菜Lactuca indica种子SP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空环境诱变处理后提高了苦荬菜种子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出现了包括微核、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染色体变异。早熟苦荬菜对太空环境诱变的敏感性大于晚熟苦荬菜。

关键词: 航天育种 苦荬菜 诱发突变 细胞学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亚麻酸相关基因的标记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油脂组分决定着大豆品质和加工特性,其中亚麻酸含量关系到大豆油加工的成本和大豆油的品质特性.本研究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分析了大豆哈-89016和黑河18品种亚麻酸相关基因Fad3c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发育的籽粒中,低亚麻酸品种哈-89016的Fad3c的基因转录量明显低于黑河18,证实了大豆亚麻酸Fad3c基因的表达量与品种产生的低亚麻酸有关.在试验中又以哈89016和黑河18作为杂交亲本创造遗传群体,利用分子标记BSA方法,找到与亚麻酸含量相关的标记Satt286,根据Satt286在大豆杂交后代群体中的池子个体带型和表型性状,计算得到控制亚麻酸位点的引物Satt286与控制低亚麻酸的基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控制亚麻酸的位点和引物距离9.5cm;T-测验分析Satt286引物标记分组的高、低亚麻酸个体的实际亚麻酸含量,得到的平均值分别为3.91%和6.36%,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说明Satt286引物作为筛选低亚麻酸品种的标记是有效的.在哈89016和黑河18后代(F4)群体中挑选出亚麻酸含量最低个体13个和最高个体9个,这些个体的带形和表型形状性状对亚麻酸含量控制基因符合率为82%,这表明引物Satt286与控制亚麻酸的基因是真实连锁的,可以作为群体后代的筛选标记,同时也说明亚麻酸是有多基因控制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群体遗传不平衡条件下的遗传共适应现象及其遗传分析

遗传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群体基因库的遗传共适应特性是在系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和各基因位点的基因频率一样,是基因库属性的一个方面。利用群体遗传不平衡状态下的中性基因位点组合的遗传共适应特性,能揭示群体的起源进化和系统地位;通过对遗传共适应的认识,可提高经济性状标记的准确性。文章对遗传共适应的概念、产生的基础和过程,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遗传不平衡 遗传共适应 基因 连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尚志市树莓产业化基地建设与发展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摘要:尚志市树莓栽培历史悠久,素有"三莓"之乡美誉因品种老,加工技术落后,曾一度低迷,随着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以及加工设备的更新和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尚志树莓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经营,到2010年,全是树莓种植面积达到60000亩。

关键词: 树莓 新品种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外源微生物对鸡粪堆肥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利用从自然堆体中分离筛选出的高温降解菌,单一或组合接种于鸡粪堆体中,考察分析堆体表观状态、温度、有机碳、C/N、T值及堆肥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几种微生物的接种均对堆体颜色、气温、温度、有机碳、C/N、T值、腐殖质、全磷、全钾等有一定影响,并改善表观状态、加快腐熟速度、改善堆肥质量。综合分析,接种菌剂JZ2、JH1、JZ1+JZ2、JH1+JH2效果最佳:腐熟快、效果好,C/N小于16,T值小于0.6;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高于其它处理。

关键词: 外源微生物 鸡粪 堆肥 C/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初报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采用人工喷雾接种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进行抗大豆灰斑病鉴定筛研究,鉴定出2份高抗大豆灰斑病的新品种,它们是:东农03-8784、绥00-1053,占供试材料的2.78%。;鉴定出8份抗病大豆新品系,它们是:哈交20-5489、黑河00-1368、垦01-3273、农大05089、农大25146、农大25299、农大25710、绥99-3213,占供试材料的11.11%;45份中抗灰斑病的大豆新品系,占供试材料的62.50%;其它是感病或高感材料。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彰武农田土壤沙化防治措施的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从农、牧、林角度比较了防护林(A)、农林复合(B)和林牧复合(C)三种措施防治沙化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C防护下的农田土壤机械组成最好,B次之,A最差;A和B防护的农田分别存在约4H和2H长的防护减弱区,C防护的农田未出现明显的防护减弱区;土壤粗糙度比较结果表明C最大,B次之,A最小;在相同的情况下,A土壤风蚀量最大,B次之,C最小。综合分析说明三种防护措施中,林牧复合型的防护效果最好,其次是农林复合型措施,防护林效果最差。

关键词: 农田土壤沙化 防治措施 彰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