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螟幼虫被螟长距茧蜂寄生后的食物消耗和利用
《浙江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螟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分布,是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幼虫期的主要天敌,其平均寄生率在30%左右,对减轻当代玉米螟的为害和降低下一代虫源基数有重要意义。国内对该蜂的生物学特征、生理学特性及开发利用已有不少研究。本文报道其寄生后的玉米螟幼虫食物消耗和利用情况。材料与方法 (一) 虫源玉米螟采自东阳玉米研究所试验场的越冬幼虫,翌年待化蛹、羽化后用13%蜂蜜液喂养,在22×22×36cm纱笼内交配产卵,孵化后


水稻雪河矮早的半矮生性遗传
《浙江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对自然突变体雪河矮早水稻半矮秆株高的遗传分析表明,其矮秆基因与大黑的dl基因位于同一个座位上,两者为复等位基因,暂定名为dl-x(t)。雪河矮早还具有超高秆互补基因H,当H基因与高秆基因同时存在则表现为超高秆,而大黑的矮秆只具有dl基因而不带有H基因。dl-x(t)影响谷粒大小与dl略有不同,但均与小粒基因紧密连锁,或是一因多效所引起的。


香酥鸡、辣鸡翅制作工艺
《食品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香酥鸡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产品突出香、酥两个特点.国内以上海最负盛名,我们在研究传统工艺制作基础上,对配方作进一步改进,并增添上浆工艺,使产品更具特色.辣鸡翅的制成,能满足旅游及西餐的需要,更具市场潜力.


生长绵羊的营养物质转化规律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毛用型中国美利奴、毛肉兼用型东北细毛羊和肉毛兼用型长毛半血羊育成公羔为对象,运用消化代谢试验、间接测热和同位素稀释技术等手段,探讨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转化规律,着重研究了养分消化、代谢、分配和沉积率及其受遗传和营养的影响。


大麦成熟胚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浙江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利用10个大麦品种成熟胚,在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挑选不同培养时期的胚性愈伤组织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期和悬浮培养基对细胞系的建立有很大影响,一般以继代培养80-100天为最适;液体培养基以AA和MS较好。在AA培养基中加入AgNO_3Na_2S_2O_3可显著促进细胞生长和阻止愈伤组织长根和长芽或变褐死亡。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可分为三个时期,各时期细胞生长表现不同的特性,需采取不同的转培处理措施。经10-17周悬浮培养,在5个基因型中成功地建成了8个细胞团小、呈黄色或淡黄色、胞质浓、生长快的悬浮细胞系。植板后,除了2个再生白化苗,1个未能再生外,其余5个细胞系均再生了绿苗。


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检测和鉴定病汁液中不同形态的植物病毒
《植物病理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的建立:铜网捕获病毒后,用其稀释约200倍的同源抗血清修饰处理3~5分钟,羊抗兔IgG-金复合物标记3~5分钟,经磷钨酸负染,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周围金颗粒特异性吸附,而背景上非特异性吸附很少。用此技术成功地快速检测和鉴定了病汁液中线状病毒(大麦黄花叶病毒,大麦温和花叶病毒,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连和马铃薯Y病毒)、棒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长叶车前草花叶病毒和土传小麦花叶病毒)以及球状病毒(水稻矮缩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大麦黄矮病毒)。用0.5M PBSpH7.0制备病汁液,可大幅度提高同源抗血清对黄瓜花叶病毒的捕获能力。


小麦重要品质性状与选择
《作物杂志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一些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和如何进行有效的品质选种作一讨论。一、小麦的品质评价评价小麦品质应结合最终加工产品的要求而相对而言,即不同食品要求其优质的内容不尽相同。


庆元温州蜜柑品质优良的环境因素分析及建设优质蜜柑基地的建议
《浙江柑桔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庆元县温州蜜柑在全国性评比中品质名列前茅,经调查认为是由该地区独特的环境因子所决定的。为此,分析了该地区的柑桔立地条件、气温、光照、雨水等环境因子,并提出了建设优质蜜柑基地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