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果沙棘杂交后代果实主要成分遗传变异倾向研究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 2007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绥棱浆果研究所选育的“楚伊×蒙优1”、“楚伊×蒙优2”、“楚伊×蒙优3”、“楚伊×蒙优4”、“HS-21×蒙优1”、“HS-22×阿列伊”、“绥1×蒙优7”和“HS-20×阿列伊”8个大果沙棘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杂交后代果实中糖、酸和黄色素成分的遗传变异倾向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蒙古沙棘系列雄株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后代果实中糖含量呈低亲变异的趋向,以阿列伊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后代果实中糖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呈高亲变异倾向。阿列伊作为父本优于蒙古沙棘系列雄株。“高糖”母本楚伊杂交组合的F1代株系果实中糖含量均呈现出衰退趋势。8个沙棘杂交组合后代果实中酸含量呈现一定程度的高亲变异。“HS-21×蒙优1”杂交组合后代果实中酸含量变异广泛。8个沙棘杂交组合后代果实中黄色素含量一定程度上亦呈高亲变异倾向。在“楚伊×蒙优4”杂交组合后代中进行选择,获得超亲株系的几率最大。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对杂种早代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品质和产量性状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对水稻杂种早代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各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9.73%-94.99%;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明显的动态关系;稻米味度值先是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当蛋白质含量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随蛋白质含量下降而下降,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后代株系味度值较高;在蛋白质含量水平较高时,稻米RVA谱特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又会导致RVA谱特性变劣;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协调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平衡关系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


不同灌溉制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通过比较同一水稻品种在两种灌溉用水、两种灌溉时间、四种灌溉方式的栽培措施下对产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灌溉制度下水稻产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应该提倡的灌溉方式是浅、晒、深、湿;利用地表水灌溉比利用地下水灌溉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卫福200WP防治水稻苗期病害的效果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卫福200WP防治水稻后期病害试验表明:卫福200WP对水稻苗期立枯病、恶苗病有较好的防效,对立枯病的防效在68.5%-100%之间;对恶苗病的防效达74.4%-100%,对水稻没有药害发生,建议使用剂量为250g/100kg种子。


农业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阐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功能、评价标准。系统地介绍了农业生态系统主要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项目申报、评价等提供科学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