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六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中国麻作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使用简便,对农作物增产作用明显等优点。应用作物营养素、植物生长素、植物健生素、三十烷醇、多效菌和金满利六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麻叶面喷施,用多效菌对红麻拌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经济性状也有所改善,而且成本很低,因此在红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红麻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产量 经济性状 浓度 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土壤养分

棉花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87年,在浙江省棉区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试验点(县)。研究了棉纤维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纤维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两组变量间的典型相关系数(λ=0.9683)达显著水平,因此棉花纤维品质的优劣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高低有关。(2)在土壤诸养分中,以土壤有机质、氮、硼和铜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大,特别当这些养分的含量较高时,纤维的麦克隆值和2.5%跨距长度有显著地提高。(3)黄岩、金华、衢县和平湖试点的土壤由于采用稻棉轮制而土壤肥力较高,纤维品质较好。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黄矮病毒结构蛋白的分离及其小鼠腹水抗体的制备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从人工接种感染黄矮病毒(Rice Yellow Stunt Virus,RYSV)的水稻茎杆中提取得到了部分纯化的RYSV制品,病毒制品经Tricine-SDS-PAGE得到分子量分别为84 kD,60 kD,31 kD和29.5 kD的4条主要蛋白带和分子量为170kD和43kD的两条次要蛋白带。根据弹状病毒结构蛋白命名法,按分子量大小依次命名为L,G,N,NS,M_1和M_2蛋白。从电泳凝胶上切下G和N蛋白带,制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得G和N蛋白小鼠腹水抗体。经Dot-blot试验测得N蛋白抗体效价为1:1000,G蛋白抗体效价为1:400。

关键词: 水稻黄矮病毒 结构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腹水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3

摘要:研究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对于明确稻瘟病菌的分类学地位,病菌的遗传、生态及起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重视。自1971年Hebert最早报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由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上分离的草瘟菌[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能产生有性世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国沈瑛等于1989年首次报道了“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初步研究”结果。为了解浙江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形成能力,交配型及其地理分布,我们于1990~1992年进行了是项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有性世代 子囊果 交配型 两性菌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选育技术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3

摘要:通过对825份株系的成对测交,初步选育出9份对籼、粳稻不育系育性均在60%以上的材料,认为广亲和基因在数量上可能多于恢复基因,恢复基因往往易于导入,而广亲和基因难以获得,所以广亲和系/广亲和系∥釉型恢复系的三交配组测获广亲和恢复系的机率较高。本文还提出平衡性广亲和恢复系(EWCRL)和不平衡性广亲和恢复系(U WCRL)的概念。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交 杂种不育 广亲和性 恢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禾谷多粘菌原质团和游动孢子囊的超微结构

浙江农业学报 1993

摘要:本文描述了禾谷多粘菌原质团和游动孢子囊的超微结构。单核的原质团经分裂,形成多核原质团,进而发育成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中形成许多次生游动孢子。原质团和游动孢子囊中的次生游动孢子均含有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具膜小管、脂质粒和核糖体等细胞器。成熟的游动孢子囊中还可见游离的鞭毛。

关键词: 禾谷多粘菌 原质团 游动孢子囊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点酶联SPA诊断动物血吸虫病的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斑点酶联SPA(Dot-PPA-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88头份黄牛血吸虫病血清及275头份兔血吸虫病血清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该两种诊断方法都能测出人工感染4周以上的病畜抗体,其阴阳性符合率均达100%,能作到早期诊断。Dot-PPA-ELISA和IHA对5头人工感染血吸虫病牛治疗后50份血清的测定结果,前者在治疗后8~10个月抗体消失,而后者除1头牛血凝价从160倍降到20倍外,其余4头牛在治疗后7~9个月抗体消失。初步认为Dot-PPA-ELISA作为牛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斑点酶联SPA 间接血凝试验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S3307D

世界农业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S3307D,英文名uniconazolei 分子式为C_(15)H~(18)N_3Cl,是继PP333(多效唑)后又一新型、高效三峻类植物生长延缓剂。该产品由日本sumitomo化学有限公司发现,因其对农作物具有强烈的矮化效应和杀菌效应,而受到重视。目前,国外已应用S3307D在农作物和观赏植物中进行株型控制、矮化、增产及抗逆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S3307D的作用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作一简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射线与NaN_3对水稻种子和体细胞培养的效应

种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的干种子用200yγ射线、2mM_1NaN_3及其复合处理后,从M_1代的形态学、细胞学、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和成熟胚的出愈率、愈伤组织生长率、分化率等生物学指标,研究水稻M_1的损伤效应和体细胞离体组织培养的效应。结果表明,诱变处理对水稻M_1生物学损伤效应,NaN_3处理轻于γ射线,γ射线+NaN_3复合处理大于单一处理。诱变处理对水稻体细胞离体细胞培养有相似的损伤效应。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体细胞培养 γ射线 NaN(?) 复合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国的蚕丝业

世界农业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一)生产现状 泰国蚕业生产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热带栽桑、养蚕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目前泰国共有桑园约3.65万公顷,约40万户农民种桑养蚕。1985—1988年年均产丝量在900—1000吨之间。1989年产丝量达到1200吨,其中优质白色丝约200吨,低级黄色丝约1000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